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不断加码,“国五条”最严调控落地近三个月,然而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北京、深圳、上海4月的新建商品住房分别以13.7%、13.4%、11.5%、10.2%的同比涨幅遥遥领先,被视为全国最严调控的北京,二手房以2.0%的环比涨幅居全国之首。
房价原本就高得离谱的一线城市,为何反而成为领涨先锋?是调控措施未扼住涨价的咽喉,还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未动真格,还是地产商负隅顽抗?
土地财政难改卖地冲动,地价再创新高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主要一线城市前4个月的土地市场成交量价齐升,北京、杭州等地平均楼面地价同比涨三成。5月初,广州拍出一块新地王,折合楼面地价2.6万元/平方米,而这一地块目前周边的商品房售价才不到2.5万元/平方米。“面粉贵成这样,面包怎能不涨?”一位房地产商告诉记者。
“这种拍卖的办法,就是地方政府再怎么表态严格调控不放松,老百姓都会担心未来房价预期会失控。”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忧心忡忡:如果地方政府、尤其是一线城市再不改革土地出让的定价方式,调控房地产很难完成既定的目标,也让普通百姓住有所居的中国梦看上去很遥远。
个税调控“悬空”
多城市“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从3月底国五条地方细则落地大限至今,已经两个月时间,除了北京等少数城市以外,绝大多数城市尚未公布房屋交易20%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施的细则。原本意在抑制卖房炒房冲动的个税,却几乎全部转嫁给了购房者。一些城市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说法是“还在研究”,还有一些城市的说法是“要等中央出台规范的指导意见”,各种说法铺天盖地,效果则是“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冲抵调控效果
十年调控,从调整投资性需求降温楼市,到出手救市,再到调控重重加码,祭出了一轮轮限购、限贷、限价、提高税收的调控大旗。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说,在这个长期调控过程中,京沪等一线城市部分地区房价翻一倍的区域比比皆是,房价合理回归的预期并未稳定。
北京大学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尹斌认为,调控政策在抑制楼市投机的同时,部分刚需及改善型需求者的购房门槛同时高企甚至被限购。目前的调控还处在应当狠抓落实的关键时期,调控措施既要控制房价过快增长,又要保障刚需人群不被调控“误伤”。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十年调控,政府出台了很多方案,用了很多手法,可以说,简单的、见效快的方式基本用过了,调控也开始遭遇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必须解决体制性的土地财政依赖、房地产税收体制改革、房地产登记联网制度建设等“深层次”问题,“短期行政调控为长期制度建设赢得时间,才有意义。”
尹斌说,房地产也是投资市场,房子也具投资属性,因此,房价不单纯跟调控和供需有关,还和投资热点及宏观经济形势相关联,比如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影响,老百姓又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市场就很容易成为投资投机的“蓄水池”。
近日,有媒体报道,对139家A股上市房企进行统计发现,自2007年一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139家上市房企缴税额高达6429.7亿元,而同期的净利润仅为6265.4亿。房企缴税额与净利润额一样,逐年递增。从数据中不难发现,随着房地产净利润的增长,缴税额也在大幅增长,且缴税额一直大于净利润。就此话题,重庆晚报记者邀请的3位重庆房地产业界资深人士共同探讨时认为,房企每赚1元钱,同时就要上缴1.02元的税收说法并不科学,同时房企的成本增加一定会转移到房价上。
“赚1元缴1.02元税”
说法不科学
主持记者:139家上市房企,6年间缴税额高达6429.7亿元,而同期的净利润仅为6265.4亿元。有媒体因此得出结论:房企每赚1元钱,同时就要上缴1.02元的税收。这种说法合理吗?当前房企真实的税负情况如何?
王雪松:“房企每赚1元钱,同时就要上缴1.02元的税收。”这种说法不科学。因为净利润本身就已经剔除了所有税费和成本。
以房企销售额100万元为基数,按销售额的5%征收营业税5万元,按营业税的7%征收城建税3500元,按营业税的5%征收教育附加税2500元,按利润25%征收的所得税,按土地款3%征收的契税,利润超过20%要采取累进方法计算起纳土地增值税等。加之地方养老、水利基金等不同名目,房地产开发公司总收入中的三成要用于缴纳各种税费。
何伟坚: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经历立项、建设、配套、销售等诸多环节,涉及缴纳的税费有60余项。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涉及的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土地增值税、印花税以及契税等。
徐波:值得关注的是,房企缴税增长曲线与房企净利润增长曲线保持正相关。最近6年来,随着房地产净利润的增长,缴税额也在大幅增长,且缴税额一直大于净利润,房企贡献不菲。
有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房地产所作的税收贡献。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4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657亿元,增长6.1%。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0169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营业税1631亿元,同比增长12.8%;土地增值税同比增长30.5%;契税同比增长69.2%;城镇土地使用税同比增长16.9%。
取消印花税影响甚微
主持记者:财政部去年就提出要“对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的有关税种进行简并”,印花税也将取消,与城建税合并为城乡建设税。这一简并的结果是否能带来税负的减轻?释放出什么样的讯号?
王雪松:由于印花税和城建税均属于在房地产交易环节征收的税种,因此,如上述这项改革顺利开展,无疑将带来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种简并的结果。但是,这一结果是否能带来税负的减轻?从目前情况看,未必。对地税部门来说,印花税属小税种,但征管起来却面临凭证多、税率多、征收成本大等困难,取消、简并应在情理之中。
何伟坚: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印花税的税率本来就很小,况且早前有消息称,城建税和印花税联动改革,是在保留证券交易印花税的情况下,将其他印花税予以取消,其形成的减收因素通过将城建税税率统一提高到7%来补充,对于开发商而言,意义不大。
徐波:按照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将按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并且由立据人缴纳,若以此计,以一套商品房总价为100万元为例,取消印花税后,卖房人可少缴纳500元税收。从开发商的角度看,会带来少量税负的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