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虚假房源肆虐出租市场,互联网宣传信息自相矛盾
李小姐的房源照片被中介复制到了多套相似户型的网络宣传中
新浪乐居讯(记者 刘乾超) 你还敢相信网上房源的信息介绍吗?大部分网友的回答是:不敢。一份于2月10日开始的、有11213人参与的《2014互联网二手房源打假行动调查》问卷显示,93%的受访者“不相信”或“不完全相信”网络公布的房源信息,91.9%的受访者“经常”或“偶尔”遭遇互联网假房源欺诈。
在工资跑不赢房租、房价上涨速度的北京,搞定房子是安身立命帝都的第一门关卡。集中需求让不法分子寻觅可乘之机以牟利。随着互联网成为找房的主要渠道甚至唯一渠道,网络虚假房源纠纷频出。一位北漂受访者对记者控诉,“假房源简直防不胜防”。
租房难:“十房九假”
面对动辄千元以上的月租金和“押一付三”外加中介费的惯常租房机制,大量租房者试图寻找个人出租房源,以此免付相当于一个月租金的中介费。从业者了解市场需求,如今使用互联网一般都可灵活寻找被分类的“个人出租”和“中介出租”房源。
赵先生就是一例。他希望找到四惠附近的直租户型,于是在信息发布网站上搜索。在看到首页第一个帖子“超值公寓低价火爆出租,独立卫浴,干净整洁”词条时,便果断点了进去。
1室1厅1卫,整租15平方米,月租金1500元/月,押一付三,这些与首页推广信息均相符,但是,详情页的“在线联系”人赫然显示房主变成了一位经纪人,且词条右方还列出了其代-理的其他房源信息。更可笑的是,帖子的标题竟然还写着“自家房源绝无中介费”。
“网站竟然都不做筛选就发布消息,虽然的确很难筛选,毕竟无从辨别,编辑没有义务为求租者核实。只能说这年头想绕开中介租房太难了。我跟朋友都有同感,网上发帖显示个人出租的,10个电话打过去能有2个直租就算不错了。”他抱怨。
假扮房东寻找租户是中介人员的常用伎俩之一。赵先生也深有体会,“中介发帖就是行骗的过程,你去看房就是掉进他们陷阱的过程。”
吸引你的也许是低价,但到现场被告知该房源已经租出,有更高价格房源可以考虑,“如果租房比较着急,你说我是租还不是租?”看中的本来也许是独立卧室,实际房源价格倒是没涨,但降级成了隔断,四周密不透风且隔音效果极差,“北京那么大,看一趟房要坐很久的地铁和公交车,每次换房都得扑五、六次空,真抓狂!”
买二手房更难:野蛮欺诈
与虚假租房信息泛滥互联网带来的损害相比,二手房买卖信息虚假真正让人难以承受之重。
在北京房价不断攀升的今天,购买一套房子也许需要动用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一生的积蓄。与购买新房相比,二手房买卖相比之下常需承担更高的税费,导致总花费进一步上升。而负责二手房买卖的中介促成一单交易比促成一单租房交易提成更高,利益驱使加大了互联网二手房假房源的出现几率。
在回答《2014互联网二手房源打假行动调查》“您在网上买房或租房时,碰到的虚假房源问题主要是什么”这一问题时,28%的受访者曾经历过电访网上房源被告知已售出、被极力推荐其他房源的情况,26.7%的受访者遭遇过低价吸引购房者、看房时又被提高价格的情况,21.4%的受访者被根本不存在的房源信息欺骗过,19%的受访者看房时发现面积、户型、小区名、楼层楼栋、装修图片等与实物不符合或相差甚远,4.9%的受访者则指经纪人不存在或联系方式与网上信息不符。
行骗术太多。有深陷泥潭者必须蒙受损失,也有一些无辜旁观者如李小姐一样被卷入。她的二手房买卖进行得非常顺利,利益仍然在无形中遭到了侵害。“想看我家房子照片的时候,只要在网站上随便搜索金隅丽港城90平方米的房源就能轻松找到。因为小区里很多相同户型被中介挂到网上时用的都是我家样板间的照片。”
2013年9月,李小姐通过中介购得朝阳区望京二手房一套。该房源建筑面积90平方米,2室2厅1卫设计,最终成交价格390万元。“卖方对房子比较爱护,客厅、餐厅贴了壁纸,两个卧室安装了地板,卫浴也装饰得比较好。之前看了几套,有的房源在出租时期打了隔断,显得十分脏乱,让人没有购买欲望。但这套房子精装修后显得非常干净、通透。”
多种因素让她最终敲定交易。不久后她无意中发现,自己房子的照片竟然被盗用了。在某网站发布的待售二手房信息页面上,李小姐去年刚刚购买的房源照片赫然在列。而此时该照片已经变为金隅丽港城另一套90平方米的2室2厅1卫房型配图。此房源总价400万元,单价44444元/平方米。
“我的房子在5楼,而这套房子在第22层。”摇身一变,中介行偷天换日之术,就这样将虚假照片放到了网上。李小姐告诉记者,不止这一套,她家房子至少被将近十套房源剽窃了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