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新旧城区楼盘PK 置业者该如何选?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3/11/7 15:2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珠江帝景湾是比较热门的中心城区新盘。全泽超 摄

  上月底,市中心纯新盘嘉峰汇开始接受认筹,少见的市区新盘受到了市民热捧,市中心楼盘再次“火”了一把。嘉峰汇并非例,近来,中心城区楼盘大热,上城·摩卡热售,首期开盘两小时即售罄,东湖花园、珠江帝景湾、金河湾豪庭等老城区楼盘的销售也有不错的成绩。旧城区的楼盘和新城区的楼盘成了交相辉映的“双子星”。此外,老城区不少生活便利的二手楼也是购房者的一个极佳选择。选在新城区置业还是老城区置业?这成了不少购房者纠结的事情之一。

  老城区成年轻置业者热门选择

  近些年,江门(楼盘)的新城区发展迅猛,北新区、滨江新区一座座楼盘拔地而起,新城区成为了置业的热门选择。但与新城区越来越多的楼盘不一致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倾向于在老城区置业。

  张峰在家里的支持下打算买房,他的选择条件就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倒不要紧,但区位最好在老城区。小峰的理由就是“生活方便”。年轻的张峰平时爱和朋友一起玩,“在老城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休闲娱乐都很方便。朋友要过来也是几分钟的事情。如果住在新城区,像上城骏园、星汇名庭那些楼盘,简直就是"与世隔绝"了。”

  吴小姐也是比较倾向于在中心城区买房,最主要是逛街方便。“在旧城区住,一切都很方便,甚至下楼就可以逛街了,而在北新区住的话连上个街都很麻烦。”

  吸引年轻人在老城区置业的还有上班方便。北新区、滨江新区等新城区目前大部分是住宅,商业、写字楼和政府机关等都还是集中在老城区中心地带。年轻人多数没有小汽车,大部分靠公交车上下班。对于年轻人来说,住在北新区而在老城区上班是难以接受的。

  除了年轻人,老城区也受到其他年龄段购房者的欢迎。李阿姨家在上城·骏园住,但她还是比较喜欢回到江华路的旧房子住。因为在旧城区,买点生活用品十分方便,而在新城区,这么简单的需求都会变得很麻烦。此外有老人的家庭也会倾向于在旧城区置业,主要是考虑到老人的出行。

  在需求的推动下,老城区的楼盘变得异常红火。成熟社区里的小楼盘育德·上院曾经创造出“日光盘”的神话,上城·摩卡也成了江门城区第三个均价过万的洋房,而且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正在认筹的嘉峰汇尚未公布价钱,但业内人士猜测单价将不会少于八千。地王广场后的象溪·微公馆也颇受欢迎。

  在新盘热售的带动下,二手房也得到了意外的好处。据万家地产中介负责人钟先生称,近期中心城区的二手房价格一直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不小。“之前农林社区80平方米的十五年房子至多卖到三十万,但现在卖三十五万左右都是很轻松的事情。”钟先生说。

  新城区置业升值空间大

  虽然在老城区居住生活便利,但新城区的楼盘亦有其拥护者。他们甚至抢着在楼盘刚刚开发的最初期就去购买,看中的就是楼盘的升值空间。

  江门楼市这几年的价格一直在稳健增长,这让购房者觉得新城区的楼盘“物有所值”,生活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就可以忍受了。刘先生2004年左右就在中天国际买了一套房子,当时买的时候单价才两千多,但已经觉得比较贵的了,而且当年在中天国际附近远没今天热闹,一切都是很荒芜的。“不要说这边了,就连逸豪酒店一带都很多空地,这边更是什么生活配套都没有。朋友都说我要"与世隔绝"了。但当时我看好北新区的发展,认为北新区必然是江门城市发展的方向所在,所以咬咬牙买下了这套房子。现在周边居住环境好很多了,房子的价值也翻了几番。未来万达广场、汇悦城等建起来之后,我这房子还有升值的空间。”刘先生这些年看着这个区域的房价在猛涨,心里很开心。现在刘先生住的这个区域新盘的价钱普遍在七千以上,即使是二手房也能卖出接近七千的价格。最近刘先生有个邻居把他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卖出了80万的价格。吃到了甜头的刘先生打算卖掉自己的房子。“我打算迟点也把住的这里卖掉,把钱拿去买滨江新区等新开发的区域,再等升值。”刘先生说。

  由于房价不断高涨,有着和刘先生一样想法的购房者不在少数。顾先生买了保利大都会的一套房子,朋友们都说生活不方便,离市区远,但顾先生却有自己的考虑。“未来保利集团豪掷百亿建设城市综合体,这个区域也是政府重点发展的区域,未来将会建成体育馆、中心公园、商业配套、小学和医院等,这里的房子将来一定升值。”

  除了升值空间大以外,新城区楼盘良好的规划也是楼盘的卖点之一。业内人士介绍说,由于老城区的楼盘往往寸土寸金,能给楼盘腾出的空间小,楼盘做设计的时候很多地方都要将就。而新城区则不同,新城区有大片的土地,可以让楼盘好好地做好自身的园林、道路等各方面的配套,整体性更加强。在市区上班的陈小姐本来想购买象溪·微公馆作为平时工作日的住所,但她发现那个区域虽然繁荣,但停车十分困难,所以就放弃了。

  南方日报记者 全泽超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