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钱币收藏“版品之争”背后的资本博弈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4/19 14:54:00
原创 姑苏铜元  铜元学堂  2023-04-19 08:54
图片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铜元学堂
分辨铜元真伪,讲述铜元历史
15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审美文化和当代艺术都已被资本社会严重商品化。艺术和审美都被市场经济所控制,包括“反抗”的艺术也如此。——李泽厚《实践美学短记》



美是一种本能

对“美”的追求几乎是一种人的本能。

找女朋友,当然漂亮的好。

即使在原始社会,陶器在完成了它的功用性能之后,也开始了图案的绘画。

图片



再往大里说,人类社会的主线之一就是“美”。

“真、善、美”对应的哲学三大板块就是认知论、伦理学、美学。

人性是不可改变的,不谈美,是不现实。

图片



钱币收藏,不说“美”,不论品相,是收藏上认识的退步。并且这种“退步”只是一时的,不会长久,因为对“美”的追求,还能阻挡?

小说或者现实,小情人们的私奔往往主角之一就是美女或者帅哥。罗密欧与朱丽叶,虽说是情人眼中出西施,但至少绝不会丑。



任何艺术品都离不开美

书法要讲美感,绘画也要说美。任何艺术品或者收藏品都离不开美。

“美”是收藏品的普遍共同特征,与钱币是否已成为收藏品无关。“美”的艺术要求,是先于钱币成为收藏品而产生的。

画家吴冠中,有本散文集《美丑缘》:到哪里去找美的对象?天上人间。在杂草丛中、在乱世堆里……

图片



铜元的版式研究起于民国,大成于西人伍德华的《中国当十铜元》。以致于现代铜元图谱多为翻版而已。

铜元的美的认知,离不开评级币的推广,从保存状态上判断一枚铜元的美的高下之别。

这些是收藏品在认知上的进步,而非倒退。可以说,每一次前进都意义巨大。当然对“美”的讨论还在继续,当下在铜元上对“美”的认知是不足的。

图片

(无论是《阴翳礼赞》还是《摩灭之赋》都是美的一部分)



“稀”的两个维度:品与版

“版品结合”到今天,对大部分泉友来说,可以说是一句说得很对的空话了。实际上每次出门,遇见的铜元,要么是有版没品,要么是有品没版。

物以稀为贵,品与版,是“稀”的两个维度。由于版式的过分推广,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版少为稀,品好价高则离谱。我个人始终认为,这是种错误理念。

“版品结合”当然是终极收藏,但在现实面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版品分离”的实际情况里,到底是版为先还是品为先?

以品相为基本,再谈版式。

如果有版没品的铜元活该很贵的话,有版有品必然是天价,这点毋庸置疑了。

而前面说到人性,就是对美的追求。来一个新手,你和他说版式,得说半天,你和他说品相一比,就明白。

品相的“美”来得更直截了当。

因此,在铜元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品版结合,有的结合就结合,没得结合就各过各的,美的那个肯定追求的人多。





“版品之争”铜元与古钱的不同

铜元也有大版,独立龙形或独立字面,但铜元的版普遍来说,不如古钱来的明确与明显。以古钱的眼光来看铜元,小版无数。

这是铜元的“版”要放到“品”后面的另一个原因。

当然,我们说6级以上的独立大版确实可以和品相一争高下,但铜元里这种大版太少了,每个省份点着手指都能数过来。

古钱千年,铜元仅百年。百年保存下来的铜元自然会对品相有更高的要求,更何况铜元本就是机制,以花纹精美著称。这些又与古钱是不同的。

图片





铜元“版式”的陷阱

铜元版式有两大陷阱,我反复地说。

1、小版、细版,充大版。

原来直播间里卖锈品的主播们卖不动了,自然要想另外一个新的方向,何以解忧,唯有忽悠。通货里除了锈品能忽悠,就剩小版就忽悠了,这是一本万利的。

甚至不少的小版,天知地知就主播知,主播教完你,半个月后你忘清光。



2、P盒也有猫腻

前面两年银元暴涨后,不少赚了钱的币商都在买入铜元名誉品,可是他们唯盒子是从。P盒里的名誉品,不是错一个两个,是错了一片(至少以我低浅的目光是这么认为的)。

各位可以看看某鱼、某夏,入盒的名誉品琳琅满目,有几个铜元能看得明白?

我非常怕现在的“版品结合”的操盘,是这些前几年大量涌现的存疑P盒币,出货的大好时机。



资本博弈与跷跷板原理

在收藏圈里,很多现象的背面都有资本博弈的影子。

版品之争,也不外如此。

版品之争,不论这一时是谁胜出,人性的偏好必然是最终的赢家。

版与品,也不是西风与东风的关系,而是跷跷板原理。

品相钱涨到一定程度,资本大量囤足了版式钱,开始版式钱炒作,版式钱到一定程度,转头又是品相钱。

并且每一回合结束,价格总体都会比以前更高。



对铜元“美”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版品之争,我并不在意,因为我很清晰地知道最终的答案。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我所关心的是铜元品相的美的讨论

比如花纹齐备对收藏价值的影响

比如原味原光与高分洗光币,哪种更值得收藏

比如打制深竣对于收藏价值的影响

比如残光铜元,附带着其他一些美的要素,如此等等。



铜元收藏走到今天,没有必要再多走回头路了。

我自己也这么身体力行的,出门拿收藏级的铜元,也是吻合我个人的收藏理念。

铜元学堂
,赞 34


图片

图片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

文字系出原创,请勿转载


阅读 388
分享
收藏
13
6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