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三大机构看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 房价降不降?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2/1 11:50:00

  中国指数研究院

  房价维持高位涨幅趋缓

  从供给看:由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后加大供给成为自然选择、国土资源部近期加大“囤地”调查力度以及住建部及地方政府将采用“窗口指导”方式督促企业开工,预计2010年房地产投资额和市场供给将稳步增长,但部分城市短期内仍面临供给不足。

  从需求看:在成交量方面,预计2010年一些省市交易量受高房价和供应不足影响会下降,但多数中西部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由于房价绝对水平和涨幅较低,交易量仍可能增长,全国总的销售量会比较平稳。

  从价格看:全国多数城市房价将维持高位并呈上升态势,但涨幅会趋缓,部分成交量降幅较大的城市可能在今年四季度调整。主要原因在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至少维持到今年上半年、主要城市成交量维持在高位、房价往往滞后于货币政策和成交量、购房者对住房保值增值的预期、开发企业失去快速推盘回笼资金压力以及部分城市供不应求。

 

  世联地产

  短期仍为供不应求局面

  供应不足会导致开发商继续涨价,但下半年供求关系可能发生变化,供应可能逐步回升,需防止供应潮出现。

  世联地产发布2010年房地产市场形势预测报告指出,中短期供给没有明显回升态势,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开工低迷是目前供给不能显著回升的原因。中长期供给呈加速回升态势,供应洼地有望早日走出,届时有可能改变供求格局。但短期内供不应求的局面无法改变,价格继续上行。中期来看,供求力量将逐步趋于平衡,甚至逆转。

  通货膨胀在前期将带动房价快速上涨,但随之而来的降温政策将使房价涨速放缓,甚至可能下跌。

  判断2010年房价走势,开发商手中的现金厚度与信心程度决定了今年房价的坚挺,房价将继续维持上涨趋势,成交量会缓速下跌,但仍对房价起到支撑作用,市场亢奋,投资需求和改善型需求占主导,并由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自住需求被严重抑制。

  今年政策风险可能加大。目前已有收紧趋势,房价和投资客是主要调控目标。尽管保增长和政策连贯性使得政策不会大幅度调整,但一旦泡沫继续累积,政策可能再度成为使其破灭的针刺,下半年市场可能变盘。 

  高力国际

  房产政策不会全面收紧

  高力国际发布的上海房地产市场2010年展望报告显示,由于中央政府表示将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预计未来房产市场政策将不会显著转变至全面收紧。报告认为进一步的政策调整将主要针对遏制房地产市场和土地销售市场的投机活动和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风险防范。

  高力国际华东区研究与咨询部董事李庆贤表示,政府将谨慎使用金融和税收调控,避免过度压抑市场活力。他同时表示,今年很难实施物业税。在高端住宅市场,高力国际表示,鉴于国内有限的投资渠道,富豪阶层对于房产投资需求保持强劲,同时上海乐观的经济和市场前景,加上中期人民币稳步升值的预期,也将激发海外购房者的投资兴趣。

  高力国际同时预计,由于全球经济日渐复苏,外资公司对于甲级写字楼的需求也将慢慢恢复。

 

  “楼泡泡”何以吹大:2010年房价还只是个传说

  上一篇:青岛人买房选时机 最新21大楼盘促销"动真格"

  美得直冒鼻涕泡,一副得了便宜卖乖的嘴脸。这些卖房子的“成就感”,让很多人瞠目结舌。但这么“真诚”的不多,绝大多数地产商还是“矜持”地说自己“有经济压力”——拿地成本太高、水泥钢筋涨价、务工费涨价,他们把天南海北能想到的、搭上边的,都当理由说了。十年前这么说,十年后还这么说。

  这是中国地产商第二次说“不好意思啦”,第一次潘石屹表示:土地出让金5成首付,对北京土地市场影响为零。地产商几乎都是全额支付。偶尔一两家分期付款的,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的“不好意思”是以财大气粗为支撑的,北京信达地产仅一个项目就回笼资金40亿元人民币。

  2010年房价,还只是个传说,想爱想恨不能定夺。

  1月21日,在公众耳朵已被高房价信息磨出老茧子的时候,北京59.7亿的“地王”新贵横空出世。这对于北京市政府是个利好的消息,但对于刚性购房者而言无疑是个噩耗,能做的只有持币观望。病,是肯定坐下了。房地产泡沫何以大得不着边际?“地王”何以如此疯狂?看看“楼泡泡”的吹制过程,看看经济板块的壳内如何翻腾,就不难理解今天的“井喷”了。

  2008年9月金融危机伊始,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风暴要吹醒中国楼市回归理性。但时至今日,楼市的答案是“金枪不倒”。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房地产是靠资本的坚挺硬到了最后。风暴来袭,首先是开发商自己手里有钱,他们已从2007年下半年的购房热中淘得了一大桶金,加之2008年就在银行积累起来的授信还没用完;危机让一些商业银行找到了规避金融法规的“说法”,放贷起来多了点儿信马由缰的潇洒;2008年10月27日,国家托市政策出台:按揭优惠、上户口、加大拆迁力度、放宽土地出让金交缴期限,很多开发商又从4万亿贷款分得一杯羹。国家拉动内需托市的初衷是好的,但到了开发商那里,却被转换成或囤地惜售、捂盘“猫冬”的消极,或趁机抬价、乱中取胜的“积极”,以免被金融大暴狂潮溅湿衣衫。房地产成为“拉动内需”中受惠最大的行业之一,受惠之后不思报国反而涨价。这场资本博弈也让我们看出:二十年来,银行一直是中国房地产业忠实的商业合作伙伴。商圈里,没有什么比共赢共利的联盟关系更牢固。按揭房贷的本质是透支消费,购房者的代价是花几乎两套房子的钱买了一套房子,除了扛起开发商撂在自己肩上超负荷的一个“经济麻袋”之外,还要从银行那里扛起另一个“水泥袋”。

 

  牛年春风中,全国范围内的楼盘造势活动轮番上演,“集体降价秀”、“排队购楼秀”、假房贷按揭、多次开盘、反复调价,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共同的利益面前,在信息发达便于沟通的时代,全国房地产商形成了步调一致的集体涨价营销策略。2009年上半年经济复苏的东风里,刮得最劲的是“楼市回暖”舆论。开发商又是灌输“房价永远保值不降价”的概念;又是制造“非泡沫”、“求大于供”、“刚性需求”、“高品质生活”式的房地产语境,极尽煽情之能事。颇具诱惑的广告宣传、营销叫卖,痒痒挠一般激活了不少购房者的心,很多工薪阶层的不理性、超现实的消费理念也被“成功勾兑”了出来。有了这些铺垫、酝酿、预热、炒作,高房价显得似乎是那么顺理成章了,顺延成了2009年下半年的牛市、陡升、井喷。这期间,蹿得最欢的是“炒房团”,他们连春节也舍不得在家过年,一个个怀揣巨资在中国大地的上空飞来飞去。“炒房团”的反面意义在于:他们是一支大发民生财的生猛生力军,给了盖房子的更多欲望,为投机理论找到了落脚点。房价越炒越高,公众听到更多的是开发商众口一词的“阳光利润”,理直气壮地声明15%——30%“不能算是暴利”。单看百分比,似乎不够“暴”,但乘以总价,会发现他们是赚多少也不嫌多——广州市区一套普通的100平方米的房子就要100万元,开发商至少要赚到20万元。对普通家庭来讲,房子、冰箱都属于唯一的大件,但什么时候才能赚回20万元啊。这一比,就知道什么是暴利了——1993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至今,还没听说过中国哪一家房地产公司不赚钱。

  难怪地产大鳄任志强敢大言不惭地公开宣称:房地产是北京发展的重要支柱,住房价格就是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此言一出,任志强直接被《新周刊》评为“中国最欠揍的人”。不过任志强的前半句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眼下又有几个地方不是“土地财政”?经济保增长过度依赖买卖土地,已让一些地方财政如吃药一样上了瘾,想戒掉并非易事。上海等地由此滋生的“房地腐败案”层出不穷,一些地方父母官又捞政绩,又中饱私囊,还能用这些带着土腥味儿的钱铺垫更长的“官场红地毯”,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为何中央有好政策,而到下面执行起来就“走样儿”的真正动因。地方财政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就在工程监管上硬气不起来,为后来的“楼脆脆”们埋下了导火索。

  2010年会好起来吗?

  公众更多寄望于新政,现在的楼市,如果单靠市场自我调节功能实现良性发展,就像一个得了大病的人,单靠自身肌体免疫力已抵抗不了升级变异的病毒了。在2009年至2010年相交短短的一个月里,中央新政屡出重拳抑制房市投机,从叫停二手房营业税优惠到“国四条”,再到“国十一条”,二套房首付40%的门槛,已把一部分投机者挡在了楼市之外,北京市场效果明显。1月17日央视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的专家支招,让我们看到楼市并非无药可救,但需要治本的猛药,得动大手术。

  中国银行报告称:下半年房价可能普遍下跌!

  中国银行日前发布的中银分析(周报)表示,居民购房杠杆率停止增长,可能预示房屋销售将下降。

  报告称,将居民新增贷款与住宅销售的比值作为居民购房杠杆比例的代-理变量,经过季节性调整后,2009年四季度居民住宅购买杠杆基本触顶,2007年四季度就曾经出现过居民购房杠杆率先触顶,住宅销售额随后1个季度开始回落的现象。以此经验,住宅销售额将在未来半年内开始趋势性萎缩,2010年下半年可能出现普遍的房价下跌。由于2009年投机性买房者成本远低于目前市值,且租金难以覆盖持有住宅的按揭还款成本,这将给住宅投资者构成现金流压力。因此,一旦市场转向,房价升值预期无法弥补持有成本,二手房市场将先于新房市场陷入回落的境地,且房价下跌幅度可能较大(特别是东部地区)。

  “当然,上海或者香港的房地产价格会下跌。”罗杰斯说,不过,他并不认为中国有严重的泡沫问题。

  “但如果要说当前全球市场哪里有泡沫,美国国债肯定是严重高估的。”罗杰斯说。罗杰斯同时表示,即便是在去年的大幅反弹后,他迄今仍从未卖出过中国股票。他还重申,自己上一次买入中国股票是在2008年10月到11月期间。但罗杰斯也补充说,全球股市的强劲反弹,意味着“一轮调整迟早会到来”。相比之下,他认为商品会是比股市更好的投资选择。

  罗杰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与另一位国际知名投资人不谋而合。“新兴市场教父”马克·墨比乌斯本月初曾表示,中国的楼市不会崩盘。这位明星基金经理人还透露,他打算增持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股票,因为这些公司有望受益于内需增长。

  “中国政府会把握分寸,不会扼杀房地产市场。”管理着340亿美元新兴市场资产的墨比乌斯本月初告诉彭博,“中国储蓄率很高,房价的确是在高位,但我并不认为有崩盘的危险。”

  无独有偶,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不以为然。亚行高级经济学家Donghyun Park昨日在东京表示,中国没有任何资产泡沫的明显迹象,包括房地产市场,因此当局没有必要加息。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专家表示:适当调控 防止房价等过快上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1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马建堂表示,产能过剩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令人担忧,要把握好尺度,进行适当的调控,确实是一个挑战。2010年将在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将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推进改革。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刚才马局长给我们展示了2009年经济走势的V型图,这个图可能在我们很兴奋的同时,觉得是不是一些经济中的问题会忽略掉。刚才您讲了很多关于2009年和2010年美好的总结和预期,好像对于未来的担忧少了一些,您担忧什么?

  马建堂:非常感谢您的问题。我在前面用了比较多的篇幅讲我们在严峻形势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并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存在着矛盾,不存在着困难,不存在着担忧。第一个担忧,如何既维持、维护、推进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把物价的上升控制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我想这是一个难题。再有一个,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我们产能的利用率确实在提高。我提供几个数据,2009年的四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81.5%,比三季度回升了1.6个百分点,但是这个产能的利用率相对于2008年前三季度84%的水平仍然是偏低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一部分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一定的产业能力的偏多应该是有利于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但是如果这个产能利用率偏多超过了一定的正常范围,就要采取多种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但是大家要知道,在中国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非常棘手、非常困难、需要花大力气才能取得实实在在进展的一个问题。第三个担忧,一些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比如一些城市、一些地方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资产价格的上涨应该说对宏观调控,特别是对货币政策的调控也带来了挑战。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学过金融的同志们都知道,一般的认识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保持币值的稳定,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一般都是关注资产价格的上涨,所以既要推动经济的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又要注意到资产价格的上涨,适当的调控,要完成好这样一个的任务确实是一个挑战,有关方面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当然,任何经济体在一定时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困难也都是正常的,我相信我们2010年在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将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推进改革。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54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