吴睿鸫 11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的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长。对此,有分析认为国家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及住宅信息,以致拥有多套房产的部分官员急于脱手名下房产,甚至有官员一次出售8套房(12月23日《华商报》)。
近段时间以来,一则楼市传闻在微博中迅速蔓延,北京突然间381万套空置房抛向市场,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从41万套暴增至200万套,广州则从26万套直蹿100万套,深圳从8万套直蹿30万套。坊间传说是因为国家试点推行公开官员个人财产及住宅信息,以致拥有多套房产的部分“房叔”、“房婶”、“房爷”急于脱手名下房产,或引起未来二手房市场供应爆发。
尽管现在媒体证实微博的传闻有些夸张,有相当大的“水分”。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及多个机构的调查数据均显示,北京11月二手住宅合计签约14449套,但同比增长了94.5%,接近翻倍,而且,上海、广州等地的二手房市场成交也十分火爆,这意味着,官员抛售房产果然名不虚传。
就官员抛售房产而言,笔者觉得,有三大看点值得关注。首先,官员抛售房产,会不会带来房价大幅度下跌?对于急于购置商品房的人来讲,都希望房价下降,当然,人们更期望官员大量抛售现房,带来国内房价的下跌。不过,从房地产市场分析来看,即使这批“灰色房产”进入市场,由于官员房产占市场份额不超过10%,这意味着仅凭官员抛售房产,并不能带来房价真正意义上的下降。
其次,官员抛售房产印证了房产已成为官员腐败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房价高不可攀的年代,那些被曝光出来的官员房产数量,总是深深地刺痛着公众的眼睛。贪官与房子仿佛是一对天生的“双胞胎”,房产已成为官员“吸金”的新平台。我们不妨翻一下贪官的“房产日记”:山西省阳泉市城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原大队长关建军,房产27套,价值1亿多元;山西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房产36套,其中北京33套;上海房管局原第一副局长陶校兴,房产30套,其中仅一套“环岛翡翠湾”的别墅即1000万元左右。显然,官员大量抛售房产,凸显贪官背后的“房产故事”很丰富,也值得反腐专家去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