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啦 2023-04-15 17:51
以下文章来源于木土集邮 ,作者木土集邮
木土集邮
.
收藏门类消息集中地
近几十年来,建党、建国、党代会、人代会、自治区成立等题材深深扎根于全年邮票发行计划中。尤其是每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和人代会,中国邮政均会发行纪念邮票,🉑见其主题的重大、重要性。
曾几何时,党代会和人代会邮票的设计可谓是欣欣向荣、百花🌸🌸🌸齐放,通过邮票内容就能够令我们简单直白地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热情洋溢、欣喜万分。尔后,为了突出宣传设计,更多的设计师选择了数字与元素组合设计的方式,时间一久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真正的突破是2002年党代会的壶口瀑布邮票,以及2003年人代会的百合花邮票,创新性地采用了纪票特发的设计发行模式!不过,随着设计、发行思路的转变,大会举办地人民大会堂常常荣登方寸,熟悉的疲惫感又回来了😅😅😅!本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亦是如此。
图片
与央美团队设计二十大邮票类似,十四届人大纪念邮票设计选择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亲自操刀。但是,很显然,在这之中又出现了我们常说的红配绿,赛**🤡🤡🤡,引起不少人的不适和吐槽🤮🤮🤮。艺术家的审美就如此土气么?在我看来,答案或许是这样的。
延绵不绝的青山代表了中国人民,符合大会的最高宗旨,该元素的选用是这枚票最大的特色与亮点。核心元素人民大会堂是大会的举办地,十多年以来这里成为了人大会议题材邮票必🈶的元素。建筑嘛,当然要往下放放,由人民大会堂托起青山,从构图和寓意上来看很合理。同样托起的还有位居C位的宪法,以示依法治国。再往上,是人民大会堂著名的吊顶元素,现实与邮票中都是在最上面,位置同样很合理。在人民大会堂以下的空白处,设计师选用中国红来填充,代表中国,理由非常充分。但是,这种生硬的填充使该处画面显🉐很突兀,是最大的槽点。其实,如果在人民大会堂下方用红丝带代替,效果立马就出来了。
图片
稍微裁剪一下,是不是更好?!
除了填充生硬,构图老套、元素重复、绘画和软件PS相差不大,都是被集邮爱好者吐槽🤮🤮🤮的源泉。难不成在艺术家团队中没🈶人了解过往发行的邮票么,不知道这么设计构图早就🈶了么!!!或许,是因为题材过于重大而难以驾驭,稳当点没毛病,不求🈚功但求🈚过吧。
当然,对于刚接触邮票的爱好者来讲,除了最下方的红色感觉很别扭以外,这枚邮票从元素选择到设计布局都恰到好处,是一枚不错的邮票。如果您是资深爱好者,看到这个设计会感到些许失望,产生翻来覆去都是这点东西的审美疲劳!
图片
880万枚,不符合逐步减量的大方向,对于现在来讲🈚疑是天量。直到发行前日,看到中国集邮总公司官方首日封需要发行100万枚,对不起打扰了!显而易见,如此高的发行量,🉑以提供更多的票源去开发产品,又不影响新票的存世量,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