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两会热点
国有房企不该争着抢着当“地王”
闻着臭、吃着香——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议论说,楼市就像一块“臭豆腐”,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它还是十分依赖。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政府要在调控楼市上下大功夫、真功夫,有效平抑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尽心尽力为群众提供保障性住房。
“上一轮海南房地产泡沫的时候,我正好在海南工作,目睹了楼市从疯涨到泡沫破灭的全过程,非常触目惊心!”全国人大代表樊芸说。对于今年春节前后海南楼市的新一轮上涨风潮,她表示比较担忧。樊芸说:“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这一轮的房价上涨还是有很多盲目的、非理性的因素在里面。”
张兆安代表说,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造新城的风气,从加速发展城镇化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但是城镇化不能变味成了“房地产化”,不能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新借口。
“最近一些地方的‘地王’相继刷新最高纪录,我非常担忧;我更加担忧的是,成为‘地王’的,有的是大型国有企业。”沈志刚代表说,国有房地产企业不仅是一支市场力量,还应该发挥社会责任,应该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而不是争着、抢着去当“地王”。在这其中,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当有所作为。
两会提案
民革: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全部取消
民革中央对积弊重重的公车制度下了一帖猛药:建议全部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的专车,改为公务用车,并提出以预算管理来实现公车的总量配置,将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系。通过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数量。
据民革中央提案中的数据,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
中央有明文规定,中国只有正部级官员才有资格配备专车,副部级官员以下都只有工作用车。然而,实际上许多市、县、乡镇领导都有专车,而且其中不少都超过了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配备标准。
委员谈“喝开水”事件:看守所应脱离公安机关
闹得沸沸扬扬的云南“躲猫猫”事件刚刚平息,河南又传出犯罪嫌疑人在提审时“喝开水”死亡事件。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建议,将看守所从公安机关剥离出来,在看守所派驻检察官,直接开展监督。
李钺锋说,看守场所频频发生监管安全事件,暴露出现行体制存在问题。虽然检察机关在看守所设有驻所检察室,但因为没有硬性规定,驻所检察官并非24小时在看守所值班,以致存在诸多法律监督上的盲点和真空。
李钺锋建议,尽快修订1990年颁布实施的《看守所条例》,将看守所从公安机关剥离出来,交给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同时,进一步明确看守所的法律监督体制,建立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管理、执法的主动监督机制,切实改变看守所在现有法律监督体制下的弊端,从源头上根治“牢头狱霸”、刑讯逼供、违规收费等问题。
两会语录
楼市泡沫是不争事实。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
保健食品监管混乱比毒豇豆更可怕。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
建议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来指导我们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在信息化时代,人民战争理论仍旧没有过时。
——全国政协委员毛新宇
老百姓关心的房价问题将成为两会焦点
随着去年房价的集体暴涨,房价不仅成为国民的第一怨,更成为背在百姓肩上最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几个大城市房价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北京房价集体身价大涨,三环内房价突然普及到三万/平米,五环内房价也集体暴涨到了两万/平米。试想一位每月工资4000块的普通白领,扣除当地高额的生活和交通成本,把大部分的收入全都捐献房地产也要多少年才能挣得到一套小户型住房。
因此高房价现在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心酸事,买不起房成了老百姓意见最大的烦心事。针对这样的情况和背景,如何抑制高房价,如何通过新的调控政策管理好房市市场将成为两会探讨的焦点和核心。住有所居的愿望是好的,但是现在的楼市就像不听话的孩子和脱缰的野马,通过小缝小补是不能解决楼市的实质问题,只有动大手术从体制上改革楼市,才能真正带来楼市的健康持久发展。
两会有望带来控制房价制度的突破创新
最近,中央为了抑制高房价从金融领域、行政领域出台了很多调控政策和措施,然而仅仅通过政府提高个人房款首付和利率以及从宏观政策上抑制高房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楼市现存的问题。近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的在线对话中表示,他理解蜗居的滋味,会在任期内管好房价。因此可以看出两会必然将对高房价继续出招,为了真正让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房,两会将有可能出台一些具有创新指导性的调控政策,从而逐渐平抚百姓对高房价蓄积的民怨。
今年的两会有望在政策的两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是房地产有可能真正实行双轨制,让市场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并驾齐驱、双腿走路。目前的政策重点已经可以看出政府在通过增加政策性住房的方法调整供应结构,保障性住房将成为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难题的主要产品。通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房建设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而放开对高收入人群购买高价房的市场,恢复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同时,如果能够通过放开税收、土地出让金的方法用于支持政策性住房建设,将极大促进政策性住房建设这条原本发育不良的腿有力起来。北京市在这一方面已经率先动手,今年为了达到50%的一级开发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政府将把一级土地出让收入的一半以上,约300亿返还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当中。由此可见,今年的两会有可能在推行房地产双轨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香港的公屋制度很有借鉴意义,香港的公共租住房屋简称公屋制度,经过50多年的实际运行已经日渐成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时香港已有约1/3人住公屋,1/6人住居屋,有效解决了香港社会居住保障问题。”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要只学习成功的形式,更应该向香港政府学习长期的规划和积极的投入,管理部门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以及有效的财政和资金的安排。
为了切实解决房价过高的敏感问题,两会可能会将焦点集中到物业税身上。虽然盲目征收物业税有可能加重购房者的税费负担,但是不能否定的是征收物业税是目前解决高房价的最有效途径。征收物业税从长期来看能够通过增加房产持有成本,有效打击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从而促使房价回归理性水平。
在房市变革的最关键时期,承担着政策导向作用的两会召开将为楼市变革带来良好的契机。如果说目前畸高的房价显示了房价体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那么两会的召开就像是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它既有利于发现楼市现有的弊病,也有利于铲除影响楼市安全和健康的恶性威胁。两会的召开将促进政府向楼市的体制问话开刀,从而带来楼市从内向外的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