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CUBN记者 宋博 北京报道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经济工作会议总体上贯彻了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在宏观经济管理与重点经济工作安排上,改革的色彩明显增强。
加强保障房建设、增加特大城市住宅用地供应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房产领域框定的重要任务。而连续两年“坚持不动摇”后,今年会议中并未提及房产调控,为2014年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系列新信号。
业内人士表示,从当前政府表态及市场基本面走势来看,房地产市场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市场基本面还会持续回升,这将带动市场成交量持续好转与价格的持续回升。
推动房地产业市场化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未提及房地产调控,但却要求“探索适合国情、符合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住房模式,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特大城市要注重调整供地结构,提高住宅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容积率。”
此前有媒体报道,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中央政治局会议中要求“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双轨思路,即“保障房归政府,商品房归市场”。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调控和思路转变,即由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具体问题,转变为“住房供应体系建设”的系统问题,进而把房地产业融入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体系之中,以求在改革发展中厘清政企职能,还房地产业以本来面貌。
而在12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亦明确了“双规制”思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好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满足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政府必须“补好位”,为那些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低等而面临住房困难的群众,提供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双轨制”住房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首先,未来房地产调控方向从调需求管理转变为调供给管理,放开商品房高端市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保障低端,强调社会民生功能,力求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其次,更加强调政府在保障房方面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再次,商品房市场仍是解决住房问题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房价上涨过快与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平衡及供求分化严重,容易产生泡沫风险。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在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制发展之后,将使得商品房的价格面临进一步上涨压力。
“不提调控”不是“不调控”
虽然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少有的未提“房地产调控”。不过,在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看来,不谈调控是一种进步。“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在于做顶层设计,通过土地、财税等方面的改革去解决商品房过热的问题。”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撰文称,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会显著提高。既然要更多的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也即意味着要减少政策“有形之手“的干预。这两只手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减少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是符合逻辑的。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表示,虽然相关房地产内容很短的一句话,但是调控和供应都提及了,明年楼市政策面依然会趋紧。而且其他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都会比今年收紧。住房问题现在首先是价格问题,要解决住房问题短期是限制非理性需求,长期就要看供应。本届政府虽然说的不多,但调整楼市的措施明显更市场化。
但谢逸枫认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字未提“房地产与调控及房价、商品房市场”,绝对不是意味着会放松调控与退出调控,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会延续到2014年。但考虑到当前楼市分化与供求不平衡及经济、楼市实际情况不一,各地方政府会因地制宜的实施调控政策,微调或收紧。中央不过多提及“房地产与调控及房价、商品房市场”,不等于不继续房地产调控,而是更加注重调控长效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住房“双轨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而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定调看,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总体上是利好的,楼市向好的趋势不变,房价会继续上涨。鉴于2013年一线城市房价同比、环比涨幅较大,这一趋势在明年初还将继续保持,“预计2014年一季度房价涨幅会见顶,随后房价同比、环比增长速度会回落,一线城市明年基本上将告别暴涨的态势,楼市将有所降温。”谢逸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