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 网络集邮博物馆
2025年01月26日 00:03 英国
可喜可贺的“首届”
王宏伟
新年伊始,《中国集邮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长戴应军2025年新年致辞。致辞中说:“我们要不断推出更多有质量、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集邮文化活动,丰富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坚持融合发展协同并进,释放集邮文化活力”。戴会长的新年致辞,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集邮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就在新年致辞发表两天后的1月5日,“2025第十届全国生肖集邮展览暨首届中国生肖电子邮票展览”在江苏苏州图书馆隆重开展,广大集邮者在对已举办十届的全国生肖集邮展览一如既往给予关注的同时,也对新设立的首届中国生肖电子邮票展览给予了特别的期待。
开幕式(张华东 摄)
种种迹象表明,集邮,这种有着185年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迷已是无须争辩的事实。以集邮展览的为例,参展者和参观者都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后继乏人。在这种情势下,集邮展览的“规则”固然重要,但如何让更多的集邮者来编组邮集,参加邮展,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展厅,爱上集邮,已是迫在眉睫。近年来,原地类展品(2018常州全国邮展)、首日封类展品(2024北京全国邮展)先后进入邮展殿堂,中国在集邮展览的创新与实践,为世界集邮展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本届全国生肖集邮展览主办方在连续举办第十届全国生肖集邮展览的同时,审时度势,又在国内第一次推出了首届中国生肖电子邮票展览,让代表未来邮票发展趋势之一的电子邮票登台展示,既拓展和丰富了邮展的形式与类别,又吸引了年轻人占很大比例的电子邮票爱好者的加盟,进而为今后的集邮展览“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环境不景气下的集邮展览如何寻找出路,让我们跨界跟着著名指挥家、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手中的指挥棒,或许会受到启发。随着余隆的指挥棒在半空中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一曲理查·施特劳斯的名曲《英雄生涯》犹如浪潮一样汹涌而来,这部时长50分钟的作品创作于1898年,是理查·施特劳斯最后一部交响诗作品,也是标题音乐领域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余隆指挥棒下的《英雄生涯》,从作品的第一个音符起就释放出震撼人心的能量。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会上,不仅有理查·施特劳斯的名曲,还有歌手赵雷的流行歌曲《成都》,在余隆面向观众的激情指挥和双手点赞下,全场观众在交响乐中同唱“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邮票,曾有“国家名片”的美誉;集邮,曾与旅游、摄影并称为世界上三大个人爱好。今天,在网络的冲击下,集邮爱好已经悬崖式下坠成为“小众爱好”。集邮者称集邮展览是邮票(品)收集、邮票(品)整理、邮票(品)研究之后的集邮“最高阶段”,但如今这个集邮“最高阶段”,却面临着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多次在国外参加评审的国际评审员也说,有的国际邮展开幕式当天还算热闹,第二天就冷清了,购买邮票以及打卡的人相比看集邮展览的人多……集邮展览有点寂寞。未来的集邮展览如何办?余隆和中国爱乐乐团的做法值得集邮展览主办方虚心学习——一方面,不放下架子,坚守传统,欣赏“阳春白雪”;另一方面,放下架子,创新求存,致敬“下里巴人”!
好在,首届中国生肖电子邮票展览的设立是成功的,展品数量多且有一定的水准,摘金挂银,成为本届生肖邮展的一大亮点,连本届全国生肖集邮展览评审委员会都认为“部分展品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首届”是可喜可贺的,但在“首届”之后如何坚持一届又一届的办下去,成为品牌而不是成为绝唱呢?这又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