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谁穿着众筹的“皇帝新衣”

1楼
杨驰凯 发表于:2015/6/10 14:47:00

 谁穿着众筹的“皇帝新衣”

  ■ 中国建设报评论员 童亦弟

  随着互联网和电商因素融入地产,营销也显得越来越时髦。最近的热词是“众筹”,从当代到远洋,从首创到绿地,已经把“众筹”解读得云里雾里,但细观本质,耐人寻味的东西还真不少。

  首先“创新”要打个问号。

  比如D房企在东戴河的“众筹”项目自称有几大亮点:一是购房者通过认购相应金额可以享受年化8%的固定投资收益、购房补贴及旅游津贴。二是公司承诺对参与购房的用户给予每平方米6000元的锁定均价和优先选房权利。三是联合第三方酒店管理机构为众筹用户提供房屋代管运营服务,通过出租房屋能获得可观收益。

  众所周知,近几年地产项目的融资成本节节升高,平均水平远远高于8%,所以在本该多赢的众筹关系中,这一收益设定明显诚意不足:收益不如基金,灵活性又远远不如“余额宝”、“京东小金库”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至于该项目提出的后两条“亮点”,更是毫无新意可言,贴上“众筹”格外牵强。

  又如Y房企和京东合作的“众筹”,核心部分就是拿出168套房源以6.18折的价格进行促销;再如上述D房企的另一个项目以“众筹”为名单价优惠2453元,可见,市场上大多披上“众筹”外衣的方案,仍然停留在降价促销上。

  其次,众筹中,最大的赢家是谁?

  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广州(楼盘)的B企业最近以“一平方米”为单位发起众筹,投资者可以购买任意份数,从而拥有某一套房部分权益。但是,对投资者来说,众筹项目最重要的是成长性,也就是增值空间。而在当前房价基本趋稳甚至微跌的前提下,房产投资的盈利水平很难保证,更何况当下股市一片向好,卖房炒股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样一来,房子住不踏实,投资也难得回报,众筹的意义就很难体现出来了。一些开发商许诺的“让众筹者参与项目设计、建造过程”,听起来就更加缥缈了。

  就事实而言,在与互联网金融合作的几个案例中,房地产企业的收益和创新突破都远远少于合作伙伴。Y房企和京东的合作中,京东金融通过首付分期、“装修白条”和“小金库”吸纳了不少客户,“京东网银”也改名为“京东支付”,从而完成互联网金融的战略布局,房产众筹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在B房企和平安好房的合作中,野心勃勃的后者在业内加速了“好房宝”这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的推广,其首付分期业务也得到很好的宣传。

  其实,真正的众筹概念,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做到充分及时的信息公开。仅从这一点来说,房地产领域的卖方组织买方进行“众筹”难度就极大。此前,自从房价高企,就不断有人发起类似“众筹”的集资建房、合作建房,但几乎全部不了了之,原因一是主体缺乏必要的信誉,二是开发企业无利可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众筹,与非法集资罪仅仅一纸之隔。在北京(楼盘)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一份对非法集资罪的解读文件中,就明确举例:“如某房地产公司因资金紧张,以宣称将给与高额利息或其他回报的方式直接向公众借款,就属于比较典型的非法吸收存款行为。”

  “众筹”反映了一种“屌丝逆袭”的精神,追逐“众筹”与地产商转攻刚需市场有着重要联系。但现在看来,大多数房企实际上是以“互联网”为名帮了小裁缝———“互联网金融”一把,自己则因为营销手段改进不足而披上了“皇帝的新衣”。至于效果,只能说冷暖自知吧。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28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