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房产税试点有效果吗?
贾康:开征房产税搜狐网,房价不会应声而落,但它会降低城市不动产上扬曲线的斜率,也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的效应。
许善达:房产税试点两年无明显效果。试点两年后,重庆并没有扩大征收范围反而是缩小了征收范围。上海的官方文件从来没有讲过它的试点是成功还是不成功。
征收房产税会带来什么?
贾康:征收房地产税,主要是寻求供需状态的合理化。在不动产方面,最根本的要素——中心区的地皮有天然垄断的性质,造成了供需倾斜失衡,我们只能力求合理地调节。
许善达:大范围增收房产税不利于吸引人才,与地方政府吸引人才的战略相悖。结果一定是,地方政府为了在吸引人才上占有利地位,降低房产税的实际负担。
征收房产税的依据成立吗?
贾康:我国城镇土地都为国有土地,有人认为这迥异于国外在私有土地上开征房地产税的情况,其实国有土地终极所有权与对房地产使用权持有者开征房地产税不存在法理障碍。
许善达:对分别拥有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的两个所有者如何征收一座房屋的财产税?国家立法机构可以实施税制改革,但必须顺应这个税收历史发展的趋势,房产税是发展到一定的富裕程度以后才设立的。
2011年初,上海、重庆推出房产税试点,其中,上海是对第二套住房开征房产税,重庆只对别墅、高档住宅征收房产税。今年“两会”前夕,国务院出台“史上最严厉”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国五条”,释放出房产税试点扩容信号。7月份,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首次明确表态将研究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8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均提到“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房产税牵涉到国人利益,扩大征收面无疑是一个敏感问题。有人极力赞成,也有人激烈反对。本期中国谈话经济观察报请来了两位正反双方的代表性人物——贾康、许善达,针对为何征收房产税、该如何征收、房产税试点效果怎么样、能不能推广开来等问题展开争论。
房产税试点效果之辩
经济观察报:2011年重庆和上海分别进行了房产税改革试点,如何评价?
贾康:房产税试点调控已初显效果。从上海、重庆两地的试点效果来看,房产税无疑也已带来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效应,特别是上海以0.4%的从低税率把许多买主引向中心区的周边,产生了过去多年求之不得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效果。
房地产税改革不能只看开始时的年度征收额,在上海、重庆这样的发达地区搞房产税试点,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筹集收入,而是调节市场,影响人们的住房消费行为,并为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提供配套方案。
开征房产税,房价并不会应声而落。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实际才接近40%校友录,达到70%-80%才能相对稳定。所以单靠一个税制不可能改变中国今后城镇化几十年进程中城市不动产价格上扬曲线的基本模样。但是,有了这个不动产保有环节的税以后,它会使这个上扬曲线的斜率降低,减少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会动不动就大起大落,造成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冲击。两市试点后,高端的不动产都明显出现成交量下降,价格趋稳,这就是改革已体现的作用。
许善达:房产税试点两年无明显效果。2011年重庆市和上海市成为首先进行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城市。在房产税改革试点一年之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2012年两会期间说:“这一年,高档房买卖大幅下降,这是好的市场导向。重庆为全国探索的这件事是有效成功的。”但在讲到房产税试点成功的同时,重庆市却做出了将房产税的征收标准由每平米9900多块钱提升到了12000多块钱。在“试点成功”之后,并没有扩大征收范围反而是缩小了征收范围。试点第一年,重庆的房产税比上海还重,重庆人当然不答应了。
与重庆市同一批成为试点城市的上海市已经试点两年了,但是到现在,上海的官方文件从来没有讲过它的试点是成功还是不成功,也从来没有发表过关于房产税试点的总结报告。
经济观察报:房产税在执行中可能会比较难?
许善达:房产税执行起来很难。他不缴税,你能把他赶到大街上?尤其有许多人买房在A地,工作却在B地,甚至在国外,怎么收税?现在重庆还有一些房产税该收的收不上来,非常头疼。总不能为了几百元的税把人家几百万的房子查封了吧。
贾康:针对很难将税金收上来的质疑,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在重庆对别墅房就收得挺顺利,百分之九十九点几都收上来了,只有个别实在找不到房主的情况,现在没法儿去征税。但可以考虑满两年后公告社会:房主若再不出现,就将把这种不动产充公。
经济观察报:最新消息是,国庆节后房产税试点扩围很可能“集中批准一批”,税率定为0.5%-1.0%,但征收范围不包括存量房。据说,除杭州之外,郑州等城市都上报了房产税改革方案。
许善达:我们会发现经常有媒体传出其他城市准备试点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基本会在两三天内被当地政府声明为不实之词。在上海、重庆成为试点城市之后,深圳的房产政策一直被外界关注,对此深圳市市长许勤在多个场合表明深圳房产税没有时间表。也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许勤对记者说:“关于房产税的问题,我想这要看国家的统一部署,如果落实到深圳,我们会按照国家的要求来进行这项工作。”
湖北省在2012年8月一度传出消息,称湖北房产税改革细则正在制定之中,但随后湖北省地方税务局在网站上发布声明称其为不实之词。与湖北省同时传出将开展房产税试点的还有湖南省湘潭市,经湖南省地税局证实,湖南将在湘潭启动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具体实施时间和方案还待随后出台。
贾康:目前房产税在中国开征条件已经成熟,具有可行性。而且,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扩大房产税试点,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可逆转。至于谁先谁后,可根据中央安排及各地实际情况而定。
房产税征收目的之辩
经济观察报:征收房产税是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贾康:实施房地产税搜狗,是完成经济社会转轨与现代化的必要制度建设,将会在四个方面产生正面效应:第一是增加中国直接税的比重而降低中低端收入者的税负痛苦程度;第二是为解决中国地方税体系不成型的问题而提供地方层面的支柱税种;第三是促使已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新政体现其应有的“治本”水准;第四是优化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抑制“两极分化”。
征收房地产税,对不动产的相关调节,主要是寻求供需状态的合理化。供需状态如果平衡,价格就不会往上猛冲。但是,恰恰在不动产方面,最根本的要素--中心区的地皮,有天然垄断、特别稀缺的性质。长期以来,自然垄断造成了供需倾斜失衡,我们目前只能力求合理地调节,尽可能达到最多社会成员的基本满意。
许善达:房产税属于财产税,大范围征收房产税不利于地方吸引人才。资金、财产和人才的落地能够活跃地方经济,现在许多地区都在利用各种优惠的税收制度吸引资金流入和人才储备。
深圳市和杭州市政府对“人才”的住房提供相当数量的补贴。一些人对此提出批评说深圳市和杭州市政府应该为低收入的人提供住房补贴(保障性住房),而不应该为这些“富人”提供住房补贴。但深圳市和杭州市政府解释说,为这些“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对深圳市和杭州市发展经济非常重要,而且并不影响保障性住房建设。
深圳市和杭州市政府的这个决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吸引富人,或者说人才,是政府的重要战略之一,对这些人的住宅开征旨在抑制需求的房产税,岂不是南辕北辙?如果一个地方政府开征此税,而相邻地区不开征,对这些试点地区来说岂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
可以肯定,如果把住宅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无论从抑制需求的角度还是给地方政府提供税源的角度,税负水平不会低,否则无法实现其意图。但地方政府,特别是富裕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实施吸引人才的战略,一定会像返还个人所得税的地方收入部分一样返还高额的房产税。
上海人聪明。上海市在《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中,以税收减免条件中罗列了6条政策来缩小征收范围。除了对本地刚需有减免以外,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如果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并在上海市工作和生活,购买属于家庭唯一住房也可予以减免房产税。
无论是减税还是财政补贴,地方政府都降低了房产税的实际负担,使自己处于吸引人才的有利地位,相邻的地方政府就会处于不利地位;处于不利地位的地方政府为了贯彻吸引人才的战略就会比“邻居”降低更多的房产税负担。如此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各个地方政府都把房产税负担降低到不能再低的零,然后就是“负税率”,即对人才在本地买房实行补贴制度。
假如某个地方政府误以为对住宅在保有环节开征房产税对当地有利,在其他地方都不开征的形势下自己单独试点开征,可以预期,房产税出台以后必然很快就出现一方面本地高档住宅需求减弱,价格下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房地产业提供的税收收入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人才外流,富人到外地而不是本地买房。现在各地最重要的动力是吸引人才、吸引投资,谁愿意因为房产税把富人和投资者赶走?那岂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