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丽 发自海南博鳌
下半年,楼市将继续复苏还是将走向调整?昨天,在观点地产新媒体主办、《每日经济新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中,地产界专家、开发商们畅所欲言,对下半年楼市走向和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朱中一:
购房者再度观望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表示,要防止一些房价、地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泡沫的产生与积累,否则将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以及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朱中一表示,一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不少以自住性和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普通商品房购房者,已经重新陷入了观望。
朱中一说,7月份一些城市出现成交量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一些城市在紧缩了二套房房贷政策后,对投资性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抑制作用。但是人们对房产的保值增值预期仍然比较强烈,但当前房地产价格上涨以后,能不能继续维持这种需求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潘石屹:
深圳将是下一个目标
在房地产行业,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堪称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多位圈内“粉丝”来找潘石屹签名和合影。
潘石屹说,房地产行业是通过市场经济成长起来的。若以花草来比喻,房地产企业不是在花园里长大的,而是野生的、是在山坡上长的。按照任志强的说法,房地产行业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我们(房地产行业)是山坡里跑的野孩子,名声也不好”,潘石屹笑言,“野孩子在我们乡下都是叫 ‘狗剩’这样的名字,名声不好。我们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通过‘地王’把国有资金给吸引过来。”
对于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SOHO中国将收购上海第一烂尾楼东海广场一事,潘石屹表示不便透露,但他强调:“一定要到上海去!”潘石屹同时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深圳将是下一个目标!”
潘石屹说,目前SOHO中国的发展策略是:当市场不好时,就去土地市场抄底;而当楼市繁荣时,SOHO中国就选择销售。
在谈起下半年楼市走势时,潘石屹坦言“看不清楚”。
他表示,以前,通过研究市场便可以推断房地产走势,而如今,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大。上半年中国楼市之所以走上小阳春,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广渠路15号用地拍卖失利,让“咬破嘴唇”的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所说的一句“央企令人害怕”传遍全国。在昨日的论坛上,潘石屹除了澄清误会外,更多地是呼吁中国的房地产政策应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潘石屹认为,真正应该照顾的是中小型企业,而不是国有大企业。因为大企业资金、品牌、竞争力都非常强,如果只让大企业发展,小企业就会失去发展机会。如果只有一个大的企业,行业就变成垄断行业,对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利的。
与此同时,潘石屹还赞同此前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的观点,应当惩罚那些盲目扩张的开发商。在今年1月,潘石屹曾经看到过北京市政府出台的一个红头文件,一共15条,其中1条就是说房地产开发商欠政府的出让金可以缓交。当时,他觉得上述政策对他有些不公平。“别人欠了土地出让金,我们没有欠,他们可以免交,我们不能免交。”
潘石屹认为,目前的楼市已经很火了,到了这个时候应该“居安思危”,如果市场太火爆,就有可能牺牲整个行业。
施永青:
金融危机拯救了开发商
“我对下半年楼市依然保持乐观态度”,中原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表示,金融危机拯救了中国开发商,如果没有金融危机,中央的宏观调控还不容易这么快出来。突然间,这么多的资金流进了市场,让成交量、开发商等资金问题,一下子都得到了解决。
他认为,对大部分内地开发商来说,其实是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问题是:有机会重生了,下一步是不是能够接受教训,以后做得好一点。“机会,我相信大部分开发商都拿到了”。
在谈起楼市后续走势时,施永青说,下半年,楼市政策不会出现大幅转变,即使政策略有收紧,也不会收得太紧。但由于上半年的楼市暴涨并不是常态,已经有所透支,所以,成交量有可能会出现小幅下滑,但价格仍会维持在高位。
黄怒波:
3年内房地产业有大调整
“下半年,部分区域的楼市可能会出现量跌价升的态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表示。
他认为,由于去年不少企业减少开工量,在今年上半年的快速消化后,不少企业的库存量都大幅下降。也就是说,在部分区域,楼市的供给量还是相对不足,所以,部分区域的房价还存在上涨压力。
在谈起下半年房地产政策走势时,黄怒波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政策出现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对于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区域,可能会局部出现微调。
但他同时指出,由于部分企业在土地市场表现得不够理性,房地产行业在3年内将会有大调整。黄怒波表示,如果国企仅仅是把随便拿来的资金变成他的财产,扩大其规模,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一是如果推向市场不及时,大量有效地被占有;第二,如果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不好。对社会也是一个危害;第三,如果推出很高价的房子,将迫使房价向上走。“基于这个判断,我认为3年内房地产行业必有大调整。因为坏孩子又回来了,原来是民企,现在是国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