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集邮,短期有阵痛,长期依馨香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0/4/30 16:40:00
大连飞车 
德诚财经

通过邮郎介绍,有幸认识了温州市集邮协会理事曾晓炜先生。曾先生还是老资格邮迷,从事集邮活动数十载,见证中国集邮的兴衰全过程。我们恳请曾先生给广大邮迷们介绍一下关于集邮的现状与未来,因为邮迷们颇感迷惘,能否指点一下,曾先生欣然应允,说待他整理好后就发给我。如下,便是曾先生发来的全文,授权德诚收藏网和德诚财经公众号发表:关于集邮,这朵艺苑里的奇葩,曾经特别馨香,滋润了整整一代人,赐给他们绵绵无尽的获得感,无不欢欣雀跃!从40后到50后再到60后,都是集邮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受集邮文化熏陶长达几十年,不仅收获集邮带来的巨大乐趣,倍感充实,而且收获集邮带来的经济效益,比较丰厚。正因为如此,那个年龄段的人难舍集邮,难忘集邮,尽管他们正在慢慢老去,但集邮情结长驻于心,挥之不去!准确而言,集邮是个衍生事物。因为邮票原本只是一个邮资凭证,但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无论物质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比较贫乏,可用”清贫“去描述,民众将一日三餐能够吃饱饭当成了愿景。清贫归清贫,民众的基本需求是无法被抑制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民众在勉强裹腹之余自会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集邮因此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一度很火,席卷全国,演绎成艺术文化活动中的一朵奇葩,特别艳丽!集邮热有它的历史原因,存在一定的必然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日渐强盛,民众逐渐富裕起来了,民众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逐年提高,过去时的物质和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向多样化和品质化推进。进入21世纪后,集邮热呈逐年衰退,被其它文化替代了。再加上电子通信技术和电子支付技术突飞猛进,民众不仅不再写信寄信了,就连寄递包裹也不需要使用邮票了,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功能逐步丧失,仅剩观赏功能,导致民众对集邮的兴趣锐减,需求剧降。此外,由于邮票作为邮资凭证功能基本丧失,无法得到足够消耗,发行量基本等于存世量,而发行量并未得到明显的调减(只是去年宣布大幅度调减),也没有看到集中销毁,年复一年下来,大量邮票只是沉淀到民间,而不是被消耗掉,导致过剩。过剩价必贱,所以才有邮迷们时常抱怨的”跌跌不休“,令广大邮迷很受伤,令人遗憾。从当前看,集邮正处在阵痛之中。集邮人数连年下降,集邮群体持续萎缩,邮市行情一年不如一年,邮票价格持续下跌,赚钱效应缺失,邮商被迫纷纷转行,集邮产业链正处在调整之中,令人不那么乐观。市场拥有自我纠错能力,阵痛难免。任何不能与时俱进的事物、文化与活动都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自然规律,非人力能左右。从长远看,集邮还会再度馨香。鉴于邮票功能持续弱化,邮票被边缘化,当被边缘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停止发行,这是可以预见的。至于何时停止发行邮票,取决于集邮衰退的速度。

当绝大多数邮迷不再谈论集邮,不再购买邮票了时,自然就会停止发行,但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清楚,取决于国家意志,因为邮票是由国家授权中邮发行,当国家说不再发行邮票了时才会停止发行。到那时,邮票成为断代品,前面发行的所有邮票即时进化成文物,身价又会陡增。身价一涨,赚钱效应就有了,自然会有很多人都跑来集邮,邮票又会变得馨香起来,这是自然演变。从这个层面去看,邮票终有停止发行的一天,但是,集邮会永续。曾先生还说:希望德诚收藏网能在宣传集邮活动、普及集邮知识、传播集邮资讯方面多做些文章,倡导正确集邮,而不是都去炒邮。德诚收藏网是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传播艺术文化和推广大众收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广大邮迷的交流需要提供了方便,十分看好德诚收藏网的发展前景。(END)小编声明: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并不作为投资依据,亦不代表德诚财经公众号立场,特此声明。谢谢阅读,欢迎加关注!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54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