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京粤等地政策频出 调控趋紧楼市或进观望期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3/5 15:16:00

  当市场预期去年年底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暂时告一段落之际,地方政府在农历新年之后接过了调控接力棒,“京版11条”、“粤版11条”陆续颁布,南京、重庆、杭州等地也均出台了针对性的楼市新政。

  从中央到地方,齐喊打击投机、遏制高房价,政策调控的力度似乎正在加强,成交量下滑,2010年楼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国11条”落地

  “国11条”已经落地。2月23日,北京市建委、国土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1条调控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措施。

  由于上述11条措施内容与此前国务院出台的“国11条”内容基本一致,可谓是“国11条”在北京的具体实施条款,因此被业内称之为“京版11条”。

  《实施意见》从细节上规划和要求了北京的住房供应结构、二套房贷、住房税、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恢复“限外令”等一系列措施。再次强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3天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等措施。

  从内容来看,11条措施并没有出现新的内容,具体措施也主要是重申和强调,但市场还是解读出一个重要信号:北京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在加大。这已经引起北京开发商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4天之后,广东省政府也出台了房地产管理相关办法。虽然只有4条详细措施,但还是被业内称为“粤版11条”。

  2月27日广东下发《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时还公布四条措施旨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投资行为,规定获得预售证10日内必须公开全部房源,按照“一套房一标价”方式明码标价。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指出,这说明地方政府落实“国11条”的执行力度正在加大。“国四条”在去年11月份出台,11-12月份房价依然上涨。紧接着,今年1月份出台了“国11条”,1-2月份楼市开始降温。此时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地”,对畸高房价将有打击。

  “两会”后或出新举措

  地方版“11条”接连出台。至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针对“11条”的地方新政可以说已经全部亮相。

  有业内人士曾在年前表示:“预计春节之后大规模出台楼市政策的项目应该不会出现,楼市也将走向平稳。”不过,春节长假之后,就在刚刚上班的头几个工作日,北京、广州便纷纷出台地方版的“11条”,这让市场多多少少还是感到一丝意外。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控,楼市表现已经趋缓。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新增供应9640套,比去年12月增加6.1%,成交8698套,比去年12月份减少42.3%;深圳市1月份商品住宅成交3899套,成交面积35.81万平方米,环比下跌4.88%,同比去年1月份下跌8.7%,均价2325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73%。

  从数据来看,北京、深圳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供应环比有所增加、投资投机性购房有所降温、价格涨幅趋缓的积极变化。到了2月份,主要城市楼市更创出历史新低。

  其中上海2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2万平方米,环比1月份大幅减少54.29%,成交量也连续两月出现50%减幅。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696元/平方米,相比1月略微下跌1.29%。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地方版“11条”出台意义对市场影响似乎并不大。但为什么,地方政府还是选择在此时推出呢?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指出,“国11条”作为调控指导方案发布之后,地方政府对应会出台相应具体细则,不管时间早晚都得出台。集中到近期出台,很大程度应该不是单纯政策制订问题,比如上海就很快出台落地政策,其中还存有一定沟通、观望、衡量过程,包括看看管理层有没有放松的可能。

  “显然,从近期市场表现和中央意见来看,放松可能性已经不大。宽松的货币政策正面临结构性调整,特别针对房地产领域,如开发企业信贷、个人购房贷款批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收紧。”宋会雍强调,“选择相对宽松的国11条来做标杆,要比选择更严厉的政策标杆对市场更有利。”

  在他看来,全国“两会”期间,楼市仍将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继续加大调控力度、收紧流动性占据舆论上风,包括开征物业税等对商品房市场利空的因素不断孕育放大,不排除“两会”过后,有新一波调控举措出台。

  市场不确定性增强

  调控之下的楼市未来将走向何方,引发各方关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近日对媒体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配套政策还未全面出尽,方方面面对政策的执行也刚刚开始,整个市场还处于观望期。但是,中央政府已经决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调控市场的政策也日趋清晰。

  上海同策咨询及研究发展中心的报告指出,在“京版11条”、“粤版11条”出台之前,上海、南京等地政府都出台了调控楼市新政,这使得各地楼市在一片观望中变得愈加“摇摆不定”。

  宋会雍介绍,中原地产二手门店信息显示,目前二手交易仍然比较冷清。看房人数下滑了6-7成,而且还没有明显的回升迹象。银行收紧放贷速度,基本上等于扼住快速交易出逃喉咙。巨量放贷之后,资本价格面临重新评估。信贷收紧之外,下一步还有加息预期,这会进一步遏制投资、自住需求释放,交易下滑在所难免。

  “交易下滑首先表现在今年楼市回暖会比较慢,也就是‘两会’之后,还会有2-3个月的市场观望期。房价越高,地方政府维持稳定的难度会越大,所以预判,今年成交量的调整幅度有可能超过2008年。”宋会雍强调。

  标准普尔分析师也预计,受调控政策出台、住宅供应增加、及市场观望下月两会对房地产市道的言论等因素影响,市场气氛暂观望,估计今年起内地房地产市场将现下调,预计幅度不会如2007和2008年初的20%~30%那么大。

  领头羊万科的一举一动对判断楼市走向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万科近日在年报发布会上指出,近期政府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将对市场购房心理形成一定影响,短期内楼市不确定性和成交的波动性可能上升,而且房地产企业的信贷和融资环境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当市场预期去年年底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暂时告一段落之际,地方政府在农历新年之后接过了调控接力棒,“京版11条”、“粤版11条”陆续颁布,南京、重庆、杭州等地也均出台了针对性的楼市新政。

  从中央到地方,齐喊打击投机、遏制高房价,政策调控的力度似乎正在加强,成交量下滑,2010年楼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国11条”落地

  “国11条”已经落地。2月23日,北京市建委、国土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4号文件精神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11条调控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措施。

  由于上述11条措施内容与此前国务院出台的“国11条”内容基本一致,可谓是“国11条”在北京的具体实施条款,因此被业内称之为“京版11条”。

  《实施意见》从细节上规划和要求了北京的住房供应结构、二套房贷、住房税、房地产开发贷款以及恢复“限外令”等一系列措施。再次强调“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3天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等措施。

  从内容来看,11条措施并没有出现新的内容,具体措施也主要是重申和强调,但市场还是解读出一个重要信号:北京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力度在加大。这已经引起北京开发商的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4天之后,广东省政府也出台了房地产管理相关办法。虽然只有4条详细措施,但还是被业内称为“粤版11条”。

  2月27日广东下发《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同时还公布四条措施旨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投资行为,规定获得预售证10日内必须公开全部房源,按照“一套房一标价”方式明码标价。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指出,这说明地方政府落实“国11条”的执行力度正在加大。“国四条”在去年11月份出台,11-12月份房价依然上涨。紧接着,今年1月份出台了“国11条”,1-2月份楼市开始降温。此时地方政府的具体实施办法“落地”,对畸高房价将有打击。

  “两会”后或出新举措

  地方版“11条”接连出台。至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针对“11条”的地方新政可以说已经全部亮相。

  有业内人士曾在年前表示:“预计春节之后大规模出台楼市政策的项目应该不会出现,楼市也将走向平稳。”不过,春节长假之后,就在刚刚上班的头几个工作日,北京、广州便纷纷出台地方版的“11条”,这让市场多多少少还是感到一丝意外。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控,楼市表现已经趋缓。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年1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新增供应9640套,比去年12月增加6.1%,成交8698套,比去年12月份减少42.3%;深圳市1月份商品住宅成交3899套,成交面积35.81万平方米,环比下跌4.88%,同比去年1月份下跌8.7%,均价2325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73%。

  从数据来看,北京、深圳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供应环比有所增加、投资投机性购房有所降温、价格涨幅趋缓的积极变化。到了2月份,主要城市楼市更创出历史新低。

  其中上海2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32万平方米,环比1月份大幅减少54.29%,成交量也连续两月出现50%减幅。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696元/平方米,相比1月略微下跌1.29%。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地方版“11条”出台意义对市场影响似乎并不大。但为什么,地方政府还是选择在此时推出呢?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指出,“国11条”作为调控指导方案发布之后,地方政府对应会出台相应具体细则,不管时间早晚都得出台。集中到近期出台,很大程度应该不是单纯政策制订问题,比如上海就很快出台落地政策,其中还存有一定沟通、观望、衡量过程,包括看看管理层有没有放松的可能。

  “显然,从近期市场表现和中央意见来看,放松可能性已经不大。宽松的货币政策正面临结构性调整,特别针对房地产领域,如开发企业信贷、个人购房贷款批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收紧。”宋会雍强调,“选择相对宽松的国11条来做标杆,要比选择更严厉的政策标杆对市场更有利。”

  在他看来,全国“两会”期间,楼市仍将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继续加大调控力度、收紧流动性占据舆论上风,包括开征物业税等对商品房市场利空的因素不断孕育放大,不排除“两会”过后,有新一波调控举措出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