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解读央行的这场人民币保卫战!我们最后的机会!
央行正在打一场人民币保卫战,捍卫人民币汇率,维护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一大美元稳定币的地位。这场战役,分为在岸和离岸两个战场,央行的策略也有所不同。
首先,在岸市场是央行的主场,几乎可以掌控一切,但是,资本正常的流出,央行只可让其放缓,却无法完全阻止。而且,故意刁难,反而适得其反,比如新兴市场投资教父,多年唱多中国的Mobius,钱出不去,到处诉苦。全世界媒体都知道中国没钱了,美元不足。这样一来,流入中国的资本会急剧减少。中国的资本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大量流出,也有大量流入。你不让流出,反而减少了流入,最终的净效果反而是净流出。这从外管局公布的资本项目收支差额看的非常清楚。
其次,在岸市场,交易量比具体的点位重要。央行干预汇率,无论在岸还是离岸,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抛美债,获得美元流动性,然后抛美元,换人民币,拉升人民币汇率。央行的交易策略,类似于之前的汉能股价操纵,习惯在盘后,尾盘拉升汇率,利用短期的资金优势,投机取巧,操纵汇率。这是为了最大限度节省美元流动性,同时让关键收盘点位的汇率好看。因此,只看某个时间点的汇率并不能说明问题。相比之下,交易量的多少,实际上更能说明问题。虽然央行干预的金额未知,但是,干预的多少,很可能跟交易量成正比。即使每天400-500亿美元的交易量里面有1%是央行的干预,时间长了,也是非常可观的金额。实际上,要达到影响市场方向的目的,央行可能要投入交易量的5%,甚至更多。
第三,离岸市场的玩法完全不同。离岸市场的交易量要大于在岸,而且央行失去了主场优势,只能让国有商业出面顶上,并且采取迂回的方式。央行不断在香港发行几百亿人民币的央票,抽走离岸流动性。不要小看这几百亿,虽然跟离岸人民币存量相比,微不足道,却是人民币基础货币,对商业银行具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抬高了离岸银行间借贷人民币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央行还窗口指导国有商业银行的离岸部分,不向外界放出人民币流动性,进一步提高银行间借贷成本。这可能就是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高涨的原因之一。由于银行间借贷成本,即人民币HIBOR急剧升高,商业银行不得不高息揽储,吸引人民币基础货币。但是,央行这样做,只是提高了借人民币做空的成本,却无法阻挡真实换汇造成的汇率贬值。做空是高难度的交易,做空者一定要顺势而为。央行可以阻击做空者,却无法改变大趋势,因此也无法把做空者赶尽杀绝。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终局已定的战役。市场终将战胜央行。正如前任易纲行长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演讲中所说: “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历史表明,市场最终会战胜央行稳定汇率的努力。因此,逐步取消干预措施并将其频率降至零非常重要。但同样,此时,我还没有宣布我们没有干预。而且我们仍然在政策声明中,我们仍然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即在极端的资本外逃情况下,我们保留干预的权利。为了进行干预,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来做出决策,这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市场参与者通常比政府官员更有知识,薪水也更高。因此,最好依靠市场力量而不是干预,因为市场最终总是对的。”
贝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