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数字新风潮 数字新风潮
2024年12月11日 12:55 听全文
在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集邮这一传统爱好正悄然经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2024年11月,数据资产峰会之后,受朋友邀请,参加了亚洲国际邮票展览会,与众多邮币卡玩家共同交流探讨了数字时代集邮的未来形态。
展会上,80%的参展者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凸显了集邮活动的老龄化趋势,也引发了我们对如何吸引年轻人、传承这一爱好的深思。亚邮展上关于NFT平台的宣发,以及万国邮政联盟就加密邮票、集邮创新等内容组织的国际研讨会,凸显了集邮形式向数字化及加密形态转变的趋势。
图片
图片
集邮的历史与现状
集邮的历史可追溯至1840年英国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它不仅标志着邮票作为邮件预付凭证制度的诞生,也开启了集邮这一文化现象的先河。集邮活动19世纪初起源于欧洲,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是国内首枚邮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随着邮票的设计和印刷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邮票也从邮资凭证逐渐演变为文化艺术品。
图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集邮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实物邮票的保管、交易和鉴定成本高且不便捷,互联网交易虽提高了透明度和便捷性,但也带来了品相纠纷、快递问题及网络诈骗等新挑战。
2013年,国内文交所主导的邮币卡电子盘问世,目的是通过托管机制将邮票等实物证券化,打造线上交易平台。这一创新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市场规模急剧膨胀。2016年,电子盘全年总交易额接近3.4万亿。但过快的发展速度也暴露了恶意炒作、价格倒置等问题,在2017年6月受到监管部门的整顿叫停。自此,集邮市场开始出现漫长的低迷期。
图片
图片
数字藏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2021年,数字藏品凭借其新颖性和稀缺性吸引了年轻一代。作为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数字藏品具有不可篡改、不可分割和唯一性等特点,实现了全流程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数字藏品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早期应用应用的泡沫化阶段,如今也已回归到理性发展阶段,数实结合赋能实体经济,为凸显其经济价值和产权属性,行业内把“数字藏品”的名称也改为了“数字资产”。
图片
响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号召,国内已成立众多数据交易所,如上海数据交易所和北京国家大数据交易所等,均设立了数字资产板块。原文化产权交易所也纷纷开始涉足数字资产业务,如浙文交、深文交等。
图片
中国邮政自建的数字藏品平台于2024年1月5日发行了首枚数字邮票——《甲辰年》特种邮票小版数字藏品,发行量5万版,价格也一度从发行价32元到接近2000元的成交价,市场反响颇为热烈。亚邮展上推出的“二十四节气”数字藏品,进一步印证了集邮界对数字化集邮方式的积极拥抱。
图片
图片
数字藏品:集邮的未来形态
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数字藏品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还融合了高超的艺术与审美元素。以上海博物馆文博数字资产为例,通过数字化手段采集博物馆文物并在区块链上限量发售,持有人不仅能享受360°高清欣赏的乐趣,还能深入研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与社区内的其他玩家交流探讨。
图片
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每一枚数字藏品的来源和流转过程清晰可查,有效杜绝了假货与欺诈行为。此外,数字藏品不占用物理空间,不需要严苛的储存环境,避免了运输成本,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或损坏,更不用担心丢失或被盗的风险,解决了集邮中长期存在的确权、保真难题和实物存储运输的不便。
图片
持有者只需要滑动指尖,就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交易或分享自己的数字藏品,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
图片
图片
结语:顺势而为,拥抱数字资产
与中国邮政宣传部门领导的交流中,也深刻感受到为顺应年轻一代的收藏需求,中国邮政积极向数字邮票转型的决心。未来,咱们也将会看到邮政发行更多和数字藏品相结合的新品,甚至直接发行数字邮票。
图片
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拥抱数字藏品不仅是对传统收藏方式的有力补充,更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唯有在这场数字化浪潮中顺势而为,关注技术发展趋势,拥抱新事物的朋友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备注:结合不同读者的理解,本文同时出现了“数字藏品”和“数字资产”,目前行业已把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合规数字藏品更名为“数字资产”,进一步凸显了数字藏品的经济价值和产权属性。
微信
图片
数字新风潮
喜欢作者
数字经济
24
数字资产
19
Web3
2
数字经济 · 目录
上一篇
老字号品牌数字资产的3大破局之道:加强用户赋能是核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