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每经记者 王杰 发自北京
上半年,调控的收紧,使供不应求的北京楼市得以减压。
据某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前六月,北京楼市的成交量缓慢上升,库存有所反弹,房价涨幅在下降。
房地产业内人士严跃进认为,北京楼市政策在上半年频频出现。在“国五条”的指导下,北京的楼市在三月火爆后迅速降温。随着北京调控政策逐渐深入细节,包括预售证方面频频做足文章,北京楼市已呈现出较大的政策性。这种政策性已与北京楼市走向密切关联起来了。
多项指标揭示北京楼市政策效果明显
据某机构系统的数据显示, 5月份,北京传统“红五月”难现,成交量为80万平方米。6月份,成交量较快涨势不在,而是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截止6月27日,成交水平达到了86万平方米。总体来看,在地方细则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北京楼市在上半年受到政策刺激而提前爆发市场需求,随后在政策打压下出现降温。
值得注意的是,到6月27日,北京市的库存水平已经高达到801万平方米。作为供求关系的对比结果,库存6月份的表现表明北京楼市供小于求的局面有所缓解。
楼市政策打压下,北京商品住宅价格也体现出较好的政策效应。根据国家统计局《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而到了3月份以后,市场开始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已越来越小。尽管6月份的价格指数还未公布,但据严跃进分析认为,从同比值来看,北京6月份仍会保持一个较快的同比增幅。而环比值则会延续持续收窄的态势。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如果钱荒持续、银行利率持续高企,那么,对于明年来讲,房企的资金面的压力会更大,到2014年上半年,部分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或今年上半年拿地过多、用力过猛的企业、中小开发企业有可能会开始大幅降价,以缓解资金面的压力,由此可能引起市场“降价潮”的连锁反应。
调控收紧下的土地“退烧”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北京公示成交的土地成交合计100宗地块,合计土地出让金为664.24亿元,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647.92亿。相比2012年上半年的135.6547亿。上涨了3.9倍,6月单月在27日有4宗经营性地块入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28.3亿。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上半年整体土地市场依然高温。国五条落地后,虽然北京细则最严格,个税唯一的落地城市,限价最严格的城市。而且成交量下滑最多,但从全国市场看,绝大部分市场细则落地力度有限,导致了整体市场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在一季度房企的销售业绩良好,资金情况处于最近几年最宽裕的时机,这使得房企在全国各地拿地的积极性都明显上涨。
北京虽然限价政策非常严格,但作为首都,土地稀缺,很多企业在其他市场获得资金后,对北京的土地需求也明显增加。特别是地方房企,在北京获得项目后,才可以有成为全国性的房企的可能性。
整体北京市场目前来看,商品房住宅地块的高价难以避免,整体土地市场应该加快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的出让。保障归保障、市场归市场。在资金宽裕的当下,土地价格高位运行很可能成为常态。
下半年土地市场难以继续大幅升温,整体市场形势出现变化,相比6月前,整体资金面出现变化,钱荒虽还未直接影响实体行业,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视。银行间市场缺钱,央行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暗示中国货币政策已开始由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货币政策已经由宽松转向稳中趋紧。而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的畸形发展,的确主要依赖超发的货币。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的涨幅肯定被抑制。
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认为,“钱荒” 对房企还是金融机构来说都是一个警示作用,预示着以后资金面上不会再有之前那种相对宽松的局面,房企对“地王”的追逐应该会停止。
下半年有望回归调控预期
2013上半年,严卡“预售证”、“限价令”实施等调控措施一直在升级。
严跃进认为,北京频频出台各项政策,力度超过了目前其他地方的水平。北京在上半年出台的政策,最有杀伤力的是限价政策。虽然限价政策与市场经济的精神出现了偏差,但在房价上涨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这种行政措施有必要采用。这种政策下,房企在产品生产及降价上将主动做出反应,并促成土地市场等领域的降温。
对于价格报价过高,预售证不给予发放,有分析指出,这表明了北京政府控制房价的决心。在这种决心下,一些急于通过销售来实现回款的房企最终将放下架子,进而实现降价。
预售款使用必须用在相应的项目上,而不允许挪用。消息人士认为,这一制度,表明预售款初始功能的回归。预售款使用指定范围,有利于防止部分房企的挪用。在他看来,这也会促使房企在融资模式上加大创新,从而摆脱目前过于依赖预售款的行为。
对于开工项目不到七层而不予发放预售证,严跃进表示,这有助于保障购房者的利益。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楼盘未达标就开始销售,并有滥用预售款的行为。这往往使得预售款得不到真正的发挥,而楼盘质量问题频频暴发。现在这一政策表明,在质量控制的同时,房企应更加明晰责任,并防止各种机会主义。
对于下半年楼市,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商品住宅的供给不足的困难有望不断得到缓解。随着去年新开工量在今年的补给,供给量将不断吻合需求量。从这个角度看,未来房价上涨的空间将持续缩小。在市场及行政的干预下,未来房价有望回归政府控制的目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