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克己宽人 • 实至名归〡深切缅怀著名集邮家陈克宽先生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7/5 21:47:00
蘆陽齋  2023-07-05 15:30
收录于合集
#克寬郵緣
1个
湄洲日报〡莆台共话妈祖“邮”缘

图片

由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亚洲邮学会、“集邮博物馆”网站、沙鱼涌邮史俱乐部、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和驿博阅读工作室7家集邮组织联合主办的“北京集邮家陈克宽先生追思会”,于2023年3月1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次共收到全国集邮联前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佳维会士,北京邮票厂前副厂长顾博涛,中国集邮总公司前总经理、邮电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殿杰,中国集邮总公司前办公室主任、《中集邮讯》总编王东,以及全国各地集邮人士的征文多篇,从各方面缅怀陈克宽先生的高尚品德和他的集邮人生……
图片
克己宽人    实至名归
——
深切缅怀著名集邮家陈克宽先生
刘佳维
图片
图片
由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北京文献集邮研究会、亚洲邮学会、“集邮博物馆”网站、沙鱼涌邮史俱乐部、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和驿博阅读工作室7家集邮组织联合主办的“著名集邮家陈克宽先生追思会”,于2023年3月1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次追思会采用线下现场和线上网络视频互动的方式举行。线下主会场设在北京驿博阅读工作室,由北京鼓楼集邮研究会的林轩先生主持,岀席人士有集邮界人士和陈克宽先生的家属,先后有中国集邮总公司的王东先生、集邮家李近朱先生、张路明先生、冯清海先生、张效建先生、《中国集邮报》资深编辑王宏伟先生和陈克宽先生的女儿陈颖女士等发言。线上腾讯视频会议由沙鱼涌邮史俱乐部的蚁健先生主持,分别有著名集邮家江苏马佑璋先生、葛建亚先生、英国张华东先生、浙江冯舒拉先生、上海祝建国先生、辽宁王威先生、安徽张中宇先生、李求实先生和陕西吴敏先生等发言。
图片
本次追思会还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缅怀陈克宽先生的文章和诗词数十篇,以及台湾邮文联谊会何辉庆会长、香港集邮协会梁永棠会长和甲戌邮史研究会程兵会长等两岸三地多家集邮组织发来的悼词。两岸三地众多集邮组织和集邮人士,以各种方式和形式,回顾陈克宽先生的集邮人生和他与邮友之间数十年的邮谊,深切表达了对陈克宽先生的无限思念和深情的缅怀。    

陈克宽先生生于1928年6月2日,天津市人,民革党员,因病于2022年12月29日离世,享年94岁。陈克宽先生生前曾用“四个第一代”总结自己的一生,即:新中国第一代邮电人、新中国第一代从事“劳动工资”工作人、新中国第一代集邮人和新中国邮电部门第一代业余摄影人。陈克宽早年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和津沽大学(后并入南开大学),大学毕业后,1951年作为首次中央人事部全国统一分配的大学生,分配到邮电部劳动工资处(局级单位),1959年邮电部北京邮票厂建成后调该厂,均从事劳动工资工作。陈克宽自幼喜爱集邮和摄影,这两项爱好伴随了他的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他拍摄的照片记录了新中国邮政早期,尤其是中国邮政集邮事业从初创到发展、繁荣所经历的诸多重大活动。他的集邮收藏品类丰富繁盛,所藏新中国早期的纪念封、折等邮品对他参与主编的《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目录》(其中1992-97和1979-91卷在中国1999年世界邮展获文献类镀银奖),多有实物和文案资料的补充。他以邮会友,与老一辈著名集邮家多有交往,并与全国各地邮友联系广泛,其邮集在国内外多次参加展出。退休之后,他两次受中国集邮总公司所聘参与编辑《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目录》(1998-2000年出版三卷本),“新编目录”2018年已编辑完成待出版。他一生编写出版有《从邮轶事》《邮海沉浮》《邮坛往事》《专业邮票设计家手绘封集锦》《新中国国际邮展封片集》等多部集邮著作,嘉恵邮坛。还编写了记录其父亲、民族实业家陈范有的创业事迹和爱国业绩的《洋灰陈传略》一书。

我与陈克宽老可以说是生前的忘年之交,但我是晚辈,不敢称陈老为生前好友!我虽然在退休前担任过集邮联的领导职务。但是,退休了就是一个普通的集邮爱好者。我和大家一样,对集邮是非常有感情的,我必竟是从集邮联成立以来,连续四十多年一直从事集邮工作,自己从起初的兴趣爱好,变成一生所从是的事业,这得感谢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回顾我和陈克宽先生的交往,这还要从我的工作说起。1973年至1975年我在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邮票库担任邮票管理员,此前这项工作仅我师傅赵殿仲一人担任。自从从事这项工作以后,使我认识了邮票和集邮。当年北京邮票厂除了承担印制的邮票之外,还承印普通信封,特别是自从全国推广邮政编码信封以后,北京邮票厂不但负责承印此种信封,还对黑龙江省特供,而当时北京邮票厂负责发运工作的正是陈克宽,他与黑龙江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尤其是当年印有盆景图案一套10枚的邮政编码信封,是由吴建坤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专为黑龙江省提供的一款产品。所做所为,都离不开陈克宽的牵线和他具体承担的发运工作。起初为黑龙江发运邮政编码信封,都是先集中发到省会哈尔滨的省局邮票库,然后才由我们分发给全省各地。后来,才改为由我们先做好分配单,由北京直接发往各地,大大减少了我们中转的环节和工作量。而这些,都是当年由陈克宽、刘春芳为我们创造的工作便利,同时却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工作量,但他们就是凭借着对邮政事业的敬爱,以及在工作中和我们相互建立之友谊,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完成这项任务。
图片
正是我们有着几十年的感情基础。当吴建坤先生惊悉陈克宽先生去世时,悲痛的心情难于言表。88岁高龄的他毅然挥毫写下了“克己宽人 实至名归”的八字评价,高度地概括了陈克宽的一生。正因如此,在追思会之前,各地邮友们的集思广议,疑聚心愿的众望所归,都集中在追思会的纪念封上。
图片
图片
因此,此封的设计者,经吴老最后把关认定,其落款仅以德高望重的吴建坤署名设计,这使吴老亦欣然接受,肩负重望。其实,陈克宽与吴建坤是数十年的老友,彼此多年来有过多次的合作,如两人共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过个人藏品邮展。陈克宽编著的《从邮轶事》《新中国国际邮展封片集》《邮海沉浮》这三本专著,其封面的设计以及其中《邮海沉浮》书名的题写,均是出自吴建坤之手,见证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克宽的一生,可以说有两大爱好:一是集邮,二是摄影。在集邮方面,他利用自身的工作优势和便利条件,与诸多邮票设计家们,不仅有广泛的接触,并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此,他收集专属独有的许多设计家的手绘封。就集邮而言,他有许多讲不完的集邮往事和感人情节。比如陈老和孙传哲、吴凤岗、黄里四人,共同办过集邮展览,多次在京城内外展出。
图片
而在摄影方面,陈老的这项雅好,完全是自觉、自愿、自费行为。在许多场合,他背着摄像机拍照不是官方公派,而是他个人的主观愿望和青睐。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五十年代北京邮票厂的建厂初期,到数十年中的有关邮政、邮票、集邮方面之重大活动与事件,他都留下了许多珍贵、难得,甚至是独一无二的境头影像。在这一点,我同样是众多的受益者之一。如1986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式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陈克宽给黑龙江省参会代表在大会堂大厅内拍了彩照合影,这在当年彩照还是少有的奢侈品,更何况是在人民大会堂留下的历史画面。为此,我印象极深,陈老不仅担任义务摄影师和自掏腰包的无私奉献。而且,他是马任全、史济宏、居洽群、吴凤岗等多位集邮家向国家捐献珍邮的亲历者、见证人。他不仅担任现场的摄影师,并且还从中牵线搭桥,促成了流失在民间珍邮捐献国家馆藏。他拍摄的许多珍贵的、难得的、唯一的历史画面,如今已成为宝贵的历史档案。

我们缅怀和追思陈克宽先生的集邮人生,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追思会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我们追思的感情是无限的。本次追思会既有陈老生前单位的领导、同事、好友、亲属,也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集邮朋友。当然,还包括北京的刘殿杰、林刚、吴建坤、顾博涛;上海的邵林、刘广实、唐无忌;浙江的林衡夫;河南的戈中博等等邮友……。诚如我国著名集邮前辈唐无忌老师,他写给陈克宽的祭文内容如下:

缅怀故友克宽    

我和克宽相识40余年,平时一直保持交往,以前我每次去北京,总要到劲松他的家里去看望他,最难忘的是1983年首届全国邮展举办其间,我们许多集邮人都聚集到克宽家里涮羊肉,其中有上海的徐星瑛、谈佐麟等老集邮家,大家欢聚一堂,谈笑风生,异常欢乐。 
图片
前几年,克宽已经90高龄,他顾不上旅途劳顿,还多次来上海探亲访友,我们相会谈论往事,大家高兴得像老小孩。
图片
图片
想不到,去年年末,克宽不幸因病离开了我们,闻此噩耗,我万分难受并深感悲痛。克宽是一位优秀的邮政工作者,和资深的集邮专家,他一贯工作踏实,埋头钻研、努力写作、待人诚恳。

今天北京集邮界召开陈克宽先生追思会,我很遗憾未能亲自参加,就以书面发言来表达我的哀思,并向克宽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

克宽!安息吧!您的音容笑貌菀若在我的耳边和眼前,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唐无忌
2023年3月18日于沪

我们的追思,不仅仅是对陈克宽先生的缅怀,其意义更是中华民族血脉的继承,发扬光荣传统的一种自尊、自强;也是弘扬集邮文化,体现集邮人的一种自爱和对文化的自信,这是一种正能量的释放和传承。正如李近朱先生发表的《泪花潸然怀邵老》文章,真是代表我们集邮人对集邮前辈缅怀的心声与思念。他的文章开头“泪水,是融化了深切情感的神圣液体”。文尾是“泪花闪烁,寄语深沉,一场追思,在缅怀我们的艺术家,也在思考着邮票设计的继往开来”。这些深刻的评价,我想亦同样适合于我们对陈克宽先生的思念!

陈克宽先生毕生以邮会友,以文会友,真诚待人,广结善缘 1 。今斯人已逝,风范永存。为缅怀陈克宽先生的从邮人生,谨以此文,追思其音容笑貌,以告慰陈老的在天之灵。
图片
图片

陈克宽和刘佳维合影
图片

陈克宽编著《邮坛往事》集邮著作
图片

陈克宽和戈中博合著
《集邮发烧友》集邮著作
图片

陈克宽参与编辑的
中国集邮总公司《集邮品目录》
图片

陈克宽(右)与赵殿中(左)
图片

陈克宽(右)唐无忌(左)
图片

陈克宽与中国集邮总公司
《新编集邮品目录》专家合影
图片
图片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果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联系我们删除,小编时刻为您服务
189 0594 5763(微信同号)
投稿:qiusheng1979@163.com
阅读 83
分享
收藏
4
5

蘆陽齋
59篇原创内容
5个朋友关注
关注
复制
搜一搜
转发
收藏
划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