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东方网10月31日消息:截至上季度末,本市房地产开发比去年同期增长6%以上,商品房施工面积减少2%以上,其中商品住宅施工面积减少3.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3.8%以上,其中新开工住宅面积下降6%以上;商品房竣工面积下降13%,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1%以上;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5%以上,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近50%。
楼市又成争议焦点
“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到来后,楼市又成争议焦点。有人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复苏的逐步确定,房价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高度吻合,短期波动是正常的,目前仍是购房好时机;也有人担心由于前期对于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导致成交量出乎预期大涨,这种爆发之后必然调整甚至出现市场拐点。更多的人则同时对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泡沫表示担忧。
对新一轮资产泡沫的形成应该警惕,如果是二三个月内要动用的资金,当然要谨慎一点,如果是较长期限的多余资金,就要看投资人的投资期限和承受能力了。
准退休族买房出租
首先,对于准老年工薪群体,处于退休前后,住有福利分房时的住房,日常开销有月薪或退休金,因为担忧今后医疗或养老等问题需要开支,把一生积蓄捏在手里,看着物价波动,心中恐慌。笔者建议:如果本人目前状况尚为正常,没有其他大宗开支需求,根据已有积蓄,可着眼于市中心或本人居住点周围或环内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二手房或售后公房,购置自己负担得起的房产用于出租,养鸡生蛋,在需要医疗或养老集中支出时卖出房产,也是避免积蓄缩水的办法之一。但是购置时宜处于租赁群体角度考虑选择市区和便于管理、容易变现的房产,尽量一次性付款不贷款,尽量不选择区域差的、有纠纷的房产。
一直被称为日本富有阶层的高龄者族群,持有日本全国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一半,而房地产的市值相当于金融资产的2倍。让不动产升值、生租,对于高龄者来说,的确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好方法。中国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会发生变化。养老观念、家庭结构的变化、医疗费用的提高,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会造成自筹养老资金的压力,随着老龄化的进程,把房屋变“钱包”,会是不错的选择。
工薪群体适度借款
人到中年,职业和收入相对稳定的工薪群体,日常开销绰绰有余,购买如意房产心有余而力不足,观望、犹豫,理想房产与实际支付能力的差距以及不愿负债的心理导致他们的购房愿望与市场价格的差距越来越大。笔者的建议是:调整预期,根据现有存款,挑选能付清首付的房产,公积金和开销结余与当月还款额基本匹配,适度借款。一方面等到资金实力雄厚时再置换理想房产,另一方面也可规避购房资金与房产价格五年前差一点,今年差两点三点,五年后差一截的机会风险,特别是首次购房享受贷款利率打七折的优惠,摊薄了购房成本。这个香饽饽也不是常年可以享用,良机抓住了,就享受到了;错过了,也许就好景难再了。
年轻白领先购小户型
年轻白领收入不高,但今后或有上涨空间,购房前先要留出一部分生活备用金,确定购房需求的原则,先考虑购买小户型、首付低标准的住房,不要把面积需求定得太高,也不能把资金绷得太紧,要慎重兼顾职业稳定、薪水走势以及加息、物业税等影响还款资金的诸多因素。
从政策上来看,目前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还属宽松,即便前期个别城市和地区出现价格暴涨,政府对于楼市的政策有所放缓,但是并没有出现一项政策的出台使得房地产市场倒退的现象。由于去库存化导致的新开工面积有限,地价攀升,以及房价上涨过快对需求的限制,今年的金九银十逊色些,但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投资房产还是值得考虑的。
投资房产着眼三点
首先,理性分析市场信息。虽然不少媒体称目前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关于房地产的拐点论再次出现,但拐点之论,已经喊了多年,不少心存购房愿望者盼望拐点真的能到来,房价能真正降下来,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种情况,与两年前的市场十分相似,一方面房价高高在上,超过普通民众的承受力;另一方面,房价在购房者观望犹豫之中不断攀升。媒体关于楼市即将面临拐点的报道越来越多,身边打探未来楼市走向的人也越来越多;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土地的价格越来越高,北京、上海等地的土地价格被屡次刷新。
其次,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发货币成为世界各国拯救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货膨胀可能成为2010年下半年的最大风险之一,虽然从理论上讲,房价涨得高,并不表示房地产出现真正繁荣,但从个人投资者来讲,真正关心的是通胀对个人资产的影响,如果通胀了,保值行为就有意义。回眸房地产市场,价格起伏,屡次调整,但综观各类投资品种,房地产仍不失为规避未来通货膨胀风险,实现资产保值、升值的途径之一。
最后,现行城市人口的户籍制度和产业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吸引到大城市,特别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将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与长三角航运资源,对上海的影响重在长远,随着商机和工作岗位的增加,吸引了许多外来人才和务工群体,但是他们没有即刻置业的能力,也没有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资格,给商品房购买或租赁提供越来越多的客源。
长期来说,房地产的确具有一定的抵御通胀、使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但并不是任何时点买入都可以实现保值增值的,房价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幅波动,一旦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巨大损失。另外,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几乎不存在,只有当通胀率超过10%时,才算恶性通胀,所以,购房者特别是投资者们应具备风险意识。
投资不让钱变薄
近来我接连听到两个朋友谈起买房抗通胀的事。一位在本地新城区专业商场中买了一个商铺,据说物业包租,年租金估计有6%;另一位刚还完自住房的贷款,立马又贷款买了一套小高层期房,期待买房收益跑过CPI,不让自己的钱变薄。
买房到底能不能抗通胀?前些天看了香港资深财经人士曹仁超的著作,他写道:在1997年香港房市高峰时买入的人,现在距当初买入价仍套牢40%。另外像美国特殊的房产税收政策,也使得美国房产基本没什么炒作可能。当然我国的房产市场有其特殊性。个人认为,在我国的人口红利因素消失和房产物业税正式推出之前,一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房价应该还是值得期待的。
我国房价这几年的超常规上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税收政策和百姓投资渠道缺乏引起的。在确认是一个长期的房价上升周期后,买房仍是不错的避免通货膨胀损害的投资渠道。那么怎样投资房产保值增值呢?
一看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一个经济发展正起步并有着良好前景的地区,其房地产市场是值得看好的。
二看地区人口是否净流入。从中级层面来看,这基本上能看出该地区未来房产价格的走向。当一个地区外来人员已呈饱和下降趋势时,估计其地区房地产的未来前景也不太妙。
三看购买回报率高的房产类别。在上次东南亚金融风暴中香港房产整体下跌,但是高档物业下跌相对较小。这是由于该消费群体对价格的不敏感性决定的。据说现在两类物业较热门,一是涉外住宅物业及高端别墅类,另一个是高档写字楼项目。一般这类物业均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陆宏
买房就是买未来
你对中国经济未来长期看好吗?如果是,投资买房子绝对没错。
作为本市普通市民,面对上海均价超越每平方米2万元的楼市,还有多少能力去投资呢?我认为,本市郊区和周边临近上海的镇乡,到达上海商业副中心地带,未来属于一小时轨道交通范围内的房产,全部可以作为考虑对象。最近,我单位的数位同事又贷款购置了均价七八千一平方米的松江区商品房。
近两年因为工作的关系,跑了多个城市,如重庆、桂林、无锡、烟台、三亚、厦门、南宁等,每到一地我总要习惯性地打听当地的楼价。总的来看,其中重庆和烟台两座城市,具备较好的升值潜力。
对于外省城市未来楼价走势的判断,我基于两个直接标准:一是外地人士在当地聚集多少,二是这座城市管理层的行为。前者是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后者是管理者所展现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性。重庆的物价相对沿海地区属于便宜之列。主城市区楼房均价七八千元,新近正在修造的属于风景区内的商品房近万元。烟台市区沿海湾的海景房,从五六千到上万元不等。
这些城市相比上海,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差价。当上海被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华人视为投资胜地,楼价水涨船高的时候,有些财富积累的上海人民应当学习这些榜样,“赚各地的钱,到各地投资”。看好经济长期走势的,不妨把眼光放远。当本地郊区楼价也将越万的时候,你在异地大城市的别居里,不断接到来自江南的大小同乡的询价电话,你当庆幸自己富有远见。孙卫东
遵循标准保值有道
朋友老李虽然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却通过买房卖房,不但改善了自己的住房条件,还置下了两套房产。在指点朋友买房时,老李总是说:“买房保值千万要遵循双重标准。”
其一就是稀缺为王。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上海寸土寸金,如能在凤毛麟角的中心城区拥有一套房产,当然“皇帝女儿不愁嫁”。不过那里的高房价实在让我们工薪阶层无法插手。这时眼光放宽点,思路拓宽点,除了地段可以稀缺,资源同样可以稀缺。傍着名校,傍着轨道,学区房、地铁房同样具有投资性。君不见,这些房产相比周边,升值快,价格高,周转易,也算是“王爷女儿不愁嫁”啊!
其二就是中庸之道。生活中讲究中庸,投资买房也是同样道理。上海虽然富豪云集,但更多的是辛苦打工的平民百姓。合适的房型,合适的面积,合适的总价才更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需求,才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即便一时市场低迷,不易出手,船小好调头,转售为租也合适。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房价自己也能承受得起,投资得起。
运用老李传授的双重标准选房法,朋友中多人获益,改善了生活质量,抵御了通胀风险。一平
房产当储蓄长线才是金
不是人人都喜欢股票,但是人人都需要住房。
土地是稀缺资源,市中心的地段不可复制,好地段具有极强抗通胀性、抗跌性,适宜长线投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房价暴跌,但是核心地段的物业还是很稳的。回过头来看上海,房地产求大于供,不但有本地需求,还有外地及境外需求,通胀预期下房价是稳步向上。
上海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历程证明,持有房产稳赚不赔。我父母解放前从无锡来上海谋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借800元人民币买间私房商住两用。置换两套公房合80多平方米,今天市值80多万元。我无法计算50多年前存800元到今天能否买房。母亲在世时常对我说:“钱放在银行会短。”所以我不喜欢储蓄,显然,把买房当储蓄,要比单纯储蓄要好,房产是最佳抗通胀品种,投资自住两相宜。
楼市是创造财富的地方,中国房地产才走过十多年,再过十年,从长远眼光看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看看香港怎么走过来的,就知上海的明天。
在融资贷款时还要掌握三个要点:一不要脱离自己的支付能力,二不要脱离实际需要,三是潜在的职业风险要予以充分考虑。编制买房资产负债表,考量承受能力,确定贷款方式,有能力提前还贷,宜选最长借款期限,减轻短期还款压力,不至于勒紧裤带过日子。工薪阶层买房,买断的是房价,支付的是利息,增加的是财富,一般都能提前还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