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析真假邮票(二)--“原票高仿”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2/9 3:19:00
 白水易金 白水易金邮记

      造假者按真邮票的基础数据,务求最大限度接近邮票原图进行造假,逼真程度主要是造假者在印刷技术和集邮知识的理解。


“原票高仿”的假邮票可在几方面进行研判:
1)印刷工艺:印刷方式不同,纸面颜色的还原就有区别平时我们常见的印刷方式基本是CMYK四色叠印的柯式印刷胶印,画面比较平整,但凹凸感不强,造假者一般选用这种常见、成本低、机器普及的印刷机进行造假。但邮票印刷其实很严谨,大多采用胶雕合一的印刷方法,需要专用的印刷设备,用雕刻版印线条,胶印铺颜色,让画面层次更好的同时保证颜色的真实还原,真邮票摸起来有一定凹凸感。而且现在的邮票还使用了仿伪荧光油墨和荧光喷码,在紫外灯照射下一览无遗。所以造假选择哪些老邮票为多。在1959年北京邮票厂成立之前,编号是“纪”、“特”、“普”等的邮票是发散在北京、上海、南京这些当时经济实力强的地方印刷,纸张和油墨大部分靠进口,而且是单色、双色印刷为主,而且官方在这期间在邮票需求大的时候还再版过这些邮票,所以这些邮票是有官方再版,由于再版时印刷厂和油墨等可能不尽相同,导致图案也有不同的色差,它们的市场价格也不一样。造假者使用现代技术印刷老票图案,没有专业仪器很难判断,即使是雕版印刷使用的制版都可以用机器雕刻仿制。因此这些老邮票最好的方法就是原始比对法。因几十年后找回原来的纸张油墨印刷基本不可能,找靠谱的集邮家比对一下相同邮票的纸和印刷网线会比较靠谱,或者求助中国邮票博物馆,他们有中国发行过邮票的原始资料和专业设备,比对防伪会更简单有效。
      针对邮票的印刷方式、印刷网线、邮票图案的油墨成分和光泽比对,专业上会用色差仪对比颜色。

2)暗记:这种传统方法原始而有效,一般有设计雕刻者暗记、印刷制版者暗记、印刷暗记等,在邮票画面上留下微小的特定符号,字母、数字、组合图、特殊刻线等等,官方就可以通过这些微缩暗记判断邮票真假。集邮专家方面有很多研究这方面人士,出版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是通过放大邮票进行研究发布,官方也没有肯定与否定,只能用于参考购买。这有点像书画防伪,画家会在画面上绘制一些特殊图案暗号,加上在印章上的特别纹路来分辨自己画作。造假者也是通过研究这些暗记,扫描放大后修版后再缩小还原来进行造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纸张:现在有很多种的邮票纸,但造假者一般只会选择市面上常用的铜版纸和雅粉纸来降低成本。在20世纪前的邮票纸张最好是采用比对法,通过比对,针对纸张的厚薄度(纸张克数)、纸张的色差、纸张的生产厂家、纸张纤维纹路的布局、纸张的化学成分等差别。建国初期的邮票纸张类似书纸颜色发黄,经过几十年的时间颜色发黄会更严重,而现代的纸张都比较洁白,为了更接近老邮票的纸张颜色,造假者也会用茶水的颜色调配来渲染,干透后让其接近真票颜色。后期邮票纸张是掺有荧光纤维和多色荧光防伪,类似印钞纸张,只需要简单的紫外灯照射就可以判别,特殊纸张的采用使造假成本高而且是特殊用纸只有专门厂家生产容易追查。邮票用纸还会根据印刷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邮票纸,例如雕刻版、影写版等印刷方式选择专门适合该种印刷工艺的专用邮票纸。造假者一般只会选择市面上的铜版纸、雅粉纸、书纸。雅粉纸更接近现代邮票纸张一些,带点浅黄色的书纸更接近老票颜色。每个时期纸张的漂白方法和成分都不一样,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比对就能判断真假。纸张的厚度可以用测厚仪等设备。

4)背胶:本意是方便使用,在纸张背面有一层干的胶水,用口水或水一刷就能贴用,要求是无毒。但建国初期,并没这样实力,因此在1959年北京邮票厂建立前邮票是没有背胶,第一套国产带背胶邮票是纪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邮票,特字邮票第一套有背胶的是特38《金鱼》邮票,跟着后期发行的也不是所有邮票全部都有背胶,到1975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才全部有背胶。1959至1965年邮票背胶使用的是天然植物胶,之后使用的都是无毒化学胶...。早期的天然背胶颜色偏黄,后期化学胶都相对洁白,背胶颜色还原当时时期背胶特色也是造假者要面对的难题。有背胶的邮票仿印套色难,所以造假是先印刷后涂胶。胶水有厚薄,加上每个时期胶水比例成分不一,通过仪器可以判断,因此造假者更喜欢选择那个时期没背胶的邮票进行造假,规避这个背胶形成的天然防伪功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齿孔:本来是为了撕开方便使用的,后期也成为了防伪措施之一,在20毫米内包含多少个齿和孔作为标准,集邮中有专门的齿孔尺量度,国家发行邮票时也会公布每套票的齿孔度数,以前都是圆形齿孔后面为了防伪增加了异型齿孔有星型、椭圆型等等,中国第一套带异型齿孔的是1998年的《何香凝国画作品》邮票。造假者主要是用钉板冲压式和针挑的方式来仿制齿孔,精度比较低和粗糙。传闻现在高端的造假也有使用数字钉板或激光割孔,但这些造假成本太高,可能只是传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判断真假邮票主要是针对这几方面进行比对鉴伪,笔者从事印刷和集邮数十年,见过警方查获造假的生肖邮票,单从邮票的色泽和图案来判断真假邮票其实很难,因为现在普遍的印刷设备校色、匹配、印刷工艺的水平都很高,电脑修版的能力也很强,即使是雕刻版都可以数字雕刻制版。所以最有效的防范方法还是比对,现在接手机的数码放大镜很普及和便宜,在高倍放大镜的作用下,邮票的印刷工艺精度跟假票还是有很大区别,真票会更精美、图稿更精确,对比之下假票会原形毕露。而20世纪后期的邮票加个紫外灯就能观察到荧光油墨和荧光防伪纸张,去伪存真相对简单一些。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