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近日,准备赴港上市的徽商银行吸引了不少股东的青睐。其中,地产商万科更是耗资30亿港元参与认购。此前,已有很多地产商进入金融领域,入股地方银行。如新湖中宝、华西股份等,就持有多家金融机构的股份。
地产商入股银行,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一方面,银行希望地产商这样的“高富帅”加入,以募集更多的资金,使银行的规模和效益得到扩大与提升;另一方面,地产商也愿意投资银行,以获得稳定的效益回报。
万科入股徽商银行,除了看中徽商银行上市本身可能带来的利益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今后的融资寻找更为广阔的方便之路。另外,从近一段时间房企要求组建民营银行的情况来看,地产商都在积极通过进入金融领域,谋求获得更多的融资通道。
地产商入股银行,并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一定程度上,地产商与银行的联姻,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形成产业与金融的融合。问题在于,地产商入股银行,并不完全是市场规律所致。一方面,对多数地产商来说,入股银行的动机是主要是看中了银行可能带来的暴利。一旦暴利时代结束,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很难预料。
另一方面,某些地产商入股银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融资通道,缓解已经出现的资金矛盾。如果银行在“迎接”地产商入股时,不对其资金状况以及未来前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并在权利和责任方面做出合理界定,一旦出现地产商破产的现象,会不会给自身带来风险,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更重要的,金融资源被地产商过度占用,不仅会严重影响其他实体企业进入金融领域,与金融企业实行产银联合,还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出现不合理流动,形成新的资源分配不公、配置不合理现象。因为,除极少数大型企业之外,多数中小企业是不可能像地产商这样入股银行的,银行也不会像“欢迎”地产商一样“迎接”其他实体企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地产商大量入股银行,还是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的。
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是,一旦地产商大量入股地方银行,今后还有可能在商品房销售、买地及商品房建设等方面,出现银行被地产商绑架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还会给金融稳定带来更大的压力。
所以,在鼓励实体企业入股银行的同时,对地产商过度入股银行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总体上讲,不能过度纵容地产商入股银行,也不能允许银行给地产商提供超过风险容忍度的贷款,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这个角度看,地产商入股银行,既有喜也有忧,既有值得鼓励和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限制和防范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