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顾掌生 医邮有掌生
2024年12月04日 08:05 浙江 12人
如果您同意文章观点,请您转发
,时长00:14
网上流传创造许多“想不到”的上海亚洲邮展已在轰轰烈烈中画上了句号。除了邮展本身带了众多看点外,邮展期间的特供品无疑成为此次邮展的亮点。
图片
原本网上预订的邮展特供品规定在邮展现场提取,但由于现场的火爆场面,据多位邮友反映,最终根本无法提取,需要等展出后再处理,或者让预订者直接退订。原本在邮展五天内分批销售的特供品,却在第二天便销售一空,组办方不得不在第二天傍晚“安民告示”,高挂“免战牌”。
图片
原价28元的特供品,价格迅速翻升,一路狂飚到300多元。
笔者以“上海邮展会上特供邮品何以如此火爆”为题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推送,搭上了这一班顺风车,阅读量也不断翻新,迅速突破万余人,这也是本人“公众号”自开办以来,阅读量最大的一篇文章。目前,仍有源源不断的观众进入阅读圈,随之而来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粉丝。
上海亚洲邮展期间推出的这款特供品,何以在短短的二天时间内售罄?何以即刻出现暴涨?何以其火爆场面胜过了邮展本身?人们排着长队、等上数小时只为求得这款特供品,又带着怎样的目的?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无计名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调查就购买者的心态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粹出于收藏为目的;第二类是为将来编排邮集收集素材;第三类则仅仅是看中它的投资价值。截止本文发稿时,有431人参加了本次调查,其中第一类纯粹是收藏的达226人,点半数以上,为52.44%;第三类为了投资的达186人,占43.16%,而期待今后用于编制邮集的仅19人,占比不到5%。
这种结果令人深感意外。如今集邮队伍中极大多数是出于收藏(保值增值)或者投资,真正致力于编邮集参加展出者属凤毛麟角。但定下心来仔细想想,也觉得这样的结果恰是意料之中。三十年邮市低迷,集邮者丧失信心,正是缺乏强有力的“兴奋剂”,这一次的触发效应足以让有关部门信心百倍,足以让大部分邮迷、邮商满怀期待——发行量少一定会刺激邮票市场行情,或许这将为决定今后新邮票发行量的多少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而希望特供品用于邮集者寥寥无几,并不是因为缺乏真正的热衷于集邮的爱好者,而是他们自有自己的思考。
12日1日遇到一位资深的集邮者,聊到是否抢购了特供品,他斩钉截铁地回复:“不抢、不买!倒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这种邮品对于集邮毫无意义。邮集中使用这种邮品,说不定被评审专家判定为‘有害邮品’。”
“上海邮展会上特供邮品何以如此火爆”推送后,不少邮友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张*说:“特供邮品实际上就是一元变二元的货。”
Li**说:“这样的特供邮品,每次都买,家里放了一堆,没啥意义,现在低迷,都没人要,岁数大了,就不买了。”
谢**说得更直接:“害群之马——特供品。”
天道留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世上嚷嚷,皆为利往。鱼儿追着鱼饵转,贪图的无非还是鱼钩上的那点荤腥的饵料! ”
顾**说:“亚洲邮展后一地鸡毛,不值钱了,不信试目以待,都是一帮老头老太集邮迷炒作上去的。”
留言还有很多。
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之心去看待每一种心态、思维的存在,无论出于怎样的目的去发行特供品、也无论用怎样的企图去抢购特供品,都应该得到认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绑架别人的思想、行为。
存在即合理。
图片图片
方寸天地
59
邮政
24
方寸天地 · 目录
上一篇
客观地评价“分级说”
阅读 4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