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北京(楼盘)狂热
当年融创农展馆地王,楼面价超过7万元/平米,所有人都在想这个价格疯了吧,房子能卖出去吗?
昨天,北京丰台樊家村地块楼面价喊到了7.5万元/ 平米,大家已经集体无语了。丰台,作为开发落后的区域,只通过这两年,就改换了身份,成为了豪宅聚集区,地王纪录被频频刷新。
今年北京的楼市,逢拍地,必地王。不是地王,连报纸的边角都占不到了。
据“大伟看楼市”介绍,北京接下来这一个月,将出让26宗土地,按照平均溢价率40%计算:成交土地额将突破700亿!算上今年已经成交的1065.28亿元,北京将在这一个月冲刺土地出让金额1800亿。如果最后40天再有土地成交,北京将出现历史上第一次,在土地出让少的情况下,反而成交额突破2000亿。
面对这惊人的数字,我们不禁对于这种非理性的拍地进行反思。
为什么开发商疯狂地在北京抢地?
“抢了赚不赚钱不知道,不拿地肯定活不下去。”一句话点破了开发商进退维艰的现状。
看看二季度的GDP,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急速下降,而一线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土地购置仍在上升,背后是开发商扎堆一线城市求生存的结果。
可是这种求生存,仅仅是储备土地,做给资本市场看的一种做法,而政府在这个时候,不考虑调控的问题,一直拍地,恐怕也会给市场带来隐患。
例如,当溢价率达到50%以后,北京的规矩是不再竞争价格,而是竞争配建公租房和自住房的面积。这个办法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增加了住宅土地成本,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块地竞争完了以后,纯住宅部分土地价格成本往往到了一个天价。按照2015年以来出让的土地价格计算,未来这些土地形成住宅供应市场的时候,单价很多都超过了10万+。
且不说这样的房子是否能够卖得出去。我们先看看这样的供给结构会产生什么问题:一是拥有北京户口的北京市人和公务员等群体可以得到住房福利,再加上北京拆迁的补偿标准不错,北京本地人基本住房需求解决。然后,剩下的纯商品住宅供地,形成住宅后,单价动辄在10万左右,这些房子只能有钱人去买,而真正买得起的人,并不多。
这样下去,坑了两类人:一类是在北京的外地户籍的人群,所谓的夹心层,不能得到公租房等福利,但是又买不起高价的商品房,这些外地打工人群,将来只有选择离开北京。二类是开发商,开发商活下去的根本是建造符合市场主流购房人群的房子,主流购房人群要么买不起,要么不买房,开发商拿地之后面临消化危机,长此以往,开发商会死的。
一个目前还火热的土地市场,究竟未来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是要为一个健康平稳,大家都有饭吃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有序铺垫,承认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支持房地产产业发展;还是要杀鸡取卵,只追求高价卖地,最后造成北京房地产市场消化不良,开发商捂地不开发,投资规模下降?
上海(楼盘)冷静
有意思的是,就在帝都烈火烹油之际,同样高奏地王凯歌的魔都上海,却迎来一盆泼向土地市场的冷水。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日前讲话,“上海房价已经很高,如果不坚持调控,将影响上海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也会削弱城市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下决心减少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
紧接着,上海市连续撤回了三块地的交易,并进行地块规划调整,增加中小户型供应。这本身是利及普通民众之举,却在操作阶段引起非议。
10月16日,被视作准地王的新江湾城土地,在中止出让4天后重新挂牌,调整后的最新建设条件让人无语:90平米以下的中小户型+保障房建设数量占比超过60%。
要知道,地块所在区域早在2009年就拍出3万元/平米的土地,教育、交通、生活、生态资源都是上海稀有。就是这样一块地,却主要做90平米以下的户型和20%的保障房,的确是不符合市场规律。克而瑞总裁丁祖昱忍不住在微信公众号上吐槽。
上海媒体,将这一系列调整,比喻为楼市“急刹车”。
一位上海楼市资深研究人士曾对中国房评报道表示,这一年上海房价上涨太快,紧跟深圳(楼盘),成为全国领涨城市之一。“房价上涨,控制不力,房管局局长问责免职,撤并房管局。”
上海要控房价,先开始控制地价、调整土地规划、调整供应结构。
落实到执行层面的一刀切,则出现了新江湾城准地王这样让人无奈的局面。
但不可否认,新江湾城地块的调整也许会改变房企对该幅地块拿地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在上海市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有利于土地市场降温。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土地规则的调整,并无法改变土地市场向上的趋势。
对比京沪两地不同土地政策,北京今年卖地地价高,楼市不好的情况下,使劲推高价地。上海觉得现在推地有点不理性,宁可少卖钱。
北京狂热VS上海冷静,客官,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