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邮缘 2024-05-21 11:25
我也集过一阵子邮,不过那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集法与今不同。
上海高级钱庄一个小学徒,每年白吃饭,无工钱,按月一百个铜子,是给你理发、洗澡用的。别的收入,要等大年夜,才给二十、三十的,或多或少,看“当手”(经理)对你喜不喜欢。
偏我爱在弄堂(胡同)口小贩手里买零食吃,有时买小书看,哪里够花。只好找父亲去伸手,问清用途,多少给两块三块的。
我哪敢说明集邮呢?好在那时小青年玩集邮,所费不多。
在南京路、四川路口惠罗公司(外国百货公司)买本集邮册,很漂亮,一块多钱,一年还用不光。这邮册分栏印万国国名,各栏留下空白,或多或少。印栏头花,是国名和该国代表性一张邮票的铜版图。
所集的邮票全是使用过的旧票。
上海城隍庙(豫园市场)有邮票摊,各种旧票乱装在牙粉袋似的一个小袋里,有几十张。
上海外国人多,洋行信也多,从无用信封上撕来的。稍微学过点A、B、C的,可以用字母一个个核对,就知道是哪一国的,在哪一国栏里,分别贴上。
对上几张,收获莫大。有重复的,收着,与同好互相交换。
是美的欣赏(外国邮局盖销邮票,大都几条细细的波纹线,不会把票搞得一塌糊涂),又学了世界知识。
本子上渐收渐多,其乐无穷。
可惜时间不长,后来见马路上,大群学生和年轻市民高喊“抵制日货”,摇旗挥舞。有钱时便上四马路买新刊物看,兴趣转移,把那个册子收藏起来了。
历经沧桑,当然已无从去找。
如果册子今天还在,送至伦敦邮票市扬拍卖,说不定我今天是个巨富呢!与今天集邮公司门前当黄牛,不可同日而语了。
本文作者 :《集邮》杂志
编辑整理 :跑跑爱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