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如果不能形成明確的政策預期,投資者對后市仍不會有統一的趨勢性判斷。在政策托底的預期下,短期股指還會以箱體震蕩為主。市場將等待政策明朗,以便尋找下一個突破口。短期內,在指數震蕩的過程中,個股仍會持續活躍,建議關注高成長個股及行業整合預期較高的板塊。
市場陷入兩難困境
大盤在創出1849點新低后,觸底反彈,近1個半月期間,指數圍繞2000點反復震蕩,猶豫不決。投資者無論在股指上與下的判斷上,還是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都處於兩難的境地。我們認為,這種兩難境地出現的主要原因在於,近期的政策信號不明晰,導致投資者對政策預判產生分歧,進而對后期市場熱點判斷無法達成一致。
首先,政策上的預判分歧直接導致強周期板塊無法聯動和持續走強,制約了指數上漲空間。這種分歧來自於近期管理層的政策調控基調與實際經濟表現和具體措施的短期不一致。主要表現為:控貨幣增量前提下的結構調節與短期央行釋放流動性的不一致﹔加強財政政策刺激力度與短期地方政府債務清查的不一致﹔加快產能過剩行業整合與加大基礎設施項目投入的不一致﹔經濟轉型目標與房地產健康發展的不一致。
其次,創業板和中小板股票代表的成長股漲幅已經過高,樂視網、中青寶等個股漲幅超過100%,甚至200%。而這些股票將面臨中報的考驗,是否能夠以現實的業績來証明其高成長性?如果業績低於預期,那麼這些成長股將會面臨較大估值修正。在中報考驗的情況下,投資者目前面臨的兩難選擇是:繼續持股還是轉持低估值大盤藍籌避險。
我們認為,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對未來政策沒有形成統一和明確的趨勢性預期,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與短期政策托底之間的矛盾在短期甚至到明年上半年之前仍將存在。主要原因是,以投資拉動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內需消費拉動模式無法一蹴而就。我們判斷,目前階段管理層以先控風險和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為主,進而逐漸推進轉型。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麼當務之急是摸清和解決地方政府因固定資產投資所導致的大量債務,在短期地方財政收入來源仍以土地出讓為主的情況下,2013年全年土地及房地投資的資金需求會對証券市場資金產生稀釋效應,資金緊缺的市場難以出現大級別行情。
警惕房地產“吸血效應”
基於以下的判斷,我們認為2013年房地產熱度不減:
首先,地方政府賣地先行於“保持房地產健康發展”政策。按照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投資增速,今年以來房地產投資的增速約在20%左右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國土部公布的全國土地出讓價款的增速在70%以上,住房用地供應增速接近40%,與歷史相比,處於景氣周期的高點。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基建投資增速二季度為22%,高於2010年的水平,同樣處於景氣周期的高點。數據說明,在管理層仍保持對房地產調控口徑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已經在上半年銷售了近1.5萬億的土地。
其次,保証目前的土地財政收入增加的基礎是需要一個健康發展的房地產市場。實體經濟下滑,財政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必須依靠土地轉讓來解決問題。要想順利完成土地財政收入目標,必須有個房價上漲預期的房地產市場。因此,房地產行業要健康發展,城鎮化進程要加快,調控政策暫緩,房地產行業融資渠道開始打開。而現實的統計數據、專家預測、各地地王頻出等現象,都可能形成下半年房價還會繼續上漲的預期。
此外,新出現兩條政策預期。一是放開二胎政策,二是房地產稅對增量征收。第一條將扭轉長期房地產基本面因素,因為一旦預期人口數量特別是未來年輕一代人口數增加,房地產需求會繼續旺盛。第二條增量征收會快速擠壓現有的剛性需求,政策出台后購買就算是增量,稅收負擔會加重。這跟年初的國五條一樣,將會擠壓出觀望的剛性需求。
因此,可以大膽的預判一下,今年下半年這種賣地動作會非常快,那麼資金回流股市的預期就不存在。房地產行業對社會資金的吸血效應在下半年可能體現出來。即便受到房地產政策放鬆影響,銀行、地產、建材、有色等強周期板塊有估值修復的預期,但是一個缺乏增量資金的市場也難以推動這些大象起舞,指數出現大級別上漲的概率很小。 □道睿擇投資 楊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