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波及,令不少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倍增,全国资本“去实业化”趋势明显,温州民间资本投资一度蛰伏。而09年初,全国楼市过山车般的奇迹回暖,让温州不少实业和民间资金终于找到了出口,上海又开始出现温州看房团浩浩荡荡的身影。
温州资金占年成交量1/5
“高峰时期,温州人在上海楼市的潜伏资金保守估计超过500亿元。”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温州人有抱团投资习惯,资金量大,投资迅速,能短时间形成巨大的投资效应。”一方面,成交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金额达到2826亿元,那么500亿元温州资金已经占到去年总成交额17%,虽然并未达到决定性水平,但仅温州一个地区的投资者资金比例就占据上海楼市的1/5江山,成为上海楼市“大股东”之一,其作用和影响自然不可小觑。
最多一人拥有170套房
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投资成本,扩大投资效益,温州客买房绝大多数还是选择贷款,如此一来,500亿元可以撬动的资金就更为可观,而如此大量的资金坐阵,令温州客动向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成形。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最多的温州个人投资者09年在上海的房产拥有量近170套,而拥有10套以上物业的投资者也属于“普遍”。采访中得知,温州人中有人从30万元起家最后实现获利近3000万元,有人从3000万元起家最终身价近5亿元……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可见,温州人在楼市中的资本正日益雄厚。
如果按照周会长的“抱团效应”说,那温州客对“收盘”和“抛盘”的投票结果将在资金效应和社会效应上对楼市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