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又新 邮俊收藏阁 2023-09-07 06:59
图片(邮票换猪油罐头和红燒肉的真实故事)
众所周知邮票有多种作用,它不仅是寄递邮件的邮资凭证,还是国家的名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科技、艺术、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等等, 此外,它还有收藏作用。如今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的集邮爱好者在收集邮票,集邮给他们帶來很大的乐趣。另外,邮票在特殊时期,还能用來交換食物,这一点作用鲜为人知。
十年前,也就是我退休的那一年,我因寻找一张鼓岭老邮局信封解乡愁,无意中在网上认识了新加坡中国邮史研究专家侯先生。侯先生看我对收集旧封片很感兴趣,于是他介绍我加入中国邮史研究会的【华邮网】。那时微信尚未兴起,【华邮网】是海内外邮友聚会讨论和交流的最好平台。
当时我对中国邮史和邮识很陌生,但看到许多网友发的帖子后,自己也想凑个热闹,说说自己漫长集邮人生中的一些故事。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邮票换猪油罐头的真实故事”,没想到这故事一发表,就获得大家好评,随后国内几家集邮刊物还陆续转戴了这篇文章。
图片图1
这故事说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遇到了“困难年”,各种物品奇缺,特别是食物。当时国家许可免税从香港进口食品。我家没有亲戚在香港,但我的一位邮友介绍我认识香港著名邮商楊乃強先生,我写信问他,能否寄一些食物给我,我可以寄给他一些他在徵购的新中国邮票。楊乃強欣然答应願意帮我。当时我买最多寄给他的邮票是金鱼盖销邮票(图1), 因为它便宜,每套在集邮公司才售0.32元人民币,而他收到邮票后马上分批给我寄來不少罐头,其中最多的是猪油罐头,就这样他帮助我们一家渡过了“困难年”。打开以下【华邮网】的链接可以看到这故事的详细内容。
http://www.p1878.com/bbs/viewthr ... p;extra=&page=1
当时侯先生看了这篇故事后也觉得挺好,因为它反映了那年代的历史。不过他认为如果我的故事能够添加上一些图片那就更好了。我明白侯先生的意思,那就是如果我有当年香港寄回国内包裹贴有邮票的信封或包裹麻袋等图片配合,那么我的故事就会更真实、更感人。当时我想这是多年前的事,当年楊乃強寄來的包裹贴邮票的麻布袋早就扔了,不过我想也许我在美国邮市上留意一下,说不定还能找到当年从香港寄回大陆相似的包裹邮件。
从那以后我在【华邮网】上发表好多篇文章:“我和邮票邮票和我”、“寻梦鼓岭”和“老张逛邮市”等系列故事,几乎每一篇故事我都尽量配上图片,不过我始终没有忘记要为我的第一篇故事找到我想要的“证据”。
图片
图片
图片图2-4
我没有料想到我苦寻了好多年,这“证据”终于在今年的波士顿邮展一摊位上无意中被我发现了。去年我从这位摊主手上买下多张香港爱国人士集邮家石少东的信封,而今年买到的是这位集邮家从香港寄长沙包裹麻袋剪片(图2-4), 当时我十分欣喜,因为这麻袋上有石少东的親手写的筆迹,同时这又是我念念不忘要找的“证据”呀。当年杨乃强寄罐头给我时也是装在这样的麻布袋里,上面同样贴有香港英女王的普通邮票。
那天晩上我看着这3张剪片浮想联翩,我想起“困难年”时的许多事情。其中最难忘的是有一年正月初一,我去亲戚家拜年,亲戚给我3元人民币的压岁钱,我问母亲我可以用这压岁钱去福州南街集邮公司买邮票吗?她说可以。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去集邮公司准备购买金鱼盖销邮票。没想到快到集邮公司时,看到集邮公司附近一家糕饼店在卖刚出炉的“高级饼”。因为买这样的饼不需凭证才能买,所以售价特贵,每块售价是1元人民币。这高级饼既漂亮又香喷喷的,我想起母亲很爱吃这样糕饼,但她总捨不得买,因为太贵了,普通的一块饼用定量发的饼票去买才5分钱。于是我改变主意把这压岁钱买了3块高级饼带回家。母亲吃在嘴里,暖在心上。她发现儿子通过集邮后变得懂事和爱念书。这就是后来我想买一些纪106 建国15周年小全张 (图5)寄去香港交换外国邮票, 但家里没有这么多钱,母亲舍得把家里一张她办亲时的嫁妆红木四方桌卖给温州乐器厂做二胡的琴颈和琴筒, 所得几十块钱全给我。当时这纪106 小全张一张集邮公司才卖0.24元人民币。
图片
图5
买到这三张麻袋上邮票以后,我又看到微信群友发给我的一篇文章,这文章题目叫“开国上校黄汉基,民国首任海军总司令的侄孙,晚年为何要去台湾”。故事说的是上世纪一位出生于福州海军世家的年轻人黄汉基,他情愿放弃在马尾海军军官学校学习的机会, 毅然奔赴延安加入革命队伍。解放初期,黄汉基由周总理亲笔签发任命书,任命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航空学校第一任校长。他为人民空军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抗美援朝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晚年他离休后获准赴台同他分别几十年的老母亲团聚。
这故事挺精彩,尤其是以下文章中的一段话,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因为它和我写的“邮票换猪油罐头的真实故事”很相似,那就是邮票在特殊时期,还能用來交換食物:
“1938年1月3日,黄汉基和十几位同学,通过这种方法,主动被学校开除退学,一起踏上远赴延安之路,抵达延安后,黄汉基顺利考入抗大第四期学习。
当抵达延安进入抗大后,他才给自己的父亲去了一封信,告诉家人自己到延安抗日来了。
父亲黄忠璟接到儿子的信后,表示非常支持儿子的行动,因为他同样渴望尽快赶跑日寇。
父亲黄忠璟知道延安生活艰难,但当时又不能寄钱,于是为了改善儿子黄汉基的生活,他就常常在给儿子写信时夹寄邮票,当时一张2角钱的邮票,可以在延安换一碗红烧肉吃。
在延安期间,黄忠璟一共给儿子黄汉基寄了100多张邮票,都被他换成了红烧肉,与同学们分食。”(图6)
图片图6
看完这篇故事我很激动。我想如今人们早就不吃猪油罐头了;红烧肉虽好吃,但人们也不敢多吃。然而当年我购买的金鱼盖销邮票却非常值钱呀。我没想到当年我花了1.28元人民币从集邮公司买下的一套金鱼四方连盖销票,带有厂铭的 (图7-8),现在至少能值2000美元以上;而当年我仅花0.24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张建国15周年的小全张,如今美国斯科特世界邮票目录参考价是4250美元, 这真是那年代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啊!
图片
图片图7-8
一位美国老邮商曾经对我说过,他卖了一辈子世界各国邮票,只有中国邮票最受人欢迎,也最有价值。他还意味深长地说过,一个国家只有富强了,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个国家的邮票才会值钱。我觉得这位老邮商说的话很有道理。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