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金银币里“过大年”(二)

1楼
二懵 发表于:2016/2/3 20:59:00

金银币里“过大年”,除了可以“点鞭炮、挂灯笼、放风筝”,我们还能“闻腊梅、赏年画”。

   “过大年”之闻腊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我小时候生长在南方地区的传统老墙门里,记忆中,每年春节前后,墙门深处小院里的那株腊梅树,总会在这个时候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所以长大后,无论是身处北地雪夜,或是南地春城,过年时总会想起那株一袭素衣的腊梅树,想起那一点清冷的腊梅香。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民俗——春节”金银纪念币(包括1/3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各一枚),这套纪念币的正面主图带给我的不就是“过大年,赏腊梅”的童年记忆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民俗——春节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

  有说“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也有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腊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清冷的腊梅孤傲不桀,不为冰霜低头,不为酷寒折腰,文人喜欢的正是腊梅的性情和风骨。但是在民间的质朴思想里,腊梅总是和春天、春节联系在一起的,她的孤傲清冷,也被脱俗秀丽所取代了。“过大年,赏腊梅”,我们老百姓赏的自然是不苦不寒的腊梅闹春。“中国民俗——春节”金银纪念币深谙这种民间审美心理,刻画的就是一幅热烈喜庆的腊梅闹春图。币面上一株腊梅自然而蓬勃地生长着,粗壮的梅干微微往右侧倾斜伸展,梅干中间横伸两枝,苍劲有力,枝上缀满不同形态的傲梅。腊梅的植物形态与其他花卉最大的不同,就是腊梅开花有早有迟,所以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腊梅花开的各种形态。设计者肯定非常熟和了解腊梅的这种自然习性,所以虽然是以装饰表现手法来雕刻这株腊梅,但是仍然着重表现腊梅这个最大的自然特点。币面上的腊梅花缀满枝头,其中有如花骨朵般的小巧花形,也有如满月般的饱满花形,也有如宝石般的半开花形,画满了腊梅的开放全过程,也写满了盎然无穷的春意。币面背景上一个正楷体的“春”字点明主题,但这个“春”隐含在腊梅闹春的画面之内,若有心则能寻之,若无意则无觅之,这一份含蓄的风情让人回味无穷。

   “过大年,赏腊梅”,欣赏“中国民俗——春节”金银纪念币上这一副动人的画卷,缀满枝头的腊梅花在币面上静静地绽放,馥郁的幽香透过币面让我们心脾具清,如此宁静,如此美丽,过年了,怎能不为这一丛虽寒却不苦的闹梅所折服。

  “过大年”之赏年画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起源于“门神”。在传统农耕社会里,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画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美学观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画虽然不再像以往那样承担着重要的生活职能,但其中所寄予的很多吉祥意向,却使年画的文化功能慢慢回归。

  金银币上的“过大年,赏年画”,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传统吉祥图系列金银币。这个系列主要以1997年的传统吉祥图(吉庆有余)金银纪念币、1998年的传统吉祥图(万象更新)金银纪念币、1999年的传统吉祥图(富贵有余)金银纪念币为主,表现的内容皆取材于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这套币无论是表现的内容和手法,完全继承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特点,通过谐音、象征或变形的手法,把美好的故事和喜庆的征兆绘成通俗易懂的图画,用来表达求吉驱凶、祝福祈愿的美好观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吉庆有余”金银币表现的是坐在莲花丛中的胖娃娃怀抱鲤鱼的画面,莲叶青清莲花如蓬,以莲谐音取代“年”,鲤鱼谐音为“鱼”,胖娃娃则表吉祥圆满之意,共绘“吉庆有余”图;“万象更新”金银币表现的是一名身着红衣的童子手托花瓶,内有腊月开放的水仙,引来双蝶嬉戏飞舞,童子身旁的小象与他温顺依偎,背驮万年青,与右下角的佛手相呼应。画面中有“万”有“象”,取一元初始万象更新之吉祥寓意;“富贵有余”金银币表现的是一名男童高举鲤鱼,他的身旁左右的瓶中分别有正在开放的牡丹和莲花,“鱼”代“余”,牡丹的富丽华贵,莲花的清高秀雅,“富”“贵”有“余”,画意就出来了。

  “吉庆有余”,“万象更新”,“富贵有余”,金银币上精彩呈现的一幅幅年画,使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这些吉祥图案的浮雕造型,还能欣赏到这些传统年画的精彩布色。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正在于全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年画维持下来的。这种“画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我们民族所独有的,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化社会的发展,年画在过年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淡,我们的孩子甚至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在年画中接受最初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而是抱着ipad,看着电视接受西方的文化熏陶。这是历史的发展,也是历史的无奈,过年了,我们如果能抱着孩子一起欣赏这套以杨柳青年画为原型的金银币,告诉他们,这些娃娃,这条鲤鱼,这几朵牡丹莲花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告诉他们中国人心目中的过年和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式的,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