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 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和硕博德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菏泽县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遭捻军赖文光部和宋景诗部包围。僧格林沁于是自领少数骑兵突围,隐于树林,遭捻军张宗禹部入林内发现俘之,被杀于麦田。僧格林沁阵亡不久,死讯传回北京,清廷震惊,辍朝三日以示哀敬。遂命曾国藩督剿捻军,并谕李鸿章派洋枪队由上海道赴津,援护京师。因为李氏在上海创办***三局,卓有成绩,同时也有旨命,要他派两淮盐运使丁日昌带领匠役到京师制造火器,接着又改命季氏派员赴津开局铸造***。同年冬,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已商请李鸿章购备机器运津。而丁日昌也极力支持崇厚开办,允一切自上海代为设法。
崇厚全身立像
同治五年(1866年),恭亲王又提出设机器局之议。当时兵部会议,也主张在津设局,于是在这年八月,恭亲王正式奏请朝廷,建议由崇厚筹划办理,设立章程,奉到谕旨允准。建局之初,祟厚一面派英国人密妥士(J. A. T. Meadows)赴英购买机器, 一面在津择地建造厂房。同年12月,总署划拨阿思本舰队(Sherard Osborne)战船变价款项十三万两中,提出八万两,交密妥士带英;继又由祟厚从洋税款项下续汇三万三千余两。 次年3月择定在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今河东区东局子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共占地33顷,有42座机器房,计290余间;洋匠住房160余间,是专门制造火药的军工厂。
北洋机器局东局
注:阿思本舰队小资料—同治元年(1861年),由于太平军攻陷绍兴、宁波及杭州,威胁上海。同时又传出太平军亦可能购买外国轮船出海。清政府决定和代-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商议以白银六十五万两购买七艘英国战船(中级兵轮三艘,小级兵轮四艘)及各种火器,募集外国水手军官。此事项委托时在英国之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Lay Horatio Nelson)在英国全权处理。舰队最终在1863年成立,招募曾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到华参战之阿思本上校为舰队司令,并在同年9月12日到中国上海,18日抵天津。不过舰队在刚成立之前,双方便已出现矛盾。原来所定之六十五万两在成军前已两次增加,先加至八十万,后再追加至九十二万。其后又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船身太大,无法用在内河航行,二是英国领事坚持保有舰队调度的最后否决权。9月底,李泰国及阿思本抵达北京,与总理衙门争辩二十余日。最终二人在10月18日向总理衙门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在四十八小时内接受其原来条件,否则“那就必需将这支部队解散”。清政府以“中国费数百万之帑金,竟不得一毫之权柄”,“中国兵权不可假于外人”为由,拒绝其要求,并照会英国:舰队取消。英国驻华公使及美国公使蒲安臣曾尝试调停亦不果。最后舰队解散,按负责调停的美国公使安排,各船返回伦敦拍卖;清政府付各军官水手遣散费,在事件中金钱损约为七十万两。
同治六年(1867年)5月正式开局,称为军火机器总局,又称天津机器局,简称津局。奏派密妥士为总办。同年9月,在等待机器由英国运来时,择定在南关外海光寺附近,建立厂房,是为西局。在上海、香港采购了价值数千两的修造枪炮、制造炸子、开花炮的机器,先行开工制造。有车床、刨床、直锯、卷锅炉铁板机器等设备,除了随时为东局生产军火所需配置对象外,还能制造各种西洋器具、开花炮弹,小汽艇、挖泥船,以及水下布雷用的水底机船(类似潜水艇)等。据当时外国通讯社报道说,这些厂房修得十分坚固,机器庞大而复杂,能以最新式的机器制造最新式的火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好的火药厂之一。
此外,曾委托总税务司赫德(Robert Hart)在英购办一批机器,也归入津局。
同治七年(1868年)夏季,机器陆续运到。东局一共使用38万余两,西局使用了9万余两。
1890年海光寺和机器局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