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地方金融局往何处去?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4/5 20:37:00
钱途网  2023-04-05 03:16
3月16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印发,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迎来新一轮重构。

根据《方案》,在党中央机构改革方面,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改革力度之大近年来前所未有。



地方金融局何去何从?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是本次改革方案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田轩认为,过往体制下,由于中央难以对游离于银证保体系之外的地方金融进行直接管理,在片面求发展理念牵引下,部分区域地方政府干预金融、非法集资、债务链条断裂等金融乱象及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区域性风险隐患突出。总结起来,过往地方金融监管存在几个主要问题:监管标准不统一;监管职能分散,未实现统一归口管理;监管力量能力不足。

《方案》明确,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地方金融办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2002年前后,地方金融办开始崭露头角。当年,上海率先成立金融服务办公室,成为全国首个省级金融办。起初,金融办被定义为议事协调机构,上海金融办在当时并不在政府序列,也不具有行政审批权,主要任务是联系并配合“一行三会”和全国性金融机构在上海的工作。随后,地方金融办相继成立,并逐渐在职权、编制、机构设置上走向独立。

《中国经济周刊》曾报道,至2012年1月第四次全国金融会议召开前夕,我国已有31个省级政府成立了金融办,在222个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金融办,很多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2017年前后,不少省份将省级金融办升级为金融局。与此同时,随着部分省份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制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从“内设事业单位”发展成为“审批、执法部门”。

“改革地方金融办何去何从?坦率地说,业内对此也充满了猜测。”前述地方金融监管人士李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这次金融领域改革,对地方金融办的定位是“专司监管”,虽然涉及名称调整,但地方监管职责依然不变。

李愿说,业内有观点认为,本次金融监管改革是分阶段的改革。若是一步到位,应该把地方金融监管对“7+4”的机构全部并入金监总局。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地方的希望,更是一种对改革逻辑的理解。

所谓“7+4”类机构,“7”指的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4”指的是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

“虽然,‘7+4’的牌照不是由部委批准的,但还是在做金融业务。很多人认为,如果改革一步到位的话,就不应该把‘7+4’放在地方金融局监管,在国家金监总局地方分局成立两个处室就可以。” 李愿表示,“但是我们理解,这次改革之所以分阶段进行,主要考虑此类地方金融规模较小、数量较大、风险较大,难以一步改革到位。就需要地方金融慢慢收缩规模、风险减小,到一定阶段以后再继续推进改革。”

至于去掉“金融局”“金融办”的名称之后,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将如何更名,也成了地方金融监管人士考虑的问题。

他直言:“坦率讲,大家都觉得没有太合适的名字。有人提出,是否能改为‘金协办’,但既然没有服务的职能,那么叫金协办就并不符合‘专司监管’的定位。”

目前,一般省级金融管理局基本规模约在50~80人之间。地市金融办则形成几类,有些独立成为地方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有些则是发改委、财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人员并不多。一般内设三四个处室,人员规模约为15~20人之间。

改革后,人员调整不可避免。

“有些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十几个处室, ‘7+4’最多7个处,基本上5个处就可以保证履行监管职责的人员配备,再保留一些基本的综合部门。其他服务、发展职能砍掉以后,人员肯定得缩减。”李愿说。

有评论认为,此次部署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主要是因为地方金融风险过高。

“其实别看地方‘7+4’类金融机构数量很多、风险很大,但它规模很小。”在李愿看来,包括地方城商行、农商行,乃至村镇银行等在内的持牌金融机构,“规模较大、数量太多、风险极大”。

“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肯定是可控的。但往往是中小规模的持牌金融机构,他们数量太多了,股权太分散,做不到穿透式监管,无法做到行业的统一监管,这是金融风险暴露的最大敞口,也是我们认为本次改革的主要原因。”李愿直言。

图片


阅读 140
分享
收藏
3
在看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