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N本报记者 杨永敏 实习生 潘艳梅
本报讯 “首购普通房,有望拿财政补贴”,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的文件明确,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市场需求情况,对居民首次购买的普通自住房,给予购房款一定比例补贴。本报昨日A2版报道这一消息后,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部分声音认为在保障房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此举能有效缓解刚性需求与高房价的矛盾;还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此举有拿纳税人的钱助推楼市的嫌疑。而专家认为,政策总有利弊,是否有助稳定楼市健康发展还有待观察。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明晰界定首套房,同时有效打击炒房客,这才是对刚性需求的普通购房者的真正福祉。
正方观点 政策惠及普通居民
理由1:惠及刚性需求,支持居民自住
“这对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政策旨在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这补贴了刚性需求,惠及普通购房者。
房产专家刘福泉认为,在最近频频调控楼市的背景下,这是难得的一个利好消息。目前,政府仍需要房地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而政府在拉动刚需、扩大廉租房保障对象上做文章,对楼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将是有利的。刘福泉说,用银行政策来调控楼市不是科学的方式,而补贴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是管理思路的一个尝试,或可缓解目前普通购房者和高房价的矛盾。
理由2:有望增加普通住宅供应
采访中,近期有购房意向的市民对这一政策表示期待。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将会对市场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房产资深人士江南客认为,这一政策有望鼓励开发商增加普通住宅的供应量。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对去年高价买地的企业持续平稳开发也有益处;稳定楼市也有助于各级市财政保证城市建设、保障房建设所需大量资金等。
反方观点 有助推楼市嫌疑
理由:有利于市场信心,造成房价下跌可能性不大
而采访中,也有不少人持不同的观点。有业内人士认为,政策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表面上看是补给了购房者,实际上是为高房价买单。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这不公平。
房产资深人士王剑超认为,从南京、杭州的补贴比例来讲,补贴金额并不高,因此,这个政策主要是对市场是一个信心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这表明政府不想让楼市冷却下去,房价下跌估计可能性不大了。不少业内认为,政府更应该多建廉租房和保障房,对楼市的乱象进行整治,促进楼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新闻观察
打压炒房,回归理性是最好的“购房补贴”
9日,杭州出台房产新政,在杭州市区首次购买14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房,享受房款总额1.3%的购房补贴。在杭州首次购房能够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而此前南京也采用同样做法,可享受房款总额0.5%的购房补贴。这一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每日经济新闻》发表观点,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强化政府责任,以强有力的制度规范和管理跟进,让充满泡沫的房产市场日趋理性,才是对国内消费者最好的“购房补贴”。
回归到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出台的这一政策。
有专家认为,目前去评论这一政策对稳定楼市的利弊,或许为时尚早。但是,政府在推行政策的时候应该做到公平。
江南客说,如何认定首套房成为政策的重点,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审核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是否首次购房,这比较合理。但是,如果在异地已经购买房子,在福州再次购买房子,目前福州市的房地产登记交易中心系统是查不出来的,“网络没有全部联网,这给认定首套房带来一定的困难”。即便银行系统已联网,若首次购房是一次性付清,没有贷款记录,银行系统也无法查出。这就给财政补贴是否惠及刚性需求认定带来困难。
而王剑超认为,打压炒房客,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遏制多套房投资者,进而减轻房市的供需矛盾,稳定房价,才是对首套(自住)购房人的最大福利和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