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编者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3月1日实施以来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段时间里,不动产登记在各地开展,新版不动产登记证正式启用;3月26日,国土资源部又对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公众提意见的窗口尚未关闭。
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之前,各方对它赋予了很高期望,其中之一是房价将下降。2014年,一位知名房地产商曾评价该《条例》是好政策,并断言“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而很多媒体也对此给予了相同的预测;对不动产登记的第二个期望是“反腐”,因为《条例》进行了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的相关规定,不少人认为这意味着“以人查房”即将实现;与此相关的一个期望是大量二手房入市,原因在于手中有大量房产的人害怕“露富”,更忌惮悬而未决的房产税,因此会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
不动产大多是老百姓手中最值钱的“物件”,与此相关的事也多是大事。在过去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因为不动产登记新规的落地,给人们的财产带来了哪些变化?真的让房价降低了吗?二手房果真大量“上市”了吗?普通人能去查疑似贪腐者的房产信息吗?针对这些疑问,我们选择北京、重庆和海口三地进行了调查。
北京:房价未降反升
自《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3月1日实施已经过去一月有余,曾被不少媒体预测《条例》带来的大量二手房入市、房价下跌等情况是否出现?
“原本以为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后会有大量的中高端二手房涌入市场,也有媒体这样报道了,但这两天我去了几家房产中介才发现,房价非但没有跌,还涨了一些。”就职于北京一家国企的张剑波对记者说。
今年30岁的张剑波是购房者中的“刚需”。他春节刚刚结婚,目前与别人合租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一直期待着有利的购房时机快速出手。在张剑波看来,房子是早晚要买的,但“在房价低位运行阶段购买一套高性价比的二手房”是自己的理智选择,而不动产登记之后被视为一个绝佳时机。
“刚需族”从希望到失望
拥有张剑波这种需求和想法的年轻购房者不在少数。记者调查发现,他们此前大多寄希望于不动产登记能够给二手房市场带来更多二手房源,增加有效供给进而拉低房价,以便出手买房。
3月1日,备受关注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落地。该《条例》对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登记程序、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等作出规定,其中较受外界关注的是,居民手中的“房产证”陆续换发为“不动产证”。
在此之前,曾有舆论认为,《条例》出台有可能加速房地产税征收的进程,而在公民房屋信息透明化之后,极有可能引发房地产市场中二手房的抛售风潮,尤其是官员的中高端二手房会涌入市场,进而导致房价下降。
然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一个多月后,并没有带给人们惊喜,其对楼市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
张剑波对这样的现实非常失望,本来准备购房的钱又不够了,他说自己只能再等等看。
二手房销售“量价齐升”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多家房产中介机构调查发现,不动产登记制度目前并未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北京一家房产中介经纪人告诉记者,3月份他所在的房产中介公司没有接收太多的二手房房源,表现中规中矩,但是与2月份相比,房价和销量却在上涨。
这一说法在相关数据发布中得以佐证。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北京市3月份二手房网签量8173套,比2月份同期增长18.04%,比去年3月同期增长18.19%;网签面积73.63万平方米,比2月份同期增长15.15%,比去年3月同期增长16.30%。
在价格方面,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截至3月29日,北京市二手房月度成交均价为30439元/平,比2月份均价增长4.09%。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经理孔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二手房交易量的上升以及二手房房源的增多是由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并非源自不动产登记带来的刺激效应。
孔丹说:“现在持有多套住房的房主出售二手房大都是基于‘换房需求’,基本上都是一买一卖,至少在我们这里规模性的抛售现象没有出现。”
市场未现大规模抛售
不动产登记制度以及房产税征收在我国已是筹备多时,在坊间亦是传闻已久。
早在2012年6月,住建部便初步完成“全国房地产信息联网系统”,完成了60余个大中型城市及房地产热点城市的联网工作。2013年3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提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由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法制办、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共同负责不动产统一登记。直到今年的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施行。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本报记者,不动产登记制度主要是为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它本身是一种基础性制度和登记信息工具,用以摸清“家底”,并没有涉及房产征税。
张大伟表示,可能会有一些持有多套房产的房主担心不动产登记会推动房产税的出台,多余房产将被锁定,继而承担较多的税负,但从目前来看,房产税推进的速度是低于预期的,短时间内很难出现规模抛售,所以不动产登记对房产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
另外,对于某些“不动产登记之后,官员集中抛售中高端二手房”的言论,张大伟认为,这在逻辑上解释不通。
“不动产登记的酝酿不是一天两天了,持有多套住房的官员如果真想抛售的话,早就应该卖掉了,至少应该在3月1日之前,如果在政策落地、不动产信息登记之后,再抛出的房产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这种抛售更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在2014年甚至更早时候就已经发生,不会在3月份集中涌入市场,房价自然也不会出现暴跌现象。”
那么,不动产登记制度仅仅是摸清个人住房信息“家底”的“无效之举”吗?其对房产市场以及房价到底会不会产生影响?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动产登记制度对消费者看待房价的心理预期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但对房产市场的影响远没有那么明显,因为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目前不动产登记体系还处于完善之中,包括数据系统完善、登记机构整合等,全面实施要有一个过程。从长远看,它需要和其他的制度配套结合,包括财产公开制度、房产税征收制度等才能发挥更大影响力,但这需要较长时间。”
重庆:不动产登记“像阵风刮过”
重庆长寿区长寿湖镇大石村1组的吴文,拿到了该市首份编号为D50000000001的不动产权证书,至今一月有余,这位49岁的村民仍难掩激动。然而,截至记者4月8日发稿止,作为全国15个不动产登记试点单位的长寿区不动产登记局,仅登记了2000多份证书,市民的响应度远没有大家预期的热烈。当地的房屋价格、租房费用,不仅没有应声而落,反而还有小幅上涨,效果较之预期“不啻天渊”。
不动产登记“不温不火”
家住重庆江北区花卉园的刘先生认为,不动产登记只是一阵风刮过,他告诉记者:“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来看,在城市的私人不动产,登记条例并不适用于不需要变更产权或者抵押的情况。实施之前说的登记会造成巨大影响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他还说,在他们小区知道不动产登记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去登记的几乎没有。
家住黄泥磅的李先生对不动产登记的规定很了解,他说:“市区的房子需要登记的主要是产权需要变更的情况,对我们这样不需要租售房屋的人来说,去登记纯属是浪费时间,所以不动产登记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据记者调查,重庆很多市民都认为,不动产登记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对登记抱着观望的态度。
重庆作为全国15个率先实施登记试点的城市之一,重庆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在长寿区成立了专门受理不动产登记的部门—长寿不动产登记局。
据该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动产登记正有条不紊的开展,截至目前办理了2000多件登记。其中,关于农村的案例较少,大部分还是城市的不动产登记。主要还是新购房户或者产权有变更的售房家庭。”
统一登记并不容许随意“查房”
对于市民普遍关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是否意味着可以‘以人查房’问题”,重庆国土房管局负责人坦言,不动产登记属于个人隐私,受到法律保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查询别人的不动产信息。比如夫妻离婚,除非到法院进行离婚立案,否则都不可以查看对方的个人不动产资料。
根据《条例》规定,只有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才能够查询不动产信息,另外,相关部门,比如司法部门、司法机关需要查询权利人的财产时,也必须提供查询目的和查询证件才可以查询。此外,查询获得的资料也不得用于其他目的,且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资料。
新规实施房价房租未降
不动产登记正式实施之前,网上诸多人认为,实施不动产登记之后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会使房屋出售、租赁等价格“降温”。大家普遍观点是:“实施不动产登记后,官员们的住房信息公开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有大量的房屋抛售。另外,不动产登记后房子多的人缴纳的税也越多,很大程度上会减少‘炒房’的人,楼市价格进而降低”。然而,记者发现,不动产登记实施一个多月以来,重庆楼市的价格并没受到多大的影响,楼市的价格反倒出现了上涨情况,全市二手房挂牌价平均上涨0.37%。
焦先生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工作需要必须租房子,他之前在网上看到,实施不动产登记后房租会下跌,因此他一直在等待降价的时候租住低价的房屋,可直到现在,他也没发现租房市场价格下降的趋势。他说:“我一直在关注不动产登记实行所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租房市场的价格走势,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没办法又不能长期麻烦朋友,就尽快租了一间房。”他还补充道,“像我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我几个同学和我的想法都差不多,他们都是最近看见国家出台了一些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后纷纷决定尽快租房”。
中原重庆公司三级市场营业部总经理林建恒说,“整个重庆楼市上的二手房挂牌存量,大约在10万套左右,就最近一段时间的挂牌量来看,这个数据还比较稳定,并未大规模上涨。”
大业兴重庆地产董事长蒋斌称,不动产登记短期内,并不会对重庆二手房市场的放量,以及价格造成影响,因为重庆新盘数量和二手房数量之比,大约为7:3,这才是二手房市场低迷关键因素。林建恒则认为,过去10年来,重庆投资性购房的比重只有10%左右,相比其他城市来说不算高。“所以,因为不动产登记而抛售房屋的数量,也不会太高。”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先生认为,“不动产登记可能会使部分人员抛售所有的私人房屋,但是这一部分人所抛售的房屋,从整个大的房地产市场来看,只是沧海一粟,要单纯指望依靠不动产登记制度来降低房屋的租赁、购买价格是不现实的”。
据这位长期从事房地产业研究的专家分析:“人们认为实施不动产登记后,会造成大量的抛售情况,是基于房产税的征收。但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并没有提及征收房产税。此外,现在针对房地产市场,国家又实施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如此看来,出现抛售的情况也无从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