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南山垃圾分類首個示范小區星海名城(六期)經過10個多月的運行,現在效率大大提高。圖為小區的舊衣服回收環保箱。
垃圾減量分類從去年底開始,在全市各區全面鋪開。南山區的任務量是創建60個垃圾減量分類示范單位(小區),如今,時間即將過去一年,南山區的垃圾減量分類成效如果?還存在哪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了解。
記者從南山區垃圾減量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全區62個垃圾減量分類示范單位(小區)已經全部簽訂示范工作協議,超額完成預定目標,通過示范效應,在南山區形成了“垃圾分類人人參與、垃圾處理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接下來,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南山區還將全面推廣垃圾減量分類工作。不過,作為一項前所未有的垃圾管理舉措,垃圾分類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普及相關知識,調動居民的參與意識。實現有成效的垃圾減量分類還有一段路要走。
60個試點任務提前超額完成
多點布局積累經驗
“試點一個、鞏固一個、完善一個”,這是南山區建立垃圾減量分類工作機制的要求。不過,試點一個小區並不容易,垃圾減量分類是個新鮮事物,直接改變了居民的垃圾處理習慣。而習慣在短時間內又難徹底扭轉。
去年11月,南山區餐廚垃圾分類示范推廣活動在南頭街道的星海名城小區開展,拉開了垃圾減量分類的序幕。星海名城共計7期,率先實行垃圾分類的在6期,這是一個高層的花園小區,多棟樓房中間夾著一條寬寬的綠化帶。六期住戶共計1118戶,六期的示范效果帶動了整個小區開展垃圾減量分類工作。
記者近日走訪該小區看到,離六期門口較近的走廊兩旁挂著“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生態城市舉手之勞”的宣傳橫幅,並有南山垃圾分類試點成果展示板。展板內廚余垃圾統計情況表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去年12月初啟動時,居民參與分類戶數不多,分類模糊,餐廚垃圾量為228kg/日。今年1至4月份試行期間,居民參與有所提高,分類准確率提高,餐廚垃圾量高達750KG/日,到了5至6月份全面啟動宣傳活動,居民參與率明顯提升,分類准確率提高,餐廚垃圾量高達1350KG/日。一組數據配合圖片顯示出小區的垃圾減量分類的變化。
在星海名城小區內,盡管有擺放分類的垃圾桶,但是不同區域垃圾桶的功能卻有所不同,比如在花園走廊兩旁,垃圾分類是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在垃圾集中點則有更加細分的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此外,還有個淺綠色的較大個體的舊衣服回收環保箱。
在各棟樓下,看不到較大的垃圾桶,整個小區的衛生整潔度很高,小區居民對小區環境滿意度較高,尤其是實行垃圾分類之后。
類似這樣的試點小區,南山區在一個個地推進著。今年7月,在后海片區的德育佳園小區,城管局聯合團區委以及深圳市方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啟動了垃圾減量分類活動儀式,標志著南山區的垃圾分類試點單位進入收尾沖刺階段。
啟動儀式現場,主辦方把活動搞得熱熱鬧鬧,不僅有精彩的社區舞蹈和文藝表演,還有垃圾減量分類的科普知識宣傳。義工聯的義工與居民形成良性互動,多渠道宣傳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個高端小區,主辦方通過“關愛環境、低碳生活、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宣傳口號,吸引居民的參與。活動現場業主們簽訂了垃圾減量分類承諾書480多份,主辦方發放了380個殘余垃圾桶。實施垃圾減量分類后,德育佳園小區的餐余垃圾將由騰浪公司收運,統一作無公害化處理。
除了小區之外,學校、餐館、辦公樓都納入到了垃圾分類的試點單位中,形成了多種場所的覆蓋,為下一階段的全面推廣積累了經驗。記者從南山區垃圾減量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南山區已經在23所示范學校、3個示范餐館、9個示范辦公樓以及27個示范小區進行了垃圾減量分類。穩扎穩打,有序推進,成為深圳市垃圾分類進展最快的一個區。
“截至9月底,分配給南山區的60個示范點創建工作全部結束。”南山區垃圾減量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肖韋波介紹。記者了解到,南山區推廣垃圾減量分類採取的是“在區垃圾分類辦公室的指導下,由物業公司具體運作”的垃圾分類模式,確保各示范單位的創建標准更加統一。
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從學生抓起
提高居民參與意識
在肖偉波眼中,實行垃圾減量分類,最容易實施的場所就是事業單位,尤其是校園。通過小學生的帶動,能夠影響一個家庭的垃圾處理觀念。
從去年啟動垃圾分類創建工作以來,南山區便把宣傳的重點放在了學校。在西麗的鬆坪山,舉辦了“垃圾分類 南山更美”主題宣傳活動,鬆坪學校(小學部)的校長代表南山區10所試點學校與區城管局簽署了垃圾減量分類工作協議,拉開垃圾減量分類示范學校試點活動的序幕。
在宣傳活動現場,區城管局環衛總站工作人員借機向小學生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並贈送《南山區居民垃圾減量分類指導手冊》,學生代表宣讀《垃圾分類倡議書》,並在簽名版上簽字承諾參與垃圾分類。
此外,南山區還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進課堂”、“小手拉大手、全區齊動手”活動,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帶動一個片區。
據介紹,小學生在學校學到垃圾分類的知識后,在家也會督促家長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如果看到大人做得不夠好,還會讓大人進行改正。“小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往往比進社區直接宣傳效果好,成人的垃圾處理習慣改變需要一個過程。”肖偉波說。
據了解,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是南山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一項長期工作。為此,南山區垃圾減量分類領導小組辦公室設計印刷了40萬份《南山區垃圾分類指引》宣傳手冊,組織開展垃圾減量分類進學校、進廠區、進社區、進機關“四進”活動,向老師學生、企業員工、普通居民、機關工作人員全面普及垃圾減量分類知識,鼓勵人人動手參與垃圾分類。
比如在27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定期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300余次﹔在機關單位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折頁和車載垃圾桶,提倡綠色低碳的生活、辦公方式,倡導“物盡其用,適量點餐”。除此之外,南山區還積極引進團區委義工聯、深圳大學義工聯、深圳高職院校義工聯,以及深圳大學綠色風環保協會、各示范小區老年協會、各示范學校環保組等單位的義工群體,廣泛參與垃圾減量分類籌備、宣傳和督導工作,既解決單純依靠政府職能部門人手緊張問題,也推動居民對於垃圾減量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准確率穩步提升。據初步統計,這些義工群體參與垃圾分類入戶調查活動共計7000多人次,協助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30多場次,參與垃圾分類督導活動200余次。
政府配套機制亟須完善
全面推廣面臨難題
“垃圾分類沒有強制力,均靠居民的自覺參與,想實現垃圾減量分類的三年工作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完善。”
從南山區目前完成的試點單位來看,學校、事業單位佔了較大的比例,而物業小區盡管是主體,但是與最初的方案要求卻有所差別。根據《南山區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和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2—2015年)》,南山原計劃選取轄區機關、學校、餐館、居民小區等60個單位進行垃圾分類示范工作,其中居民小區(1000戶以上)40個、單位(機關、學校、餐館)20個。隨后逐步擴大至全區范圍。
而目前,小區數量沒有達到預定的要求,主要是因為社區推行垃圾分類較為困難,不少居民對於垃圾分類有抵觸行為。
記者了解到,在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最為困難的環節就是樓層撤桶。根據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居民小區尤其是高層的居民小區,每層都會有相應的垃圾桶,居民的所有垃圾均混合倒進垃圾桶內。實行垃圾分類后,餐余垃圾與其他不可回收的垃圾定點定時收集,原有的樓層垃圾桶就需要撤掉,這就讓部分居民極為不習慣,進而產生怨氣。記者獲悉,一家原本計劃創建垃圾減量分類示范點的小區,因為居民存在不同的爭議,最終流產,難以推進。
此外,在推廣過程中,不少小區物業公司害怕利益受損,也對垃圾分類工作支持不夠積極。
“政策層面也是一個限制,市政府隻出台了一個指導性的意見,各個區之間採取的具體措施又各不相同,垃圾分類試點創建工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配套執行措施,整體推進難度越來越大。”肖韋波介紹。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通過宣傳普及相關知識,居民的知曉率、參與率均比較高,但是准確率卻比較低。很多居民還是習慣性地把所有垃圾放在一個袋子裡。同時,餐余垃圾集中收集時,需要面臨二次處理。政府的相關處理配套受制於資金限制,還難以完善。盡管有監督員制度,但是由於沒有強制措施,隻能對居民進行勸導。
目前,盡管試點創建工作已經完成,但是對於南山來說,垃圾減量分類工作也只是起步階段,處在經驗摸索階段。隨著明年全面推廣垃圾分類試點范圍,越來越多的居民還需要進一步配合政府的政策。未來力爭形成居民積極配合,政府完善配套,社會企業共同參與的互動格局。
如果能夠完善相關的制度,通過獎勵的方式推行垃圾分類試點,比如試行“垃圾費隨袋征收”等,對於垃圾減量執行效果好的住戶給予獎勵,將有效提高居民的分類意識和積極性。
目前通過試點運行,南山區可以對小區的減量垃圾進行有效的量化,通過量化指標的變化來對具體的社區進行指導和管理。不過整體來看,垃圾減量分類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