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年关将至,楼市调控政策再次升级。现实的数据“触目惊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3%,最低为下降0.1%。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10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1.4%,最低为下降1.5%……伴随着2014年味的临近,最原始而又最淳朴的梦想再次照进现实——有一种城市梦,叫做回家梦;有一种刚需,叫做回家置业。2013年的房地产依旧疯狂。
年底“紧箍咒”再现来年调控路在何方?
事实上,2013年11月继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武汉、南昌、沈阳等二线城市也加紧拉开了楼市调控的序幕。截至目前,已有17个城市出台了楼市新政。
从具体调控内容上看,尽管各城市间情况各异,力度与细节上存有差异,但大多着眼于贷款、限购、保障房、监管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收紧。而二线城市的调控政策几乎照搬一线城市的模板。
业内人士预计,年底“突击”收紧调控“紧箍咒”将会让楼市短暂降温,年底或将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调控大军中来。
纵观一年的房地产调控,年末之时我们或多或少带有些疑问——为何房地产调控政策总被“无影手”化解?在明确的时间表面前为何仍现“拖字决”?随着各地细则的陆续落地,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房市场,在2014年又会有哪些政策出台?楼市的前进方向到底在何方?
多重调控下不断攀升的房价
2013年上半年,楼市调控政策应接不暇。
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即“国五条”。这是自2009年12月份开始楼市调控以来,第五次跳空升级。前四次分别是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9月的“9.29新政”,2011年1月的“新国八条”。
随后不久,2月26日正式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二手房的个调税由交易总额的1%—2%,从严按差额的20%征收。《通知》下达后便引起市场一片哗然,二手房市场一度陷入恐慌。
3月30日开始,地方版细则纷至沓来,北京、上海、重庆细则先行。但各地出台的细则中,很多地方都对20%个税避而不谈。二手房市场买卖双方由于担心20%个税实施,由此也发动了一轮恐慌交易。一时间,连夜排队过户的现象于各地出现,整个三月份二手房交易量也创下新高。
从2013年2月20日新国五条出台,再到3月1日新国五条细则问世,各地方版的细则接踵而来,让2013年的楼市调控初始就来势汹汹,国家公布的国五条细则具体内容,犹如一只靴子落地掷地有声,当大多数人以为国五条即将过去的时候,地方版国五条细则“驾到”,搅热了全国的楼市。但遗憾的是,伴随雨点般调控的,楼市依旧倔强,一根陡然上浮的房价曲线触目惊心。
6月,来势汹涌的“钱荒”对楼市影响明显,受银行(行情 专区)流动性趋紧的影响,国内不少城市银行房贷业务收紧,受此影响公积金方面也较紧张。
进入下半年,市场开始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寄予厚望,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并未明确的表达对房地产的态度。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术副院长孔英做客东方财富网对话栏目《财富观察》时指出,对于房价调控李克强总理曾表达过建立长效的调控机制的概念。长效的调控机制就是要从过去限制消费的人为调控方式转变为由市场来调控。所以对于房价今后的走向,商品房的价格一定还会往上走,但是如果要解决长期房价调配机制,政府要做的是增加廉租房的建设。
房产税VS房地产税 “救命稻草”之争?
在各种调控均不见效的情况下,市场将房产税视为促使房价下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013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决定》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作为这个改革大纲中唯一涉及“房地产”方面的内容,成为了业内炙手可热的谈资。
但有专家指出,这次《决定》中表述的“房地产税”与此前一直试点的房产税并不是一回事。“房地产税不是房产税,加一个字,就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税种。”中国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陈淮如是说。
“房地产税的提法意味着要把土地的部分纳入进来,”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分析认为,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意味着对包括房产税在内的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和改革。
不过,地产大佬任志强对房地产税不看好。“如果经营土地可能入市了,同价同权了,那就说房地产税是土地制度的问题了,房地产税一定包括同价同权的土地怎么收你的税的问题,这个矛盾就多了,不是在城市土地研究房地产税,现在把农村的集体土地也得研究进去,房地产税怎么征收。我看2020年很难完成。”任志强说。
然而,对于目前试点的房产税,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做客《财富观察》栏目中表示,若房产税存量增收,供给增加会改变市场预期,需求会马上收缩,房地产的价格将会快速扭转。
与此同时,国务院明确国土部作为负责部门统筹不动产登记工作。
而查阅公开资料发现,早在2012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就曾强调,要区分房产税和房地产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按照原值征收则是房产税,如果按照评估价值征收则是房地产税,评估价值里包括了地价。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和消息资源共享制度。一石激起千层浪,再次引起业内人士对房产税试点将扩大的猜测。
“如果不动产登记系统能够建立,房产税的推进将会明显加速。不动产登记系统及房屋价值动态评估系统,是房产税全面开征的两大必要技术前提。”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为房产税开征铺路。
“地王”频出谁推高了我们的房价
2013的房地产市场依旧如故,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是国家政策调控,另一方面是地王频出。看似矛盾的现象,却陆续在各地上演。两会结束后,便有地王出现,中信地产以52.4亿元拍得亦庄地块,勇夺北京地王。
难忘的2013年9月5日,被业内戏称为“地王日”。这一天,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地王”集中出现,总成交价超过370亿元。加之此前一天融创以7.3万元/平方米竞得的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地块,土地市场几近沸腾。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主要的40个城市(一、二线的热点城市),土地成交额高达14019亿,同比2012年同期的8369亿上涨幅度达到了68%,也超过了2012年全年的10674亿。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对此表示,去年“地王”主要集中在一、二线的热点城市,但现在大有向二、三线城市转移蔓延的迹象,这说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对于未来的走势过于盲目乐观,不惜血本拿地致使目前地价的溢价幅度很高,这其中蕴涵巨大风险。
有观点就认为,开发商豪赌房价上涨和资金充裕是“地王”频现的主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推波助澜。
保障房建设争议依旧住房信息联网举步维艰
临近年底,保障房建设完成情况也成为了关注焦点。这一被视作政府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近年来也饱受争议。
值得指出的是,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西安、合肥、济南、海口、青岛、无锡、宁波、大连、苏州、常州等16个城市的完成情况作出调查发现,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被调查的1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无锡、大连7个城市提前超额完成2013年障房建设计划。
然而,从所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截至11月底,天津开工建设保障房8万套,尚未达到2013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9万套的目标。
截止11月底济南市实际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共24773套(户),亦未完成2013年计划基本建成36500套的目标。
此外,自从“房姐”、“房叔”等事件曝光,实行房产登记信息全国联网的呼声日益升高。一定程度上,这一制度的缺失,也是住房市场调控失灵,手段与目标总是不相匹配的原因之一。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应于2012年6月30日前实现与住建部联网。
事实上,在2013年“两会”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曾公开表示,重点城市的联网已经实现,2013年还将继续扩大联网城市,要在6月底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
但是到目前为止,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进展情况依旧不明朗。
2014中国楼市路在何方?
12月2日,国家信息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3)》预计,明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全年房价的涨幅在5%左右(房价 户型 二手房 租房),考虑到2013年的翘尾因素,2014年上半年的房价指数可能会在8%以上。同时,也不排除出现由于地方债务处理不当导致资金短缺,进而引起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价格快速下滑的可能性。
作为楼市坚定的唱多派,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2013年8月表示, 25年后,北京每平米房价将超过80万非常容易。
董藩分析说,25年前中国人的收入最高不过1—200元人民币,以当时的情境,说25年后北京房价能够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别人一定认为这个人疯了”。但事实是,北京5环内的房价早就超过了这个价格。
一个月之后的9月22日,华远地产(行情 股吧 买卖点)董事长任志强表示,房子还没到真正贵的时候。现在不买,涨了以后就更买不起了,这是已经发生了几十年的现实。他认为,如果现行土地政策不发生变化,公共资源配置情况不改变的话,房价继续上涨的情况,还会延续很长时间。
但是,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过去10年,自己和任志强都是坚定看涨楼市的,但不久前和任志强第一次有了分歧。“我认为楼市投资的黄金时期即将结束,任志强依然乐观看涨20年。但我们一致认为:未来楼市将分化,中心城市上涨,边缘城镇下跌。未来3~5年间,楼市普涨翻番的概率很小,股市普涨翻番的机会却很高!”
支持金岩石观点的还有知名财经评论员牛刀,他在10月29日表示,“对外来讲,资金正在出逃新经济体国家,但是,还没有到集中出逃的时候。2014年3月后,美联储必然会宣布减债,从那时起,资金会有一两次大规模出逃的时候。” “中国的房价泡沫、债务泡沫和产能过剩泡沫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结果是可能引发大崩溃,汇率大跌、房价大跌和债务危机一起爆发,直接影响金融机构。”
结束语
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坚守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一份朴素的心灵,平民的情感;基督耶稣,背缚十字架,坚守赎罪的重担。这一年,我们期待着房价的合理回归;这一年,我们凝聚着市场的每一次调控;这一年,我们关注着政策的风吹草动;这一年我们依旧坚守希望。2013年的房地产依旧如此疯狂,在疯狂中我们寻找、我们坚守、我们相信——2014房地产市场转折之年的到来。
推荐阅读:年初"预言家"年末"大话王" 看楼市专家和砖家
每个新年伊始,楼市专家们似乎都按捺不住,化身“玛雅人”,对中国楼市的走势进行判断,不同言论相互碰撞,渐成三派纷争。
2013年即将结束,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楼市再度大热,南京房价连涨17个月,地王纪录频频被刷新,数千亿土地款流入一二线城市……波谲云诡的楼市验证或嘲笑了2013年的“预言家”们。
“看涨派"完胜
代表人物:任志强、余英
调控“抗药性”持续增加
这一次,任志强似乎又赢了。
任志强在2013年初曾经预言整体房地产价格将出现上升态势,其理由在于供需关系的失衡:“房子还没到真正贵的时候,现在不买,涨了以后就更买不起了,这是已经发生了几十年的现实。如果现行土地政策不发生变化,房价继续上涨的情况还会延续很长时间。”很快,任志强的言论在一季度的中国楼市得到了验证,一季度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20%,正是因为这样,任志强在年中的时候又放出了房价大涨的言论,而相关网站数据则一路飙升,房价指数已经连续17个月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