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某个知名商城新成立一个分支机构叫某某文娱,主业是从事邮票、封片和钱币等文化艺术品类托管寄售。这是某某商城对文化艺术商品领域的一个全新尝试,当然值得期待。
当时,绝大部分邮商和大户都对某某文娱弄起的托管寄售充满了热情,纷纷翘首以盼,巴不得能整快一些,以此拯救奄奄一息的邮市和跌跌不休的邮票。同时,有一部分邮商和大户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即刻开始了批量收货,尽管那边尚在秣马厉兵,而这边邮商和大户们就已粮草先行了。
就在那时,我隐隐地感觉到一些风险,即时发文指出:不要对某某文娱弄起的托管寄售抱太大期望,更不要迫不及待的囤积居奇,应保持耐心,谨慎期待,密切观察,边走边看,耐候情势发展再做进一步打算,如果贸然行动,匆匆的大量收货,很有可能面临风险,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俺曾罗列出以下几个存在不确定性的潜在问题:
1、某某文娱搞托管寄售只是对以邮票钱币为主体的文化艺术商品的一种新型销售模式之尝试,效果如何很难说,如果效果不错,某某文娱会趁机发展,如果效果不佳,某某文娱则会调整和收缩。就某某商城而言,主业还是家电和小商品,文娱部分只是一个尝试,就算不成功对自身并不构成什么影响。
2、某某文娱终究还是以赢利为目的、而不是来做慈善的,是一定要赚钱的,分析某某文娱发布的托管寄售管理条例可知,赢利途径有三:一是对托管寄售商品的鉴定收费(先鉴定再托管)、二是仓储托管费、三是销售额之提成。三费叠加,再加送托管者叠加上去的毛利,很有可能大幅推高托管寄售商品之价格,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成本必然会转嫁给购买者,但购买者不都是傻瓜,去某某文娱购买高出市场价一大截的钱币邮票封片的可能性有多大?都是一样的东西,为何非要去买某某文娱的高价货呢?
3、邮票电子盘被勒令关闭之后,大量上线交易的邮票封片钱币类货源被迫下线并返还给当初送进去的玩家,那可不是一点点货,而是高达几十亿之货源,托管寄售会不会沦为那些玩家新的放货平台、放完货后会不会逃之夭夭?底下的邮友币友们会心甘情愿地去充当接盘侠吗?
4、总觉得将邮票封片钱币类玩物进行大批量的托管寄售有点扭曲邮票封片钱币类文化艺术品之初宗,在民众观念里这些东西都是收藏品,将收藏品进行大批量的托管寄售,像普通商品那样批量进出,那还能称之为收藏品么?物以稀为贵才值得收藏,若要囤积居奇地整出那大的量弄出那大的动静,玩收藏的看了之后还会稀罕么?
5、送托管寄售的商户同样是以赢利为目的,更不是来做慈善的,尽管某某商城是个管理很规范的商城,虽然托管寄售不会再像邮票电子盘那样肆无忌惮地做局和炒作,欺诈嫌疑性当然极小,但仍然难免一些大户坐庄做局、隐性炒作、联手控盘、拉高放货、以此牟取暴利。如果真如这样子演变,那么,对邮市而言又是弊大于利,无形中走进另一条歧路,很难走远。
时间已至2018年底了,某某文娱整的托管寄售发展得如何呢?邮币界的人都知道的:高开低走,差不多偃旗息鼓了。而那些早早地粮草先行囤积居奇的商户们的情况又如何呢?邮币界的人同样都知道的:全体血亏!几乎所有托管寄售货物整体暴跌五成以上。当初大量收进的邮票封片钱币类货物压根儿就没能派发出去,基本上都砸在送托管的商户们手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托管寄售不仅没能盘活邮票和拯救邮市,却是教送托管寄售的商户们再次蒙受损失,这当中多数参与了前些年的邮票电子盘之托管、遭受过一次重挫,这一次送某某文娱托管寄售失败、再受挫折、无异于雪上加霜。砸在他们手里和仓里的堆积如山的货物再一次形成堰塞湖,悬在那里,说不定哪天就会决堤。对邮市而言,会不会是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