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明确指出,过去的行政调控政策在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方面有显著而卓越的成效,但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当下的市场需求主体主要是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要解决这部分需求,需要从长远的、外围的改革来解决。
在秦虹看来,当政策的选择和市场的选择如果是一致的,那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政策的选择与市场的选择相违背,那么,市场的选择将会大于政策的选择。
房价上涨的主因发生重大变化
在秦虹的记忆中,政府是从2003年开始调房地产,到现在就是所谓的十年九调控。调了这么多年,尤其是在2011年国八条出台之前的那几年,实际上并没有对投机和投资性需求有过真正的抑制,或者说抑制的政策并不是很明显,但国八条以来,对投机和投资性需求抑制的政策还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49个城市限购、限贷,以及全国范围内第三套房不贷款。“限购和限贷,使得投资性需求既失去了购房资格,也失去了杠杆买房的赚钱机会。”
秦虹援引世联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一项内部统计表明,推动2011年之前房价上涨的因素中,有相当大部分是投资性需求。“世联地产去年对57万个购房客户进行调研显示,买房用于投资的比例只占到14%;而同一个口径,在国八条出台之前,这一比例是46%,2007年甚至是51%。”
“但现在的房价上涨,已经与国八条出台前的房价上涨有着本质的不同,需求主体发生了变化,现在主要是自住性需求,而不是投机和炒作的。”因此,秦虹认为,对于投机炒房的,无论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都应该限制,但现在是主流的刚性需求,应加大供给,尊重市场规律。
秦虹认为,过去大家总是看不懂调控政策,是因为过去的房地产调控,更多的是和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保增长等联系在一起,从房地产自身看调控政策就很难看得懂。比如,2008年底到2009年那一轮为保增长,刺激房地产对投资和消费双向拉动,其代价就是房价又涨起来了。“从2010年国十条开始,特别是2011年国八条,这一轮调控政策的方向是比较清晰的,一方面加大保障房建设,保基本,同时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抑制投机炒房需求,这样一个政策方向,可能会长期坚持下去。”
秦虹称,房地产调控政策必须合乎规律。政府应该明确保障那些最需要保障的人群。“现在什么样的人最需要在住房政策上得到支持呢?还是那些首次置业的那些年轻人,那些我们所说的刚性需求,因为他们收入不稳定,他们最需要房子,要有安定的住所稳定下来。”
外围的改革尤其重要
在秦虹看来,过去的房地产市场在制度上确有一些不合理,或者说不够完善的地方,最终通过房价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这只是表象,根子则在外围。
她以北京为例。“北京通过行政限价来表明不希望房价上涨的态度,但房价本身真的不具备上涨的客观性吗?行政压制只是延迟入市楼盘,延缓供应。北京已经是全国限购最严厉的城市,但房价仍然在涨。这说明北京的需求很大,供应相比很少。但这种需求不是房地产本身产生的,而是很多外部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