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16届房博会本周一热闹闭幕,夹杂着人们各种复杂的情绪:抱怨、担忧、得意……抱怨的是要买上一套中意的房子好像很难;担忧的是房价,这么个涨法,得多出多少血啊?得意的是自己的明智,幸好当年成功抢下一套房啊……多少年了,这些情绪依然在;多少年了,杭州楼市被人诟病依然在;多少年了,是我们无力改变楼市自身之规律,还是我们从未真正想改变过什么。
托关系买房、房价涨得快、可买房源少——这楼市“老三样”为什么到今天都没有消失?
2003年10月杭州第四届人居展相关报道
家住古荡小区的邱先生在逛了一天的房交会后,深深地失望了,因为,他觉得,可以买的房子没有几套。
……
老三样之一:
为什么买房总是很辛苦
据组委会介绍,昨天参展的楼盘约有200个,但记者留意到,真正有上百套房子推出销售的杭州楼盘(除萧山、余杭两区外),只有三四家;而50%的楼盘是尾房销售,也就十套左右甚至是两三套;而剩下的多属展示性质。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因为房源走俏,很多将开盘的楼盘都有了预订客户。城西一楼盘将在11月初推出二期房源,工作人员私下透露说,其实他们早就排了一批客户了,现在没有很“铁”的关系,是买不到的,而房交会只是“亮亮相”。
现在只有关系户才买得到房?
只有关系户才买得到房,这似乎成了火爆楼市的一道潜规则。
小陈,26岁,某品牌空调销售主管。今年先后看过两个楼盘,但最终都没买到房。他总结原因是因为没有关系。
8月份,小陈看中了城东一楼盘的一套74平方米的户型,这个户型因为赠送面积多特别受欢迎。打电话向售楼处咨询后,小陈老老实实地将房源及个人信息作了登记。这个楼盘10月份开盘,当中小陈多次电话咨询何时可买,售楼小姐简单的一句“到时等通知”就将陈先生挡了回来。
不是很多楼盘都在彻夜排队买房吗?大不了,等开盘时起个早去排队好了。陈先生这样想。没想到,直到开盘当天中午,他才从朋友那里得知开盘的消息,可是,想要的户型已经销售一空。销售部人员告诉他,这个户型关系户特别多,早就被人定光了。
小薇,房产业内人员,认识一些楼盘的营销人员。小薇最后没买到房,是因为关系不够“硬”。
小薇想买城西一处公寓,该公寓售价高达3万元/平方米。开盘当天晚上,小薇接到在该公司工作的朋友的电话,说看中的关系户太多,房源排不过来。小薇急了,再三追问之下,朋友说,除非认识集团老总才行。小薇转弯抹角又托到集团老总那儿,但是据说老总指标也有限,最终还是没买到房。
某房产公司老总告诉记者,自7月后,今年楼市新供应房源很少,楼市陷入严重青黄不接的阶段。在今年的形势下,买到房比打个折都还要困难。
因此,我们也看到很多楼盘在开盘时被客户投诉买不到房,消失已久的炒号在今年重新杀回江湖。据业内透露,现在一些走俏楼盘,号子即所谓的定房权就可以卖个几万元。
楼市销控给供应火上加油
哪怕在楼市平淡时期,如果有合适的销控,单个楼盘照样可以被制“热”。而供应紧张,那么销控更如火上加油,让普通大众深深感觉到买房不易。
比如关系户优先买房。
现在一个楼盘在开盘前,都经过长达半年的客户积累期。100套房源有400~500个客户等着买房,这样的情况已不足为奇。如何将关系户塞进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
一位房产公司的营销总监如此描述常见的关系户处理方法:开盘前一个月先进行客户预约。这个预约往往是针对关系户的,有意向的关系户先交一万或两万的意向金,并选房发号。假如有50位关系户,这50位关系户就把前50个号子先领了,没关系的购房者即使排在最前面,也是从51号开始领号。这样,等到开盘时,普通购房者若有质疑,就说前面的号子已经选掉了。
再比如捂盘。市场一好,房子卖得快,开发商就想藏房。这其实也是一种销控。虽然杭州市明令禁止捂盘,但由于处罚措施不严格,这种行为一直屡禁不止。“想要捂盘还不简单,只要不领预售证就行了,或者提高价格。”房交会上,某开发商如此对记者说。
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认为,在房源紧俏的情况下,开发商让关系户先买房并不能说对还是错。政府可以从源头上加以调控,比如加大土地供应或对捂盘的开发商加大处罚力度,这样,普通购房者买不到房的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
老三样之二:
为什么可心的房子总很少
年年房交会,几乎年年闹“房荒”。但“房荒”真的是因为无房可售吗?事实上,每年房交会,都不缺乏低价郊区房摇旗呐喊,但是,它们能买来住吗?如果没有交通、医疗、教育这些最基本的配套,那么住到郊区的滋味并不好受,多数人照样要挤在老城区,市场照样要闹“房荒”。
[2004年
10月房交会]
记者走了一圈后发现,尽管有房可售,但很多人并未像以前那样围着小姐咨询,因为这些房源要下决心购买还是有困难。“要么贵,要么远。”一位消费者如此概括他的看法。
也有单价便宜的,每平方米不到5000元的公寓,但要么在闲林、要么在萧山、要么在临平等相对偏远的地方。除了像临平镇这样的地方配套比较齐全外,很多尚需依靠杭州市区来解决。一位陈先生说,参展的楼盘确实很多,看得他“眼花缭乱”,但是对他来说,能让他买的房子实在太少了,因为要么价格付不起,要么时间耗不起。
A. 房源供应郊区化,配套跟不上
房荒,闹的是没有合适的房
说起来,“无房可售”的并不是只有今年。从2002年开始连续几届房交会都是以“展示”为主,房源供应量相当有限,直到2005年、2006年房交会上可售房源稀少的情况才略有改观。但2007年、2009年,“房荒”依然上演。
“房荒”是因为真的一点房子都没有吗?如果我们分析本届房交会上参展的楼盘,会发现可售房比较多的楼盘多数不在杭州主城区,比如组团参展的安吉楼盘,个个有房可售,比如余杭区楼盘大多数还都有房源。而将房交会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按区域来划分,也可以发现751套成交房源中杭州主城区有270套,余杭区有415套,萧山区有1套,杭州周边县(市)有65套——这说明,受可售房源供应区域的影响,购房者正在往郊区走。
这是个被逼无奈的选择。对购房者来说,选择楼盘最主要的标准有三个:价格适中、交通方便、面积合适。按照这样的条件来梳理,可挑选楼盘就相当有限,“房荒”也就出现了。
2004年,杭州市中心已经是万元楼盘一统天下,中低价楼盘则基本集中在杭州近郊,多属规划中的“三副”、“六组团”,比如下沙板块、余杭崇贤、星桥、瓶窑等。但事实证明,直至现在,这些板块的可居住性依然差。
B. 想来想去还是回归主城区
杭州居住圈急需扩大发展
“早知道就应该把房子买在市中心。”金先生的婚房在杭州野生动物园附近,两年前买的,当时也是杭州房价高位,他觉得能买到房子已经是“幸运”,其他问题则顾不了太多。今年四五月份,他开始装修房子,每个周末来回奔波,他才真正意识到“住到郊区”去到底意味着什么。装修结束,搬了家,记者问他,新房子住着好吗?他笑笑,说,“差不多就是周末回去度个假,平时还跟父母挤在市中心的小房子里”。
到底是卖了郊区的房子回到市中心来,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改善交通上?金先生被这个问题困扰,他并不是高收入者,在郊区“养”套房用来“度假”,并非他的本意,现在却进退两难。
市中心的噪杂和压抑固然让人烦心,市中心的高房价更让人难以承受,有些人跟金先生一样因为房价高选择郊区房,有些人则是为了享受清新的空气而住到郊区去,但真的住过去了才体会到,钟摆式的交通往来、配套不全设施不足、没有相关产业支撑,这样的郊区房居住价值并不高。
目前杭州近郊楼盘的供应量已经不少,而且因为土地供应的原因,郊区楼盘肯定还会更多,而受到城市交通条件的制约,这些楼盘中的多数在现有条件下作为第一居所实在勉强——说是“卧城”,实则更像“孤岛”,公共交通不够发达,日常生活配套也跟不上。如果要提高这些房子的可居住性,开发商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自己做项目配套,当然确实也有开发商是这么做的,但这样一来,成本增加、房价随之上涨,郊区楼盘的价格优势就不存在了。对排屋、别墅可以这么做,普通公寓项目则不可行。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提早进行规划和实施,以免这些土地在出让后却无法转化为市场有效供应。
老三样之三:
为什么房价总是一涨不回头
杭州的房价,十年期间涨了近十倍,说一路飙升并不算过分。虽然中间也曾有过观望,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螺旋式亢奋上升,而且似脱缰之马,看不到头。
年年房交会看房,年年抱怨房价高,但是买房的兴致却是一路高涨,尤其是今年,楼市如股市,涨得越快买的人越多,生怕赶不上这股风潮。买房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在杭州安个家,而是成为所有人必须要投资的一种理财产品。
经过2005年、2006年两年的宏观调控,2007年杭州房价涨幅非常明显。城中区块,文教区标杆性楼盘银马公寓 (论坛 新闻)9月份新推1幢楼,成交价为24658元/平方米,而今年5月份,文教区房价还基本停留在14000元/平方米左右。新浙大区块,耀江文鼎苑 (论坛 新闻 视频)新推楼房价为1.4万元/平方米。钱江新城区块,新绿园 (论坛 新闻)开盘价达2.5万元/平方米。纵观房交会,除了余杭、萧山、下沙、乔司还可买到万元以下房外,其他区块的房价已基本上涨到万元以上或临近万元。
A. 房子越贵越想买
楼市狂吹“杭儿风”
对大学刚毕业没几年的小葛来说,现在买房,成了让他最头痛的一件事。本来没有买房打算的他,被周边同事、朋友逐渐熏陶,也觉得必须要去买套房,哪怕倾家荡产,否则以后房价再涨,以他每年递增的那点工资,远远跟不上房价的涨幅。
他算了一下,在市中心买房肯定买不起,只能到远些的地方买,滨江、九堡,甚至是丁桥,都是他考虑的理想地段。但是要买个小的三房,以90平方米来算,总价至少要140多万元。首付哪里来?工作几年的积蓄最多不过10万元,离140万元差得很远。于是,他成了“啃老”族,但是加上父母手里积攒了一辈子的钱,也只够首付三成,剩下的贷款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无奈之下,他再次转移目标,向余杭闲林找房源。这边房价还好,房博会上,小葛最后还是挑了一套竹海水韵 (论坛 新闻 视频)的房子,90平方米左右,总价大约在80多万元。签下合同后,小葛从原来的看空族变成了看多族,希望房价不要跌,否则他就成了炮灰。
都说杭州有“杭儿风”,这楼市似乎也感染上了,别人买了我也要买,加剧供应紧张;房价涨了,更要追涨一下,免得踏空。这样的购房心态一直挥之不去。
今年的房交会,自住、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和投资客各占了一定比例。而且很明显的是,像闲林、新城北这些区域,价格相对便宜,是一些刚需自住型的购房者首选;还有的是卖掉了城里的小房子,来换取郊区的大户型和优美环境。而投资客看重的是升值潜力,他们的热门选择是滨江、九堡、丁桥及申花板块等,和很多自住刚需者不同,投资客一旦看好了,马上下单。
B. 投资买房一年比一年甚
炒家的成本依然很低
在本届房交会,温州人包车来买房已不是新闻。通胀、货币贬值、保值……在这些字眼的刺激之下,本届房交会,又有无数人想杀进市场做个投资客。
投资房产已成热门金融工具。在杭州没看到哪个人因为买了房子破产的。相反,如果在最初几年买了房子的人,即使后面几年收入没有增加,仅靠换房,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而且房子越换越大。记者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最初住小套,经过七八年时间,目前已经变成了拥有两套房子总价约200万元的身家。
现在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因为通胀预期,手里的钱得变成有形资产才能保值。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及一系列房产税费优惠政策刺激了房产消费,而最初由投资客带动起来的上半年房价的疯涨,使压抑了许久的刚需短期内迸发,双股力量共同推动房价快速上涨。
再到后来,到底是刚需还是投资,恐怕连购房者自己都说不清了。手里有钱先买房,大不了自己住,不想住,以后也可以卖掉赚一笔钱,很多人心里是这么想的。于是在今年下半年,几乎每个手头上有钱的人,想到的不是去投资实业,而是先买套房再说。
炒房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房子原本是给人住的,但是目前已经成了一种投资手段,一个外地投资客手里也许有好几套杭州的房子,就连杭州本地人,有一套房子后,也千方百计再买一套不同区域的房子寻求保值,这当然与今年的各项优惠政策分不开。现在的问题是,当时是为了激活楼市才推出的优惠政策,现在楼市已经相当火了,这个政策需不需要做些调整?
目前似乎看不到。二套房贷政策现在已从严,而税费优惠政策到年底可能结束。很多投资客分析,房产的经济带动作用会再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房价不会掉下来,既然还要涨,当然要接着投资。
可是仅仅依靠房地产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只能是权益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