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刀马 刀马物语 2023-03-12 01:06
收录于合集
#邮票
27 个
#刀马物语
83 个
#纪念邮票
5 个
#评论
176 个
#集邮
37 个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2
图片
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写下这个题目,莫名地有点心酸。这些年,谁还在买邮票,真的很少了,几乎凤毛麟角。以前经常排队买邮票的时候,还能碰到一些志同道合的集邮爱好者,虽然好多已经是银发一族;但如今,这些人都很少见到了。
有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有的人已经离邮票远去,虽然曾经也是那么痴迷,那么留恋于这个市场;从小的爱好,痴心不已,但如今在颓废的邮市面前,最终都黯然神伤地离去。是谁造就了这个市场的没落?
图片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2023年截止到现在已经发行了3套邮票,已经有两套邮票的市场价格到了面值,离打折只是一步之遥。即使是走势相对强劲的向雷锋学习,也已经从开盘的8元附近跌到目前的4元附近。
这就是当下的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发行量变化,依旧如此颓废不堪。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又如何期待有更多的集邮爱好者参与呢?别说什么情怀,别说什么就是单纯地喜爱,这样的人有没有?有!肯定有!
图片
但是对于大部分集邮爱好者来说,对于喜欢收藏的用户来说,自然不希望自己刚买到的藏品马上就贬值吧?甚至还是毫无底线的不断地贬值。这样的落差,估计也是让很多即使是多年的“骨灰级”的集邮爱好者最终都舍弃而去。
看到在一些集邮群里,有人转让自己的邮票套数,转让自己的套票资格等等。都是一种无奈和苍凉。任何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对于自己的喜好更是如此。不玩了,不好玩了,不值得玩了,这是一些人离开的缘由。
图片
市场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市场,在市场上想看到前景也是愈加的渺茫,还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多?很多人已经从集邮本身,开始转为集戳,拿着一堆“小马片”开始四处求戳。并把自己的求戳经历发到小红书上,寻求自我的慰藉。当然,还有一些志同道合之间的相互交流。集戳的成本很低,在积攒的过程中,也能交友。
探讨各种风景戳,日戳的优美程度,当然还有各种变迁,上环,下环,日期,收寄,各种变化的背后是邮政自我寻求变革的追索和烙印。如果能够研究这种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当然,大部分集戳爱好者只是为了收集戳的本身和过程。
图片
遗憾的是,即使如此也变得愈加稀少,更主要的是邮政网点的递减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邮政也想盈利,早已经背离了服务的本意,营收变成重要的考核依据。于是,我们看到很多邮政日局都已经撤离、合并,甚至直接消亡了。
作为载体的邮票,愈加没有用武之地。近年来,邮政加大了邮资机戳以及自助签的发行力度,除了总公司发行的国版之外,地方版更是如火如荼络绎不绝,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因此也掠夺了一部分集邮爱好者的囊中银两。
图片
本来就是碎银几两,给了这边,就会舍弃另一边,这也在情理之中。谁也知道过度的沉溺,只会是一个无底洞。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大量的自助签的发行蚕食了一部分集邮爱好者的投入,今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已经发行了近40组自助签了,这比邮票的发行节奏可快多了。
当然,自助签的发行,让加贴爱好者也间接地消耗了一部分存邮,对于邮市的贡献还是有的,甚至一些高端不差钱的用户,把加贴老纪特票、“文票”当作一种乐趣,对于珍稀票的消耗也是有贡献的。
图片
喜欢就是硬道理,不由得也想起有政协委员对于今年春节档电影的火爆说出的话:电影只要质量好,总是会有观众愿意去消费的,去走进电影院线的。那么对于邮票来说,对于集邮市场而言,是不是也可以简单地类比,只要邮票的内容、设计、题材、印刷、发行量足够好,也是有集邮爱好者会去参与的,去购买邮票的。毕竟,1.2的面值,比几十元、上百元的电影票还是便宜多了。
图片
都是文化艺术,怎么才能吸引到年轻人?考量的是邮政的智慧,减少一些为了业绩的考核进而打折订票的伎俩,保护孱弱的市场,给订户一个交代,给集邮爱好者一个可以看到远方曙光的未来,能做到吗?给实寄爱好者零售的足够配额,加大自提的份额,甚至敞开供应,少一些年册和纪念册的毫无目的开发,对销售不出的份票直接公开销毁,按需订制,这样不好吗?能做到吗?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勤勤恳恳,善始善终
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图片
播
种
希
望
- TREE PLANTING DAY -
小刀马
谢谢您的打赏。
稀罕作者
1 人喜欢
收录于合集 #邮票
27个
上一篇
为什么集邮者的新邮都不愿意捂一捂了?
下一篇
邮票,何不引入纯AI设计?
阅读 1.9万
分享
收藏
237
110
刀马物语
2483篇原创内容
10个朋友关注
关注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