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记者敖晓波)昨天是3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然而阳春三月,股市留下的记忆却是冰冷的。本周、本月、一季度三项指标全数下跌。截至收盘,沪指报2236.62点,上涨0.32点,涨幅0.01%,成交733亿元;深成指报8889.77点,下跌69.49点,跌幅0.78%,成交626亿元。
全天调整量能萎缩 2013年第一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指依旧没有摆脱低迷,全天震荡调整。盘面显示,两市在美股再创新高的影响下,略微高开,随后陷入盘整。午后,两市震荡格局没有打破,盘中击穿前期调整新低2232点后,小幅回升,围绕前收盘点位震荡,其中,房地产、建筑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周四大幅杀跌的银行股昨天表现平稳。成交量一直是股指强弱表现的分水岭,周五量能有明显萎缩的迹象,显示投资者日益谨慎。
周月季指标均下跌 三月以来股指的表现不佳,导致股指本周、本月,以及本季度三项指标均以下跌报收。具体来看,A股本周呈现出持续调整的态势,沪深两市单周4%上下的跌幅将上一周的反弹成果完全吞噬殆尽。本周沪指跌幅达3.94%。
回顾3月行情,从本月市场走势及格局来看,指数上看,整个3月总体上处于一个宽幅震荡下跌的走势,但板块的结构性差异十分显著。本月下跌5.45%。最终,沪指一季度以下跌1.43%报收。
分析
城镇化仍为投资抓手
下周,正是人间四月天,4月的股市是否也能暖人心脾?展望后市,国富中小盘基金经理赵晓东表示,中国的宏观经济会持续恢复,但恢复的力度仍然不会太强。投资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明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城镇化和西部投资是中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投资增长的抓手。
赵晓东强调,由于美国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仍然处于经济泥潭,中国2013年的出口不容乐观。预计货币政策仍是稳健为主,财政政策积极为主,通货膨胀3%左右。这些都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投资机会。目前市场的估值不高,市场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应重点关注深度价值和业绩可视性较好的成长股等公司。
作者:敖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