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搞拍卖他很在行可是从来不炒房(组图)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0/3/8 11:14: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相关拍卖数十次最推崇“法院房”

  亲朋置业他支招希望楼市稳中涨

  搞拍卖他很在行

  可是从来不炒房

  不知从何时开始,“地王”一词成了报纸、电视中最具娱乐效应的房地产关键词。当然,这是因为“地王”的价格,往往被认为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房价的走势。这个价格,自然会分摊到购房者身上。

  因此,拍卖师一分钟不落槌,在百姓看来,买房这事儿的难度就又多了一分。有人甚至指出,拍卖师是操纵房价的“幕后黑手”之一。

  对此,国家注册拍卖师季涛并不认同。他认为,拍卖师对提高地块成交价的作用不会超过5%。

  谈行业

  “关于房地产,你们媒体对开发商、专家的关注和采访太多了。其实拍卖师和拍卖公司才是奋斗在房地产‘一线’的人。”——季涛

  房地产拍卖有垄断

  虽然名片上写着“土地拍卖主持人”,但季涛实际主持的土地拍卖却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垄断”。

  目前,全国约80%的省市在土地拍卖时,都是由国家或地方土地机构委派下属的单位组织。

  在北京,“地王”的招标、拍卖和挂牌更是禁止由个体公司代-理。因此季涛经手的土地拍卖,全都在外地。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京城房地产的关注。对于大多数人认为的“地王”价高,楼盘价也会水涨船高的规律,在季涛看来,却是一个误区。

  他认为,导致“地王”出现的最直接因素是国家的“放”地量。当然,这也有开发商的“眼光问题”。

  “不能因为标的的价格高了,开盘价就成比例地高,还要跟市场吻合。”季涛说,在他们拍卖界看来,“地王”不过是一场个人秀罢了。

  比如,像几年前的广渠门“地王”就属于眼光准的,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大龙事件”则是典型的“地王”反面教材。

  谈“卖房”

  法院拍卖全款买房能打9折

  虽然在京不能沾“地王”拍卖,但新房、二手房和商铺以及法院委托的房产拍卖,季涛都参与过。尤其是最近10年,房地产拍卖的兴起,打败了“古玩字画”拍卖的绝对优势。

  可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拍卖“就涉及古玩字画”的阶段,这让他们错过了在拍卖场上淘实惠的机会。说到这里,季涛就有些激动。

  记得2009年8月份,一品亦庄小区的开发商拖欠了施工方钱款,法院委托天问国际以拍卖的形式出售小区内的39套尾房,起拍价远远低于该小区内的其他房屋。

  季涛分析说,虽然一手房也可以通过拍卖的形式出售,但要说到价廉物美,还是“法院房”更实惠。“一般法院强制执行的、开发商破产的、银行不良资产的都会用拍卖解决。”他说,由于这些房子不能做按揭、只能付全款,所以成交价一般是市价的9折。

  “当然,这种低价也是相对的。”季涛推了推眼镜坦率地说,拍卖要求付全款,所以这仍是一场“有钱人的游戏”。

  谈伙伴

  看对眼了他和潘石屹合作8年

  当然,长期浸淫在房地产界,天问国际的主要客户还是那些大房地产商,比如潘石屹的SOHO中国。

  2009年8月30日,天问国际的拍卖师一槌落地,三里屯SOHO黄金铺位以1920万元的拍卖价成交,创下了该行业的纪录。事实上,如今SOHO中国开发的所有商铺全部委托天问国际来拍卖。

  季涛回忆说,与潘石屹的结交,还要从9年前说起。

  那时名不见经传的潘石屹在预售大望路附近的SOHO现代城时,打出了“无理由退房”的承诺,只要业主不满意即可拿回购房款和利息。

  到了正式交房时,果然有6套房产被退回。作为尝试,潘石屹拿出了其中两套进行拍卖。

  “这边有6个人退房,那边还有几十个人等着要买,有的甚至写条子托人来买。”季涛复述潘石屹当时的话说。截至拍卖前10分钟,共有32位客户办理了竞买手续,而到场的媒体比竞拍者还多。

  经过半小时的激烈竞拍,这两套房子最终的成交价比预售时高出了100多万元。

  显示了诚信,树立了品牌,钱还挣得更多,这“一石三鸟”之计让季涛发现了潘石屹与一般开发商的不同。

  在得知潘石屹当时正在开发建外SOHO项目时,已与他相识的季涛提醒了一句:“商铺拍卖更能赚钱。”就因这一句话,便开启了两人长达8年的合作。

  在季涛眼中,目前北京城有眼光、懂得把商铺拿出来拍卖的开发商只有SOHO中国和远洋地产等少数几家公司。

  谈技巧

  拍卖台词有煽动性

  与记者聊着,话题自然又绕回到拍卖师对拍卖价的“促进”上。季涛明确地告诉记者,拍卖师的“薪水”确实与拍卖成交价成正比。

  不过,依据季涛的观点,拍卖师对价格的“推波助澜”不超过5%。更多时候,他们充当的是协调秩序、鼓动情绪的角色。

  比如拍卖人民大学附近的二手房,季涛告诉记者自己最常重复的一句“台词”就是“这是学区房,可以落户口”,结果这句话一下就“点燃”了竞拍者的热情。“竞拍者不是傻子,如果价格和品质不相符,任凭我们怎么忽悠也不可能抬价。”他说。

  行家里手却不炒房

  现在的季涛,也成了半个房地产“行家”。但当记者询问他是否也加入了买房大军时,他却笑了笑回答自己并非“房奴”。

  早在2001年时,他就在北京全款购置了房产,这么多年来,他不但没有尝试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炒房赚钱,甚至还形容自己对炒房有“抵触”。

  在他看来,房子的买卖涉及到签合同、按揭等一系列程序问题,还不如炒股、买基金更方便。不过,他倒不排斥为亲朋们出谋划策。

  在2008年下半年房市低迷时,季涛果断地让还在观望的朋友购置了房产,不到四五个月的工夫,房价就快速回温了。

  可打心底里,季涛和同行们又是最希望北京的楼市可以平稳上涨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拍卖行才能吃上饭。像2008年末京城楼市“动荡期”时,拍卖行至少流失了30%的生意。

  “北京会越来越不适宜居住”、“北京的房子就是留给少数人的”。在采访中,季涛经常重复这两句话,这是他在走访过纽约等发达城市后得出的感悟。

  季涛常用的拍卖“台词”

  ◎大家举牌热情很高,这屋里有灭火器没有?

  ◎交了那么多保证金,不来过过举牌的瘾啊?

  ◎250万有了,多不好听啊,能不能251万?
  ◎这里有十几条机关枪(摄像机),几十个手榴弹(照相机),您这一举牌,马上就名闻天下啦!

  文并摄/记者冯祎

  季涛已经出版了多本关于拍卖的学术专著,他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跃进,房地产拍卖也成了业内的重点研究方向

  人物简介

  人物:季涛

  性别:男

  职业:国家注册拍卖师、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拍龄:主持拍卖500余次,其中土地、房产拍卖数十次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7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