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析近期热门磁卡——《毛泽东在湖南》(完结篇)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9/6 14:45:00
集卡网 
1993年12月26日,对中国人民而言,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绝对是当年一项重大政治工作任务,国家以最高规格纪念,发行了邮票、纪念币等,上海、江西、广州、湖南等毛泽东生前战斗、生活过的重要省市则以发行磁卡特有的形式隆重纪念伟人百年诞辰,填补了当时全国磁卡发行尚未统一,无法以国家通用磁卡形式给予纪念的遗憾。

一、错卡产生之谜

作为伟人家乡的湖南省,有别于其他省市纪念的角度,在毛泽东百年诞辰纪念磁卡发行中,湖南不仅发行套数多(达2套)、枚数多(达14枚),更多的是倾注了家乡人的自豪和对伟人的崇高敬意与深深怀念。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有关部门从主题立项、画面设计、审核报备、定稿印制及后期装祯文宣,可谓是层层严谨把关,处处精益求精,只为通过J5《毛泽东在湖南》(1套6枚)(以下简称《在湖南》)、J6《毛泽东家书》(1套8枚)(以下简称《家书》)等2套磁卡向世人展现伟人不一样的魅力与风采。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湖南》中的第一枚,《韶山——毛泽东故居》竟将最关键出生的信息:“一八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制成“一八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此枚错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分析如下:
图片
和广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电话磁卡印制发现面值错误(近期有新说法为局赠低值版,我保留不同意见,此处不提)不同,广州卡是在本地小工厂印制,有条件边印制边发现错误边改正,而湖南磁卡印制均送至远在三千里外的天津磁卡厂印制,一批次印制成品后交付,待发现,为时已晚。
再回到问题关键,为何会出现如此低级而严重的错误呢?因未见有相关官方资料,我只能从磁卡本身透露的信息找出蛛丝马迹。其实如果细看这套卡,很容易发现除了第一枚生日出错外,还有如下几处错或异样:(一)“一八九三年十二月十六日、”把本应为逗号错标为顿号,这个在第二枚第一师范也同样出现,而接下来的四枚却没发现日期后面用顿号的,(二)第5枚正文字号明显小于其他几枚,且第5枚中“策划、设计”与“发行”没标齐。
与生日错误这样天大错误相比,上述错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些小错应该不是巧合,与生日之错应该某种必然联系,我大胆推测,之所以出现不可思议的日期之错,在于印制排版的操作人员是位生手,对于有关电脑功能键掌握并不熟练(这在当时应该不足为奇,如后来国卡鲜花地图出现大括号、中括号即因不熟悉半角全角号切换所致),在调整切换或排版时,误把“二十六”中的“二”删除。
家书在此卡后面印制,背面文字信息量更多,但却未出现如标点符号错的现象,可能是后面操作较熟练的缘故。

图片
6-1和6-2日期后面标点符号应为“,”却标为“、”

图片
6-5“策划、设计”未与“发行”标齐

图片图片
目前我所知的《毛泽东在湖南》磁卡同步发行有两个版本纪念册,装祯考究,足见发行部门对该卡的重视程度,纪念册与磁卡设计均为同一个人,而纪念册序言详尽地写着:“公元1893年12月26日,即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这些信息从侧面或许可佐证该卡设计不存在日期出错问题,所以综述应为印制过程出错,具体是否如上所述或细节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印证。

二、错卡存量之谜
据几位曾经分别在湘潭、长沙等地邮局工作的老人回忆,该卡发行后,是一位细心的收藏爱好者发现并上报的,个中细节虽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大概一致,即:该卡发行后两到三天才发现,并接到省局紧急通知收回,由于当时经济落后,即使像长沙这样的省会城市也没卖出多少枚,湘潭卖出就更少了。
面对如此严重的政治失误,收到错卡报告的省局领导是高度紧张、极为重视的,立即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显然重印是来不及的,如何应对?大家可谓绞尽脑汁。据知情人透露细节,当时是有人提出收回销毁的,但由于销毁流程需报到邮电部,不仅经济损失较大,且责任过于重大,将来如有追责,无人能担得起,好在刚发行没几天,流出数量较少,且磁卡只能在省内使用(当时磁卡收藏之风尚未形成),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心态,最后商定应对方案:各地市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就地对未流入市场的第一枚卡的日期采取墨汁涂改或刀片刮擦的形式,确保市面流通的卡表述为“一八九三年十二月、毛泽东同志出生于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或“毛泽东同志出生于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力图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未涂改卡则按规定比例以档案留存形式入库封存,不得流入市场,由于未进行集中统一涂改,所以从现在看到五花八门的涂改卡也侧面印证当时是各地就地进行涂改的决定。
查阅《中国电话磁卡目录》(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年出版)、《中国电话卡图鉴》(1984——1997燕然编著)、《中国地方磁卡全集》(无影),未见对该套卡发行量标注。
我是4月份才进场的新人,通过与老卡友近个把月沟通后,普遍认为该卡发行量在1—2万套,交流中我也获悉有位老卡友一直在高价回收此错卡,多年来也才收不到50枚,有些喜欢此卡的老卡友,手中也就一两枚,甚至没有。
按理,这样的错卡是不应在市场流通的,但一片红、大片红那样的藏品都能现身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90年代,管理还不够规范的地方磁卡外流错卡也属正常,只是当年流出后并未被重视,加之1997年后磁卡收藏遭遇二十几年的冷市,该卡错卡地位的价值也未被认可。
未涂改的错卡存世量究竟如何?众说纷纭,目前尚未有官方数据,我只能从与卡友交流中得到的碎片化信息和近期市场出现的频率,加以分析,并做出自己判断:档案留存数大概为1条,但有人利用管理漏洞或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2000年后田村卡停止发行,钻政策空子将本应存档的卡挖到市场流通,最后真正存档的错卡数在200—500间,而流入市场的错卡数量则在800—500之间。
要解开错卡产生之谜和存世量之谜其实很简单,方法至少有二:其一是查阅原湖南省邮电局有关档案资料,即可明了;其二是从参与此卡发行制作的相关人员获取信息。该卡策划为杨复权、王水清、邱令彪(与家书相同),磁卡摄影为唐大柏、李绪健,磁卡设计为廖新亮。
百度上述诸君:(一)杨复权有两个主要信息,一个现任湖南省永州市审计局局长,看其履历不应为当时磁卡策划人,另一个杨复权则是担任湖南邮电新闻宣传中心(此机构已吊销)负责人,此人大概率是当时参与策划之人;(二)王水清,湖南双丰人。擅长油画。1980年毕业于湖南轻专。后在湘潭工艺美术公司、湘潭第一职业中专教美术。分析应是当年策划人之一;(三)邱令彪,找不到此人现有信息;(四)唐大柏湖南岳阳人,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应为磁卡摄影提供人之一;(五)李绪健,祖籍长沙,市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应为磁卡摄影提供人之一;(六)廖新亮有多个信息,一个是出版《杰出青少年的9种胆识》《成功人士的9种胆识》等书的廖新亮,似乎不是当年磁卡设计之人,另一个查湖南廖新亮,则在湖南省炎陵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2019年度贫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残疾评定补贴发放表”有廖新亮名单,但愿此人不是当年磁卡设计人,如果是的话,他经历了什么?

三、错卡光环以外的魅力
《在湖南》有了错卡光环,受到众多卡友追捧喜欢,而我看到此套卡光环以外的更多魅力:
1.横向比,这套卡比其他省市发行的同题材卡更具特色,不仅展现伟人风采,还突出了“在湖南”这个主题,分别将韶山、爱晚亭、清水塘、衡山农讲所、文家市等6个重要场所一一呈现,下图或右图为伟人形象,上图或左图配景,人杰地灵,相得益彰,而且6枚卡按时间轴,细品就像在看一套主席成长史的连环画,既表达了家乡人缅怀伟人的深深情意,还把湖南红色旅游资源做了个推介,足见设计之良苦用心。
图片
2.纵向比,《家书》固然是套经典的卡,但《家书》有个遗憾就是为了突出主席书法,把家书前置于画面,人物为背景,这样人物的画面感就有所弱化,特别是第1枚、2枚、第5枚、第6枚,如果文字位置稍做调整,则人物脸、眼部分会更加突出。但《在湖南》由于采用上(左)景物下(右)人物,不存在画面感弱化情况,唯一小遗憾就是人与景画面小了点。
图片
3.横向纵向比较后,6枚中再作比较,我最喜欢第一枚,倒不是因为错卡。我集邮是玩专题的,很注重邮票画面上的有效信息,各地发行的同题材卡,均采用伟人单身形象照,唯独此枚卡是主席与百姓交谈,如果单从画面信息而言,这枚卡不仅可以用于伟人专题,还可以做为“父亲节、母亲节、家人团聚、交谈、坐具、笑容、吸烟”等等专题,而更重要的是这枚卡给我强烈的感觉就是亲和力,我特意查了这套卡使用相片的出处,第一枚图片采用的是“1959年,主席回韶山,同贫农社员亲切谈话”。精准吻合了“在湖南”这个主题,而且画面中,共和国缔造者、一代伟人抽着烟与贫民零距离交谈,画面中伟人与贫民一家灿烂笑容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具震撼,受磁卡画面所限,该相片下半部分无法展示,如果看原图,可以发现主席与贫民唯一不同之处,贫民光着脚,而伟人穿着皮鞋,而这双皮鞋,主席已穿了10年,直至1960年。此文初稿写好次日,微信群的李龙海老师刚好聊起此枚卡的用图,说当时此照片一经刊载,“光脚不怕穿鞋”的谚语瞬间在全国风靡,这样有意思的往事不仅增加了此卡收藏的趣味性,而且如果再细品此卡,你或者能更深切感受到喊出“人民万岁”历史第一人的伟大之处,对此卡也会更加爱不释手。
伟人吸烟画面在发行套数众多的邮票上都堪称罕见,在发行套数极少的磁卡中,更加弥足珍贵。我在欣赏此卡时,发现主席抽烟用左手,而家书也有一枚是主席抽烟,用的是右手。大家知道,主席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离手的,一是烟不离手,一是笔杆子不离手,我想左手抽烟应该是主席的常态动作,或许写下“人间正道是沧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在右手握笔,左手夹烟的情形下完成的吧。
写此文的前两天,我特意重新看了2003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走近毛泽东》,从一代伟人生活化、平民化的一面,再次感受其波澜壮阔、睿智豪迈的一生。
《在湖南》错卡以前不受关注,但写此文的当天,各群正在热拍《在湖南》错卡,此卡价值回归、价格重塑是好事,但我希望爱此卡能多一点理性,少一点炒作,同时也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于此卡更多的素材被挖掘,更多的发行故事被披露,有更多的人喜欢上此套卡。
明年就是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了,也谨以此文深切缅怀,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温烧郎6月24日晚写于漳州云霄


附:  各地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发行磁卡
图片
说明:下或右为人物,上或左为景物,人杰地灵,相得益彰
图片
8-1、8-2、8-6文字稍往下移,8-5文字稍往右移,人物脸部、眼部不会被弱化,可能效果会更好。

阅读 1786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