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与“邮缘”之缘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5/16 22:11:00
苏清  方寸邮缘  2023-05-16 16:20
图片
我与“邮缘”之缘
近日取回暂存在父母寓所一周的邮件,其中有两件特殊的邮件:一是邮缘联谊会潍坊分会寄来的邮缘会会刊《邮缘》,二是邮缘联谊会许明川会长寄自扬州的《邮缘》明信片报。这两份特殊的邮件在众多邮件中之所以“特殊”,也因为与“书”,或“文献”有关。

图书,即纸质文献的一种,我幼儿时代就在父母的引导下喜欢上了。那时业余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每到周日休息时,都会跟着家父去新华书店。他购买与他所教授的数学有关的书籍,而我则在书店里儿童、少年售卖区翻看连环画和图画书等;后来,喜欢上集邮和写作后,则重点去购买与集邮有关的书籍,如历史、名胜、体育等。有时也会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去借阅不常见到的书籍、期刊。自己则订阅了《集邮》、《北京集邮》、《上海集邮》、《天津集邮》,还有广州的《集邮家》报……,每到年底的“订报刊季”都会花去一两个月的工资,以至于月末口袋里总是空空的,没法向内子“交待”……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通过一位邮友“接触”到邮缘会,也许是刚刚参加工作或自以为自己的集邮资历尚浅的诸原因,还不够格“入会”,故与“邮缘会”无缘。真正与邮缘会结缘,亦是20多年以后的今天……

看着手中的2023年第一期《邮缘》杂志,倍感清新:翠绿色的封面,醒目的由原人民日报社总编邵华泽题写的刊名《邮缘》;还有一枚中国之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原地封,背衬着避暑山庄澄湖、如意湖水榭美景。封二、封三是由《邮缘》执行主编伊林策划、设计印制的2022年新邮美术封专辑。封四是邮缘会的会史介绍和通联方式。

翻开《邮缘》,首先映入眼帘的即是杨照东先生的大作、刊首语《情系<邮缘>》,通篇1000余字,道出了一名会员、一个邮迷与《邮缘》之“缘”。尤其是杨先生在文末的那句:我们因“邮缘”相识、“邮缘”相近、“邮缘”相爱,愿这份“邮缘”永驻、永续、永传,令笔者也感同身受。

《邮缘》正度16开,64页,由《邮缘特稿》、《邮旅风情》、《邮坛传真》、《邮人心语》、《邮票夜话》、《邮海拾贝》、《文献集邮》、《封片趣谈》等栏目组成,篇篇都是邮缘会会员们的杰作,阅后受益匪浅,异常愉悦。特别是在第30页方伟兵先生的一篇讲述青少年集邮四十年活动大作的附图中,看到了笔者设计的一枚纪念戳。此戳是笔者在2014年9月受湖北省集邮协会《湖北集邮网》的邀约为“2014年全国青少年集邮教材网络展评活动”的终评会设计的,至今已近9年。
图片
《邮缘》明信片报,是一件集明信片与会刊一体的特殊“文献”,早而有之。小巧灵通,包罗万象,内容是杨照东先生的大作《为邮缘而感动》,和邮缘会的简介、通联方式。据悉该明信片报还会带到即将举行的2023昆明国展现场,分送来自全国各地的邮缘会会友和集邮爱好者。这份小小的载体,宛如一座彩虹桥,联系了会员和邮迷……
 
(写于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图片
图片


来源:专题邮声

阅读原文
阅读 38
分享
收藏
2
2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