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提要]经历了红红火火的2013,被赋予了新希望的马年楼市似乎并不平坦,一来是全国的成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涨幅也有放缓的迹象,多数买家进入了观望状态。
经历了红红火火的2013,被赋予了新希望的马年楼市似乎并不平坦,一来是全国的成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涨幅也有放缓的迹象,多数买家进入了观望状态,虽然是处于传统的置业淡季,暂时的情况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呈现了楼市变化的一面。
楼市遇冷,看空楼市的声音也因为一些事件的出现而不断发酵;其中主要的来源当属是杭州楼盘的大幅度降价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加上银行的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收紧态度,让大家对待楼市的态度也出现了犹豫,就连任大炮也只是认为今年楼市的涨幅将回落,对于楼市的发展并不敢给出绝对性的预测。于是乎,楼市的前景就这样被笼罩上了一层雾霾。
杭州的楼盘降价事件笔者在这不想做过多的介绍,单从这个事件上大家不应该只关注结果,应该去关注降价的原因和特殊性。杭州率先打响降价的主要原因是商品房库存面积的增幅远远超过其消化增长速度,供应巨大,而需求有限。那些实力不强、资金链紧绷的中小开发商,必须抢在别人前面率先回笼资金。
房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被赋予了许多的价值,但是它还是具备商品的基本特性,那就是供需关系。而作为开放商则必须关注自己的资金链条的稳定,一方面能够将存货出售,一方面有资金去开发新的项目或者购置新的地块。其实就像在换季的时候打折出售衣服一样。据笔者了解到,杭州的降价楼盘并不只有大家关注的那两家,只可能是它的降价行为更受关注而已。而大众对房子的敏感性让事件的话题性上升过快,于是楼市崩盘论便东山再起了。
杭州楼盘降价有其特殊性,但是在这其中可以看到市场化的调整力度,当一个地方的房屋库存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市场需要更多的力量来消化这笔供给,而需求量却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所以降低成本便成为了市场化的手段。而这一效果和力度比行政干预都来得及时和直接。
(杭州降价风波可点击了解:杭州打响第一降 “银行已观察到地产贷款风险”)
另外一方面,银行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态度也是异常的坚决,不断的提高首套房的贷款基准利率,甚至有银行取消了相关房地产贷款的业务。这一行为被看作是看空楼市的一种表现,但就算银行也有自己的规划打算,这可能是对楼市的一种谨慎,也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等其他理财产品冲击,使得吸收资金的成本不断上升,能力大不如前。所以提高利率可以被看成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行为。而这一行为笔者倒认为是市场化起作用的一种前提。
相比杭州,广州的楼盘近几日也出现了降价的消息,虽然都是降价,但是降价的原因和程度都不相同,看看广州降价的楼盘就可以了解了,在这里不具体指出,例如番禺区的商业公寓,南沙的住宅都有楼盘在进行降价出售。而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和重要的原因就是增城从化的撤市建区。
增城从化撤市建区之后受到了极高的关注,成为了购房者的首选地段。尤其是增城,本在未撤市之前就经常出现在网签的头把交椅之上。而在上周的网签中(也就是撤市建区的第一周)网签增城排名第一,从化排名第二。足以说明增城从化竞争力。而且增城的房价并没有明显的上升,于是南沙的楼盘着急了,比增城远,房价比它高,除了环境稍微好点外,实在没有更多的优势可言。不降点价格还能怎么办。而商业住宅本来就打着不限购不限贷的情况,增城从化现在依然不限购,价格低很多,不降价怎么办?笔者相信降价只是暂时,过段时间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所以说杭州的事件有其特殊性,广州的楼盘降价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并不能片面的总结为楼盘的崩溃,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市场化的一种导向,而这种导向也逐渐出现了区域性特点。一起疯涨,买房就涨这种情况也会被改变。市场化的调控会让楼市的变化从雾霾走向明朗,从昏暗渐渐清晰。期待真正的市场化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