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邢飞
新年伊始,地产股随大市整体下挫,市场泥沙俱下。从1月2日至1月13日,地产板块连续八个交易日走跌,多个地产股的价格已跌回2011年底的水平。去年销售喜报频出的地产行业竟与一些产能过剩的夕阳行业一道,成为资本市场中沦陷的重灾区。
股票市场会反映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预期,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房地产股。市场永远是对的、最有效的。股市反映的是预期,而不是过去,2013年的房企业绩普涨,但这只属于过去,正因为市场已经嗅到了楼市泡沫的危险味道。
由于多个城市2013年房地产调控目标无法完成,市场上已经有了2014年加大调控力度的预期,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近日消息频频。近日,在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上,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土部将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组建不动产登记局。在很多人认为对房地产市场政策面温和的情况下,房地产登记系统的建立的提速,表明了长效机制的建立速度可能会超过很多人预期,楼市的发展规则会逐渐改变。
除了政策不断加压之外,经过10年狂奔之后,房地产市场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天花板”,火爆的一线楼市与三四线城市萎靡不振并存,市场分化加速,即使在被普遍认为风险小的一线城市,近几个月来李嘉诚家族抛售上海、广州、南京、北京等内地物业,已经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一线城市已经出现明显的泡沫迹象。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的表现预示着未来产业轮动的方向:银行、地产等传统产业逐渐走向衰落,食品、医疗保健、文化传媒、手机游戏等行业大放异彩,消费产业链股成大赢家。
在此背景下,不难理解万科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绿地转型“平台化”发展,恒大布局高端矿泉水,保利、远洋地产进军养老背后的用意。2013年从不少房企身上看到了产品、服务和营销策略的创新,然而,当房企向产业链下端转移的同时,此前商品住宅的卖方市场环境将让位于消费者说了算的买方市场环境,房地产企业如何改变强势角色和固有思维模式,将考验每家房企的学习能力应变之道,未来房企的竞争领域将不仅限于成本和定价能力,品牌、服务、创新的细节也将决定公司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