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高房价是中国传统家庭实力的体现!

1楼
方寸 发表于:2009/8/3 14:24:00
 一直以来,由于我并非供职于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缺乏很多业内的数据来源,所以我的博客文章主要是以研究人的心态为线索谈论房地产现状的,这当中我发现很多缺乏理智的唱衰者都是未将中国人的发展历史看清,感觉文化传承已在针对房地产的研究中被遗忘了。

  首先,让我们来想想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中西方的家庭观念为什么差别会那么大。西方社会历史的进程与东方不同,他们是从氏族制度过渡到个人私有制(城邦概念)后,才进入到国家制的。而东方民族大多是在没有彻底摧毁氏族制度的状况下直接进入国家制的,大家可以发现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宗法血缘关系经常强过了当地司法制度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同时造就了中西方社会组成的巨大不同,西方人强调个人为中心,家庭的地位和功能并不重要,而对于东方人,家庭永远是核心,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元素。在中国,家庭的概念不象西方国家那样仅仅指夫妻两人,而是包括了夫妻、子女、双方父母以及按亲疏关系组成的社会关系网,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概念可以相等于“家族”概念,其内涵比西方国家的家庭更加的丰富和凸出。

  在理解了以上的分析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买房时都会得到家庭内部的支持。

  其次,在家庭观念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中西方理财观念的差别。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采用“超前消费”发展的经济模式,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预留下了巨大的风险,那就是当超前消费远远超过收入水平时,资金链发生了断裂。而中国自古以来教导的就是“量入为出”,有节制、谨慎的理财观念,在此次“金融风暴”中美国华人所受损失最小已经体现了中国式风险控制的作用,这样的传统使所有人在购房前都会判断自己的财务能力,当实力不够时,大部分人都会是理智的。

  最后,再来回想一下近十年来购房者的主要类别,分析分析资金来源。

  1、城市商品房的采购者主要是70、80后,他们中很多父母大多是已经准备退休或已经退休,在中央、当地政府机关、军队大院、主要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或中、高层人员,他们所占比例不小,均赶上了福利分房时代,很多人手里都有一、两套住房,并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现已发房本允许上市交易;这些长辈通过在经济腾飞年代的财富积累,手中留有闲钱,在养老无忧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支持下一代的购房行为。

  2、还有一些是属于借经济发展之际,收入颇丰的家庭,很多家庭抱着日后减少遗产费用支出的目的,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直接投资房产,资金并不是他们所欠缺的。

  3、也有一类购房的年轻一代家庭并不富裕,通过辛勤劳动和努力读书,留在了自己心仪的地方,他们得不到家里太多的支持,购房是为了结束流浪的心,同时他们也是贷款购房的主力军,也是财务风险较大的群体。

  4、最后一类不得不说一下“婚房”需求的购房者,可以说这类人中很多人是纯粹的“面子”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并非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很多收入较低的家庭为了“婚房”甚至不惜借钱付首付,财务风险程度更大。

  5、那些纯粹为了投资房产赢利的人群更多的是扑向大型一线城市,这里不光总量大,升值空间也是巨大的,为了发挥金融杠杆的最大优势,运用最大额度的贷款是他们常用的方式,这类人群财务风险最大。

  至于那些收入较低的家庭,就不需放在这里讨论了,“居者有其屋”的保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能否购买保障住房,能否选择廉租房还需要这些家庭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

  我建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关注第3、4项上的购房人群,提高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强正确的购房引导观念,别总出台那些不痛不痒的政策,别总浪费央视的资源。而针对第5项的人群,应全面提高其操作成本,减弱他们的影响,虽然这类投机群体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占比率并非很大,但也正是这个市场有投资价值,使全面封杀他们的可能性不大。

  最终,我希望大家能了解到,中国社会群体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风险的群体;中国最好的融资渠道不是银行而是家庭(家族);中国购房能力的强弱不是看个人能力的强弱,而是背后家庭(家族)实力的强弱。

  所以,以个人能力为研究,说明房价过高本身就是错误的方向,中国所谓的房价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家庭(家族)的总体力量,这股力量具有极强的扩展渠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也同时具有持续性,在现今中国经济逐渐复苏的环境下,这股力量也再次复苏,凭借这股力量的楼市价格也绝不是个人能力所能项背的,也许这就是中国特色的楼市。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