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就李克强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行业的五大热门问题,本报对话了业内数位专家。专家们普遍认为,2014年中央调控方向基本告别“一刀切”,更注重增加供应和差异化调控。住房保障方面,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具有新意,而更大规模加快棚改和城中村改造,对房企的未来城市布局和市场选择有指引意义。
整理:记者 陈白帆、王荔珏、李凤荷、王雯倩
各地楼市冷热不均
双向调控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5日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房地产行业的内容,引发房地产业内人士的热议。
“房价调控”变为“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九字箴言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业的表述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碰“房价”,且少提“调控”。一套比较合理的行业治理思路,脉络渐次浮现。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未提房价调控,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的理解是,报告不是没提,而是有九字箴言:“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这意味着一线城市要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同时双向调控,对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和供应结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就认为:“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这一措辞,表明政府的态度是,即便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暂时仍不会放开对于投机投资性需求的调控,也就是说,限购限贷至少今年不会全面退出。”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业则认为:“继续抑制房地产投资,调控存在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但‘一刀切’的政策不会再出现。”
业界认为,调控不再“一刀切”也就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不同市场形态将实施不同的调控目标与方式。当前,一线城市房价偏热,供不应求,所以要求从严调控,一手增加供应,一手抑制需求,但同时,许多三四线城市房价温和(甚至下跌),供大于求,那就需要减少供应。对于库存量大的城市,则要稳定市场需求、鼓励合理需求。
设定保障房建设目标可稳定商品房预期
杨红旭认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房地产的部分,是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的。对于保障性住房,包括棚改房,非常重视,新开工和竣工指标都很具体: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O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O万套以上,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基本建成48O万套。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加强住房保障后,商品住宅市场也就可以减少干预,从而尽快构建起“政府主导保障房,市场主导商品房”的“双轨制”格局。
业界普遍认为,在保障房体系上提出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推进共有产权型保障房,这不仅减轻了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资金、管理压力,在分配环节减少牟利漏洞,将保障性住房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分流普通商品房市场需求,长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记者 王荔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