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玩钱币,每个人心里应该有一杆秤...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4/22 18:45:00
原创 捕梦人  泉色泉香  2023-04-22 02:34
路在脚下 秤在心中

再次提笔,一月时光荏苒而逝,不是笔者变得懒了,实在是俗事繁多,乏身无数。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旅游、一边抖音直播、一边微拍堂各种上拍结算、一边还要朋友圈日常买卖和收发快递...。突然明白当年一位领导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很难走的很远”,现在才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发完牢骚,开始步入正题。通过抖音直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钱币圈,但基本没有什么分辨真假的能力,即便这些进入圈子有一定时间的新手,也会陷入市场的各种节奏陷阱,一以概之,殊途同归,都被纳入了韭菜地的范畴。所以,今天特意推出这么一篇文章,以便让大家避坑。

图片
1 等风来?

不管你承认与否,进入钱币圈的泉友们多数都是希望靠古钱币赚到一桶金,即便是身价不菲的大佬那也是他们投资的一种方式、以藏养藏的小玩家们更不用说。不信你就静下心来想想,谁愿意自己手里的藏品要么全是假货一文不值、要么是垃圾,买了就缩水,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每个泉友都无一例外的盼着钱币圈某天掀起一股热潮,而自己的品种正好是那股热潮的排头兵,即便不出手,内心也是极度的舒适,因为侧面也验证了自身的眼光,所以自然而然的钱币圈出现了一大批等风者。

图片

这批等风者就像当年诸葛亮草船借箭一样,等着可借用的东风,只是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预见未来,所以信心满满,闲庭信步;而多数玩泉者则是仅凭一腔孤勇茫然失措的站在原地,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细数笔者玩泉这几年,以疫情为转折点,2010年到2019年,这应该是钱币圈光景最好的十年,钱币的价格是一路飘红,那个年代只要你买的是真货,基本能赚钱。等到了疫情期间,大环境不好,物流不畅,收入锐减等各种因素让钱币圈备受打击。于是就有一批人开始摸索着炒一下某些品种割点韭菜,“管他大环境如何,我自己必须赚钱”,这大概便是他们的内心写照。于是乎就有了前面的银元收藏热、咸丰大钱收藏风、中间的周元疯抢潮、以及前段时间开始的康熙东收藏热,那些手里正好有这种货的玩家,算是赶上了通往财富自由的列车,跟着抛货的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人生赢家,那些没有及时抛货的现在恐怕是早已拍断了大腿,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图片

但是话又说回来,无论这批人赚钱与否,他们毕竟都是等到风的人,至少内心是极度舒适的。最无奈的便是那些在风口强行吃货的泉友,挤破脑壳在直播间高价买了一批网红品种,不仅没感觉到他们即将沦为韭菜的风险,反而内心窃窃自喜,以为得到了宝。等到他们反映过来之后,再去出货的时候,价格不腰斩都算好的了,就比如你前段时间花500买个康熙东,你现在300卖卖看,可能都没人理你,这就是现实。等风的人和追风的人,注定得到不一样的结局。

图片
2 飘摇?

80后的泉友应该都听过周迅的一首名叫《飘摇》的歌,里面有段歌词“我飘呀飘,你摇啊摇,无根的野菜;当梦醒了,天晴了,如何再缥渺,爱多一秒,恨不会少,承诺是煎熬”,多么应景的一段歌词。在钱币圈,你如果内心没有一杆秤,随着市场走,跟着“前辈玩”,到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图片

以前经常有泉友留言说“你这篇文章又在炒作钱币,是又准备割韭菜了”,当时笔者很不解,一者想,我就是写篇文章,就能影响到你了?那你内心得有多脆弱;再者你内心没有自己的主见么?不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思路玩收藏么?我给大家说下亲身经历,以前笔者一直玩古钱币,后面开始慢慢接触银元,但是笔者和其他人的眼光不太一样,按照常理说一般人都喜欢带底光的银元,但是笔者偏喜欢带包浆、带锈的银元,有人就说你按照玩铜钱的方法去玩银元显然是行不通的,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再和笔者说这个问题,但是笔者依然没有改变,还是玩原味的,脏兮兮的银元;此外,凡是玩银元的一定很讨厌硬戳,但是笔者对硬戳,当然是那种字戳,商号戳毫无免疫力,就是在骨子里喜欢,所以这一点也备受人诟病,但是笔者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还是喜欢类似的钱币,正好大家都不喜欢的东西也便宜,反而减轻了笔者的经济压力。                   

图片

玩钱币,你应该有自己的思路,只要你的路子不太偏,那就有它存在的价值。譬如有的喜欢玩老刻花的铜钱、有的人喜欢黄亮的、有的人喜欢房梁发禄的、有的人喜欢玩大直径厚重的 、有的人喜欢玩带星带月比较特殊的、有的人喜欢成套的玩、有的人喜欢花钱、有的人喜欢咸丰大钱、有的人玩明清、有的人玩先秦、有的人玩机制币、有的人玩古钱币、还有的人玩纸币,你能说他们的路子不对?譬如你玩古钱币玩的好好地,别人说银元赚钱,你一下就扑到银元上了,恰好遇到去年行情高峰,那岂不是飞蛾扑火?你玩明清玩的好好的,听说最近南宋钱币火,你一下扎到南宋堆里,那今年不是又要凉凉了?隔行如隔山,随风飘摇虽然很洒脱,但是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图片
3 一定之规
老祖宗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你有你的千条妙计,我有我的一定之规”,引用到钱币圈意思就是你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我内心都有一杆秤,不会因为你的误导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毕竟在钱币圈,你只要决策失误,那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损失啊。

图片

在钱币圈流行着一个词叫“站岗的”,这可能是每位泉友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意思就是在你刚入坑,还不太懂行情、钱币知识比较匮乏的时候,你总要花高价买一些垃圾品种,花一些冤枉钱。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你刚入坑,你对品相的把握、市场价格的认知都没有沉淀,再者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交一些学费。这个时间段,多数你会选择一位有经验的泉友做交易,他在你面前扮演的角色是亦师亦友,此时你心里的秤还没有建立起来,基本他们推荐你啥你就买啥、他们说什么好卖,你就买什么,这个过程没几个人绕的过去,但是这个时间应该有个度,一般经过一两年的沉淀,就能摆脱这个角色, 如果几年你还没有摆脱这个角色,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下自己了。

图片

我们心里这杆秤,是通过大量的过手古钱币、交易过钱币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需要时间和经验,不能操之过急,但是也不能长期沉迷于“站岗”这个角色无法自拔,总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总是对别人有依赖心理,如此是永远成长不起来的。举个例子,你第一年买了一枚雍正云局,花了600,买来之后去卖650,发现卖了几个月也卖不掉,你就知道你买贵了,然后你开始降价,从650到600到550到500再到400,直到后面400成交,这时候你对雍正云的市场价值就应该有一杆秤了,你以后再买货的时候就知道雍正云局是很常见的钱局也不受市场欢迎,市场价值就是400左右的东西。依次类推,其他钱币也是一样,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心里那杆秤就慢慢的形成了,直到你对整个市场行情都了解透了,那么你也就可以独自闯荡钱币江湖了。

图片

想要玩好钱币,你不应该把它当做打发无聊时间的工具,你应该足够信心、敏锐、并且善于总结,每一位成熟的藏家不一定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但是一定是在市场上摸滚打爬多年历练出来的。他们通过长期的市场买卖能及时感受到市场行情的变化、也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新出的高仿品种有哪些、更能通过不断的过手盒子币了解到哪家的评级公司比较靠谱,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恰恰是每位新入坑的泉友应该牢记在心的。当你们内心的那杆秤成形之时,你再后回头看看走过的那些弯路,虽然避免不了,但也会感觉到当时自己是有多傻。为了少做几年韭菜,朝着心中的那杆秤进发吧,骚年。



(本文只代表自己观点,欢迎各位后台交流)

图片





(温馨提示:文尾广告为腾讯自动分配,每点击一次笔者会有几分钱的收入(切勿重复点击),谢谢)

阅读 1226
分享
收藏
52
15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