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邮票,为什么是黑马?
邮票暗记
黑马基因1:一个主流文化的好题材!
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成为世界领导者之一,未来的二十年,将是中国航天事业登峰期。在国家工业强国的国策下,近期历经了华为5G的围剿战,新冠肺炎病毒的抗疫战,科学技术已成为全国人民最为关注领域,亦成为青少年人生目标的重要部分,而其中的航天、卫星技术,则是科技领域中的灿烂明珠!
回到集邮文化上,昔日的古典文化、文学著作、艺术文化、甚至是生肖文化类的题材,都已经一次次地遭到市场的冷落,市场冷落的根本原因,还是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在锐减,这是人民的声音。而作为科学技术的航天题材,无论是钱币还是邮票,每次都能引起全国的一场追赶风波,充满生机!
2020年4月24日发行了卫星发射成功50周年纪念邮票,一度暴涨面值四五倍,大版涨面值的七八倍,这就是主流文化带来的重大关注!无论后期涨跌,至少能在疫情下,在长期低迷的行情中,能泛起如此波澜,实属一个小奇迹!
黑马基因2:发行量730万的单枚套票!
为30多年来,最低发行量的第4名,自1991年以来,发行量最低的三套邮票(短腿类除外)分别为680万,690万,720万,至今在低迷的行情中,涨幅平均也有20倍面值。其中发行量690万的单枚套票乌兰夫,目前涨幅有面值的40余倍,最高时为面值60多倍。而作为新邮的卫星,仅仅730万的单枚套票,未来的上涨空间,具有无限的想象。
结合卫星发行后的产品,罗列以下关键数据:
发行量730万
大版套数10套
大版最大值:19.4万版
年内流通大版数量:9,4万版
套票官方产品消耗量:首日封8万,极限片8万,各类大版册约6万本
推测邮政库存(扣除产品、预订册后)最大值为3万版左右!
这些数据已经表明,卫星无论是套票还是大版,都将会变得稀缺!邮政的库存过少,不可能还有市场高价再出货的可能了!这是黑马基因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黑马基因3:全面线上零售的销售方式!
卫星套票、大版册,都是提前一个月网上预售,且几乎是秒杀,虽然也有个别用户大量抢购,但个人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圈子中,只有少数两三人能团购到三五百本,已经是极限数字。而更多的资源,已经被集邮网厅的大部分爱好者购买,这一部分经过民间沉淀过滤后,再回归市场流通的比例并不多了。这种无线下销售,无线下库存,最大程度地分散零售的销售方式,再一次缩减卫星邮票的流通量!这个意义,短期会造成明显的供不应求现象,长期将慢慢形成一票并难求的状态,则是越往后,卫星票的筹码就越难集中。这基本上决定,卫星票无论短期还是后期,都有高价行情阶段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