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硕士中介眼中北京楼市:“好房子”啥时都有人买

1楼
方寸 发表于:2009/11/29 16:04: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新社发 董乃德 摄
  房子,房子,还是房子……在电视剧《蜗居》中,"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这一现实,描述的是无数购房人的共同感受。
  2007至2009年,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微生物专业硕士,"贸然"闯入了京城房产中介行业,见证了北京楼市戏剧性的下跌和上涨。在楼市的跷跷板中,他悟到了什么?《财道》对他进行了采访。
  金凯,"80后"中第一拨硕士毕业生,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今年29岁,未婚,2007年进入房产中介行业,从一名普通的跑盘店员到成为中介公司门店经理,再到辞职后梦想拥有自己的中介公司--这是金凯历练两年的轨迹。
  采访的地点在西四环某小区的一座塔楼内。金凯租住的"蜗居",是一个与另两名同行合住在一起、只有不到20平方米的群租房。
  站在15层的阳台上,望着眼前成群的楼盘,金凯感叹:"北京这么繁华,却没有我安身的地方,总感觉不像是在自己的城市。"
  "买房,必须准备买。我现在努力的,就像电视剧《蜗居》里演的,一样一样的生活。" 金凯说。他想起了《蜗居》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讨论房子,都在炒作房子,都在囤积房子,你要是没有一套房子啊,你就会觉得被边缘化了,你就忽然有一种恐惧感。"
  京城楼市初体验
  "个人的想法与社会的需求不吻合,就不太容易配对。社会提供的职位不愿意去,自己想去的又没有,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结果。"这是金凯从一名微生物专业硕士演变成一名房产中介的基本思路。
  2007年11月3日,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的金凯早早做完了论文,一头扎到了北京。他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不能让父母养着。甭管什么工作,找一个就行,挣点钱,认识社会。当天,他就应聘了两家公司,一个是期货公司,一个是房产中介。听说房产火,金凯选择了后者。当天面试,当天上岗,金凯进入的是一家在崇文区新拓展市场的中介公司。面试了十五六个应聘者,最后就剩下仨人,他是其中之一。开始公司连店面门脸都没有,在一个写字楼里办公。有事就约个时间在肯德基碰头,然后开始一天的跑盘,了解周边的配套和社区。
  2007年底,楼市不景气,就业也同样不景气。"名牌大学生跑到北京当中介的很普遍,我们当初一起做的,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二外、北方交大……"金凯说,同事都是新招来的大学生,所以干劲特别足。一开始,刚入社会的新人没有"资源",他们就从别的中介看,从网络上找,从小区物业问,或者在小区楼前摆个小牌,发名片、发传单、发小广告……对于小广告,经历了两年风吹日晒经历的金凯并不避讳,他笑着说:"基本都是我们这些人发的。"
  "刚来的时候特别苦,住地下室,没暖气,一个月房租340元。实习阶段底薪1100元,学校发的研究生补助每月还有200块,比别人幸福一些。吃饭一天限制在10元,早晨一杯豆浆、一个面包,中午炒饭,三四块的那种,或者两个饼一碗汤,晚上也都差不多。很久没有吃过肉。"金凯说。长期没有肉吃,让金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抱有一个梦想:"刚开始跟游击队似的,每次碰头开会都选在肯德基那种地方,不过从来都是看别人吃鸡腿。我总在想,等'开单子'了,给同事一人买一个全家桶!"
  "超越巅峰,挑战极限,坚持不懈,直到成功!"--这是金凯在公司里每天必喊的一句"战斗口号"。"当时感觉可傻了,跟搞传销的差不多,但人困难时,总需要个精神支柱,后来习惯了,天天喊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到公司3个月后,金凯终于"开单"了,卖出了一套国瑞城的房子,319万。中介费公司收了7万,而他的提成是5600元。金凯实现了他的"全家桶"梦想,同事也只剩下了3个。
  临近过年,金凯用第一笔收入为母亲买了一条金链子、几只北京烤鸭回了老家。
  2008年,金凯回到学校毕业论文答辩,随后再度来到北京。而他的同学,不是在校读博,就是在药厂、生物制药公司做实验。在彻底逃离了与小白鼠和瓶瓶罐罐打交道的世界之后,金凯决定沿房产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见证寒冬与疯狂
  金凯承认,他刚刚进入房产中介,就像是一头撞进冰天雪地的驯鹿。2008年的北京楼市,正经历着行业的低谷时期。
  "2007年特别高成交量的时候没赶上,2008年整个一年,几乎都是寒冬。"金凯说,进入这个行业时才感觉卖房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不像原先电视里忽悠的房子特别好卖。他用了一个词,就是房价就"固"在那里。"房主不愿降,1.5万一平方米顶多也就降个一两千,而一些中端楼盘的小区,还是两万。"金凯说,他进入那家中介没多久,附近就有两个店撤了。别的中介也不停地关店。
  "客户",在这时的房产中介这行看来,比救命稻草还重要。"只要有意向,不管买不买房,都算客户。"金凯说。可那时,房产中介的业务清淡到每天偶尔有一两个人上门,也只问不买。"有时一天也来不了一个问一嘴,甚至好几天都没有一个人。"金凯说,当时他脑子里出现的画面就是:很多人天天呆在家里看新闻,琢磨着房价还要跌。
  天天除了跑盘,金凯就琢磨着买房卖房人的心理。"您看,都挂了半个月了,看房的都嫌贵,是不是降点儿?"隔几天,金凯就给房主打两个电话劝其降价。
  2008年底,楼市一年的萧条让很多卖房人憋不住劲了。"打几个电话,房主说便宜10万,再打两个电话,又便宜5万。"金凯说,中介的工作其实就是议价,后来都不用议价,房主直接往下降。
  2008年底到2009年初,北京楼市的坚冰开始融化,二手房市场开始走出新一轮暴涨的轨迹。
  从2008年底开始,金凯感到看房的人开始渐渐多了。不过出手买房的人还是不多。"量明显有增加,过去是一个人没有,后来每天总有三四个来看房。"金凯说,开始价格还在低谷徘徊,但渐渐地有量了,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一个月比一个月高。刚开始的时候房价还没涨,后来房东一看买的人多了,就开始跳价。金凯回忆说,拿幸福家园来说,总共出20套房,多大面积、多少价格、朝向,全都能背下来。可第二天价格就全变了,1.5万、1.8万、2万……几下就上去了,后来量价齐升。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崇文区幸福家园的一套129.7平方米的房,年初由他经手198万出的房,仅仅两个月后有人出260万要买。"回头想想,那时都说经济危机,其实净瞎掰,都是拿这个说事,不过是大家的从众心理罢了。"追涨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今年八九月份。金凯发现,很多房主的要价开始有点儿离谱了,买房者又开始观望起来。
  "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买房的都买完了,想卖的房子也卖完了。"金凯总结说。
  谁是购房人?
  2009年,北京楼市的交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手房成交量一直持续超过一手房。异常火爆的二手房交易中,追涨楼市的背后都是哪些购买者呢,其中每一个群体都有什么特征?当记者问到这一问题时,金凯毫不费力地将二手房购买者划分为特征明显的3个类别。
  最底层的,是普通的老百姓置业,工薪阶层主要是以贷款为主。其中包括首次购房和换房一族,卖小房,买大房,首付比例最低,贷款比例最高、年限最长。"还有一种就是刚刚来北京的年轻人,虽然自己没有什么积蓄,但家里人也能掏得起首付款,双方父母各掏个几十万,付个首付没什么问题。"金凯说。这些"刚需"人群买房主要集中在90万至150万之间。他们,不少人就是《蜗居》中的"房奴",房价的涨跌他们最关心,也最受刺激。房价涨了,这个购买群体基本上也就消失了。
  除了"房奴",另外两个群体,日子就滋润多了。
  金凯将购房者的中间阶层定位在200万的购买力上:"银行里类似个贷部的主任这个级别;政府官员或国企单位的处长这样层次,月收入应该至少在2至3万元,能买得起150万以上房产的人群,主流购买力集中在200万左右的房产上。"金凯发现,除银行信贷部主任、政府官员之外,还有一些演艺圈内不太知名的演员、歌手,这些人的特点是,一般买房都是第二、第三套,多数能够一次性付款,或者首付比例很高,一下掏个一百多万,顶多留个小尾巴付月供。"这部分人普遍是自住需求,像很多国企干部,多是有一套单位分的房,但面积不大,比如六七十平方米,再买一套大户型的房产。"
  第三种人,就是"富豪阶层"。金凯的定义是,"行长级"和外地富豪。望着曙光花园旁一栋封闭式管理的高档小区,金凯告诉记者:"这栋楼里就住着一家银行的行长。像他们这样的人,指定是房价涨到两万也买得起,涨到3万也买得起,七八百万的房,都不在话下。"金凯说,和他们在同一个购买力的,还有做大买卖的。也有个别自己有几套房,再卖掉换大房子的。不过90%都是外地人,特别是山西、温州等地的商人。
  好房子=奢侈品
  "想买房,干一段时间中介。"这是金凯的玩笑话。两年的中介经历,让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楼市投资经。
  在金凯看来,买房的70%的人仍然都是"刚需",30%的是投资。"结婚了就得买房子,这种观念比啥都重要。很多人都抱着'现在要是不买,以后还不更贵了'的想法。很多买房人都很盲从,有这种欲望,不管是投资还是刚需,都有一种'必须得买'的感觉。"
  对于楼市的变化,金凯表示:"近期明显感觉到刚需人群大幅减少,房价太高,他们也就不考虑了。当然还有一些外地的刚需。年初开始的时候是自住的多,后来投资的比自住的多。二环、三环以里,目前还是有房就出,关键是没房子。"
  他判断:到年底,还会有一个量的激增,原因是税费的变化。
  "现在市区两三万的楼不可能再跌到年初的价位了,卖房人的心理价位已经停留在两万了。如果跌倒一万八就会有人抢,楼市的波动已经让很多人从心理上接受了这个价格。"金凯认定,房子将来还会再涨。
  "想买到合适的房子,不是去抄底,而是你得知道这个小区的房子相对价值。"金凯说,干了两年,知道"啥房子值什么价,啥房子便宜,啥房子贵。"
  他说,自己最明显的体会,是"好房子"什么时候都有人买。"临街的房不好卖,因为吵;朝向不好,特别是朝西朝北的房不好卖;一层二层因为采光不好,也不好卖;户型不好的,也没人买。"
  金凯还是拿他最为熟悉楼盘之一的幸福家园来举例:"这个小区南北通透的房,一年就出来一两套,出来就没有了。""我们中介自己买房子,指定差不多价格就买。"金凯说,他不太会考虑房价的涨跌,而主要是看性价比。"一个小区,如果都卖两万,有人出一套一万七的房子,又没有太大的硬伤,就是合适的投资。就投资来说,收益比认可就行。"
  "好地段、好小区、好户型,出来总是有人买。"金凯发现,即使在没有成交量的时候,也是有人买。而越高端的消费群体,对房价变化越不"敏感"。一套500万的房子和一套520万的房子,在"有钱人"看来,价格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另外,四环以里的房子,有地铁、有学校资源的,都是影响因素。"
  金凯说,好房子就是奢侈品。"就算是经济危机,奢侈品也照样有人买。你总想等到价跌下来,早就卖没了。"
□ .丁.文.亚  .北.京.晚.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